曾月收
(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黃田鎮(zhèn)久社中心學校 廣東 東源 517500)
在初中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主義價值觀。通過該門學科努力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法治思維。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多關注課堂結構的優(yōu)化,注意課堂中對于學生正確的引導。科學安排我們的教學材料和各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優(yōu)化教學過程往往能夠更好地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那么在打造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將根據本人的教學經驗淺談個人的一些認識。
學生在進行一堂課之前應該獨立完成一項學習任務,那就是預習。通過預習能夠讓學生做好充足的課堂學習準備,同時在學生自己探索知識的過程中,能夠獨立掌握學科學習的經驗和內容,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一堂課的重難點,把握自己的困惑,這樣在課堂中聽課時目的才能夠更加明確,學習起來也才會更加高效。學生只有在課前進行了充分的預習,才能夠建立起自己的認知背景,能夠和他們展開合作學習,所以要想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必須要以預習為基礎。現(xiàn)階段,我們可以借助導學案讓學生進行獨立的預習任務。導學案中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問題的預設和編寫,注重學習方法、基礎知識和能力三個方面的培養(yǎng),避免學生預習的隨意性。
例如在學習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合理利用網絡》一課時,我們在導學案中可以安排這樣幾個問題讓學生自學思考。如何合理利用網絡?什么是媒介素養(yǎng)?怎么“信息節(jié)食”?什么是網癮?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等等。借助于這些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進行預習,自己完成思考和對問題的解決,在預習中能夠針對不太會的問題進入到課堂時著重的學習。導學案為學生預習提供了便捷,能夠促進學生有效預習,提高課堂效果,構建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
新課標中提倡合作和探究式的學習,學生是課堂中的主角,因此教師要善于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能夠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感受和認識。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與學生能否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要結合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給學生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場景中進行學習,誘發(fā)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動機被激發(fā)?,F(xiàn)代化的課堂提倡通過合作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合作中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展示出自己的學習成果。學生通過合作思維得到了碰撞,每個人會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對于知識的學習也會更加的深刻。
例如我們在學習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以禮待人》這部分內容時,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和別人相處的真實的情境,然后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角色展示,讓學生在和別人的交流和互動中掌握禮儀代人的理念和思想,這種教學方式往往要比枯燥的理論更能夠吸引學生,也能夠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獲得思想上的共鳴。學生積極性得到了激發(fā),課堂的效率自然也會提升,這對于構建高效的課堂有很大的幫助。
為了能夠確保課堂訓練的效果,教師在進行練習的設計和檢測時需要注意到很多方面的問題。首先我們設定的題目需要有目的。能夠從新課標出發(fā),總結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按照課標和考試說明中的要求進行試題訓練的選擇。那么這也就要求教師要分析教材內容,突出練習中的重點,確保訓練的有效性。道德與法治課堂本身比較枯燥,教師的訓練要盡可能地充滿趣味性,能夠對學生的基礎進行練習,同時又能夠和學生實際進行結合。第三方面我們的訓練要典型并且系統(tǒng),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最后把握好課堂的時間,真正發(fā)揮出訓練的功能,通過練習設計的優(yōu)化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減輕學習負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例如我們在學習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依法履行義務》一課時,本課的重點是法定義務須履行,這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實例讓學生判斷材料中人物的做法是否合法,這樣的案例分析提升了練習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進了課堂的效率。
總之,要想構建高效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我們的教師需要扭轉觀念,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學習,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通過有效的課堂練習構建高效道德與法治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