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萌
(河南省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都知道小學低年級學生在接受啟蒙教育階段,識字量的多少與效率高低,都會影響到學生日后繼續(xù)學習的狀態(tài)。因此為了提升識字教學效率,達到新課程語文標準的“多識字”目的,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根據(jù)不同漢字,靈活運用各種有效性教學手段與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在識字學習中的思維、興趣,讓學生輕松學好漢字。
1.1 學生本身原因。在進行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小學生的識字水平較低,寫字能力薄弱,在識字學習階段極易出現(xiàn)錯別字。加上生字較多,認識漢字后,也容易忘記。此外,低年級小學生的理解和認知等能力較弱,均以形象思維為主,還未形成完善的抽象思維,認識生字的速度較慢,識字量較少。
1.2 識字任務(wù)繁重。在《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強調(diào):“小學生除了需要認識漢字外,還需準確寫出漢字筆畫,認識常用漢字為3500個,至少寫出的漢字為3000個。能借助漢字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與部分檢字法查字典,獨立學習識字”可見這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這一學習任務(wù)與學習任務(wù)十分繁重,增加了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的難度,讓學生倍感壓力。
1.3 漢字本身原因。漢字的結(jié)構(gòu)極為復(fù)雜,除了在漢字造字法上有形生、會意外(即在事與象形),還有許多形近字與同音字,增加了小學生識字的難度。并且小學低年級識字量較大,學生的年齡尚小,心智沒有成熟,一旦在學習語文知識時遇到陌生漢字后,就會退而卻步、不敢向前,不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
2.1 從漢字演變有效進行教學。我國漢字教學是一個單獨的文字體系,這些漢字的形成經(jīng)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因此在進行識字教學中,要想小學低年級學生會識字、用字,必須從漢字演變過程來教學,使學生體驗到漢字蘊藏的獨特魅力。例如在“耳”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可選利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將12個象形字展示出來,讓學生鑒賞,緊接著將眼睛的圖畫畫出來,以點名的方式讓學生使用一個字來表達圖的意思,緊接著展示甲骨文“目”,讓學生對比現(xiàn)代字與甲骨文“目”的相似之處,最后連貫展示“目”的演變過程,這樣學生就會在觀看的過程中了解到象形字的演變過程與字意,從而學會認、讀、比和記。
2.2 適當給予引導。教是為了不教,教會學生識字的方法,遠比向?qū)W生傳授知識更重要。因此在進行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適當給予引導,引導學生找出漢字特殊規(guī)律,歸類識字。例如在“捕、摸、撿、摔”的識字教學中,這些漢字都屬于提手旁,與手相關(guān),這時教師可以各種動作的方式來展示這些漢字,方便小學低年級學生理解與記憶。又如在“情、請、清、晴”的漢字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這樣學生便會發(fā)現(xiàn)這幾漢字都有相同的一個字“青”,屬于形近字。緊接著教師為了讓學生快速記憶、記牢,可用這一解釋:“情”屬于豎心旁,與人們的心情相關(guān),用來表示喜怒哀樂;“請”屬于言字旁,與說話有關(guān),表示說話前請示發(fā)言人;“清”屬于三點水,與水有關(guān),用于表示水純凈透明,無雜質(zhì);而“晴”屬于日字旁,與天氣有關(guān),用于表示天空萬里無云。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學小學低年級學生掌握識字技巧,積累豐富的識字量,從而實現(xiàn)舉一反三,提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2.3 識字情境創(chuàng)設(shè)。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佳的教師,只有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性格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選擇與小學低年級學生實際水平相符的教材,創(chuàng)設(shè)相應(yīng)的課堂識字情境,就能激發(fā)小學低年級學生對識字學習的興趣,實現(xiàn)寓教于樂。如“合”字,我對學生說:關(guān)于這個字,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學生聽到“故事”二字,頓時神情更加專注。我接著講到:三國時,魏國丞相曹操的部下有一位非常聰明的人叫楊修。一天,曹操與群臣一起商議國事,有人送來一塊大點心。看到鮮美的點心大家都想嘗嘗,可又不知曹操意下如何。只見曹操微微一笑,提筆寫了一個“合”字。楊修一見很快會意了,拿起點心吃了一塊,接著又叫其他的人每人吃一口。同學們,你們知道曹操寫的“合”字是個什么意思嗎?聰明的孩子立刻反應(yīng)過來:“合”是由“人”、“一”、“口”組成的,曹操的意思就是叫每人吃一口。類似這樣短小的故事確實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識字的樂趣。
2.4 識字教學的生活化。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直觀性較強、觀察分析問題能力較弱的特點,我試著在識字教學中放手讓學生依靠自己的努力運用新知,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自由發(fā)揮,久而久之,學生比以往善于觀察了,識字的興趣也更加濃厚了。像學“青”字的時候,我就把“清”“情”“晴”“睛”這幾個字放在一起學,讓小朋友學會對比觀察,能自己區(qū)分形近字的細微差別。這一點是學生掌握好字的關(guān)鍵所在。小朋友會比較出“清”字是三點水,和水有關(guān),清水。“情”字是豎心旁,和心情有關(guān),心情?!扒纭弊秩兆峙?,和太陽有關(guān),晴天?!熬Α弊?,和眼睛有關(guān),眼睛。通過比較學生用部首分析法區(qū)分出這幾個字的區(qū)別。在學這一類字的時候教師不講,而是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找出區(qū)別,并把各自觀察的結(jié)果告訴大家,出于一種強烈的表現(xiàn)欲,大部分學生會很投入,效果也會比較好。
在這些開放性的隨境識字活動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變單調(diào)的讀,重復(fù)的寫,機械的識記為有情有趣地看,有滋有味地思,有感有觸地實踐;變淺層次的識字認知活動為深層次的思維探究活動,使學生的識字活動快樂無窮奧妙無窮,開啟了孩子們的心智,激蕩著孩子們充滿靈性的創(chuàng)造,使識字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