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霞飛
夏末涉秋、尚有余暑之際,葡萄熟了。綠的、紫的、紅的,串串珍珠般的葡萄,噴香溢蜜,就連空氣也中彌漫著醉人的甘甜。此時,喜歡甜蜜的人們可盡情享受大自然饋贈的那份幸福。
葡萄,又名蒲陶、草龍珠、賜紫櫻桃、菩提子和山葫蘆。據相關記載,此物種是漢代時從西域引進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從王翰詩句中可以了解,古人不但享受其鮮果的美味,還將其制成美酒,陶醉于其中。如今,它是世界上廣泛栽培的水果之一,也是我國主要種植的落葉水果。
我國NY/T 2023—2011《農作物優(yōu)異種質資源評價規(guī)范葡萄》對葡萄進行了分類,如:有核和無核、釀酒和鮮食。常見的顏色包括:黃綠、綠黃、粉紅、紅、紫紅和藍黑等。這種擁有瑪瑙般色澤、風味怡人的果實——葡萄,還擁有怎樣的營養(yǎng)品質?
葡萄屬于多年生落葉藤本植物,其果實為漿果類,柔軟多汁。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雨稀少、高溫干燥、日夜溫差較大,這些光熱資源,都可造就葡萄的優(yōu)異品質。有數據顯示:葡萄通常含水豐富(87%~89%),擁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人體必需營養(yǎng)素,還富含抗氧化活性物質。其中,維生素E和煙酸含量超過西瓜和橘橙,堪稱“植物奶”。
有的紫葡萄品種在微酸、微堿及中性土壤上均能生長,尤其喜歡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堿性沙壤土,對光、溫度和CO2的要求也都較嚴格。它的鉀、鎂含量高于其他葡萄品種。
富含鉀。有數據顯示,其果實中鉀含量超過了其他葡萄品種和西瓜。鉀能維持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正常代謝。它多數存在于各細胞內,具有維持血液和體液的酸堿平衡、穩(wěn)定體內水分平衡與滲透壓、維持神經肌肉的應激性、維持心肌的正常功能和降低血壓等功能。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針對成人制定了每天所需攝入2 000 mg鉀的營養(yǎng)素參考值(NRV)。
富含鎂。有數據顯示,其果實中的鎂含量超過了其他葡萄品種和蘋果。鎂與心血管、脂代謝、骨代謝和呼吸功能健康有密切關系。如:鎂是人體數百種酶的激活劑,參與酶促反應;參與能量代謝、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血漿中的鎂直接對激素的分泌有調節(jié)作用;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調節(jié)腸胃道功能。GB 28050-2011針對成人制定了每天需攝入300 mg鎂的NRV。
葡萄籽。它富含多酚類物質等抗氧化活性物質、亞油酸、維生素A和維生素D等;葡萄籽油中還含有一些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其中,含量較高的有鈣、鐵、鉀、銅,其次有鈷、鋅和錳等。
葡萄皮。它的多酚類物質含量可達25%~50%,抗氧化活性物質超過果肉。多酚類化合物能夠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有抗氧化活性、抗輻射、抗癌、減輕過敏反應、改善視力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生理活性。
這甘而不膩、脆而不酢、味美多汁的葡萄,全漿葡萄汁是首推的食用方式,其次是品其果實。可推薦的美食還有:葡萄山藥泥、葡萄干、葡萄派、葡萄酒、葡萄酸奶、葡萄冰爽和葡萄果凍等。
《神農本草經》記載:“葡萄味甘平,主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肌防風寒……”。葡萄雖可口誘人且有營養(yǎng),但不宜貪吃。攝入過多易增肥,故建議愛吃葡萄的人每次吃葡萄不要超過15顆,最好是5~10顆,嘗味即可。葡萄的高熱成分,不適合陰虛內熱和便秘者食用。
全漿葡萄汁
葡萄山藥泥
葡萄派
葡萄酒
葡萄果凍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指南》推薦:食物多樣,谷薯類為主。從蔬果多樣性原則來看,建議天天吃應季新鮮水果,并確保品種多樣化,推薦一周攝入1.3 kg~1.7 kg水果。葡萄擁有自身獨特的營養(yǎng)結構,應適量選用,實現(xiàn)膳食營養(yǎng)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