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文
(黑龍江省同江市實驗幼兒園 黑龍江 同江 156400)
游戲教學的效果影響著幼兒教育的質量,采用有效措施展開針對性指導,能夠滿足不同幼兒的心理需求,可以去除他們的抵觸情緒。實踐過程中,我們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流程設計、教學內容補充,來刺激幼兒的興奮點,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可以引用趣味元素,給予幼兒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增設游戲項目,提高教學質量,最終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還可以走進幼兒,陪伴他們健康成長,從活動中尋找機會,以便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
將游戲教學貫穿始終,運用益智類游戲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這樣做的好處是簡單、高效,方便各項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順利實施[1]。老師們應該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不斷的調整游戲節(jié)奏,特別設置一些基礎常識,使孩子真正體會游戲的樂趣,實現(xiàn)快樂的成長目標。比如,專門教小朋友們辨別前、后、左、右,游戲這樣做出設計:(1)先說一說自己的周圍都有誰。(2)跟隨音樂節(jié)奏,快速說出前、后、左、右的人的名字。(3)反復練習中積極的思考,然后拿出幾張小動物的圖片,指出它們具體的位置,隨之打開智慧之門。
幼兒除了上課時注意力不容易高度集中外,還好動、愛玩、時刻停不下來。我們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幼兒的這一特點,組織形式多樣且內容豐富的游戲教學活動[2]。比如,課外游戲玩“連體人”,有計劃性的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主要是拿出一張紙來剪出兩個洞口,讓兩個小朋友一人套一個,一起走、一起跑、一起跨越障礙,做得動作必須標準,中途失誤必須從來。哪組小朋友最先走到終點即為勝利,給予一些口頭表揚和玩具獎勵,繼而達到鍛煉身體、趣味教學的目的。課外游戲在操場上、體育館內進行安全性更高,教師時刻看護著幼兒,保護著他們,游戲教學才更有意義。
游戲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需要培養(yǎng)幼兒的游戲精神,啟發(fā)其思維的創(chuàng)新力與想象力。優(yōu)化了游戲教學的效果,提升了師生互動的頻率,后續(xù)教學計劃的實施就能變得異常的順利。比如,組織幼兒到教室外玩“丟沙包”游戲,引導他們以地磚為參考衡量距離,看看誰丟的最遠給予獎勵,誰丟的最近接受懲罰。初步形成的感知測量意識,會使幼兒更好的體驗到游戲教學的意義。另外,教師還可以發(fā)揮指導的作用,根據(jù)游戲活動的情況調整教學的思路,提出不同的測量方法,開闊幼兒的視野范圍。這種形式的教育沒有功利性,直接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效,間接促進了幼兒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雙向發(fā)展。
我們的啟蒙教育一直來源于生活,教師任何教學方案的優(yōu)化設計,都要主動的聯(lián)系生活。游戲教學過程中應該構建生活場景,進行相關內容的具體補充。結合生活場景組織的游戲教學,更容易滿足幼兒個性化的成長需求,當然,也有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有序推進。我們有效的操作,不斷的探索,對教育現(xiàn)代化進程的持續(xù)加快來說將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3]。比如,事先準備好多種蔬菜、水果、餅干、糖果的卡片,隨機抽選一張要求幼兒說出它的名稱。一個接著一個,輪到誰時說錯了或者不認識,可以說一首歌、跳一段舞當做懲罰。在特定的生活場景中玩游戲,一方面加強了幼兒對生活食品的認識,真正實現(xiàn)了趣味互動,另一方面還大大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這是一舉數(shù)得的,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總而言之,幼兒教育即為啟蒙教育,游戲是最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合理運用起來,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保障,迅速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我們教師必須正確的把握游戲,選擇合適的引導方式,結合幼兒們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年齡特征,做出游戲項目的設計,游戲流程的簡化,游戲內容的補充,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先進的育人思想,才能揭開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幼兒才是主要的教學對象,游戲過程中給予他們不一樣的情感體驗,是每個教師都要做到的一件事情。今后的實踐工作中我們繼續(xù)努力,將會順利地完成啟蒙教育的指導任務,促進幼兒們走上一條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