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玉玨
(廣西來賓市第六中學 廣西 來賓 546100)
數(shù)學是研究數(shù)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它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和較強的邏輯推理性,由計數(shù)、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中產(chǎn)生。數(shù)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學生在小學時就開始學習數(shù)學,由于學生們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能力的各不相同,導致學生們的學習基礎也非常不一樣,到了初中階段,如果教師在不注重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應用,會使很多的學生跟不上課堂教學的步伐,會使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感到吃力,甚至一些學生會逐漸放棄數(shù)學的學習。為了盡量避免這樣的情況的發(fā)生,數(shù)學教師就要從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課堂魅力來下功夫,盡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在以往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整個數(shù)學課堂的表演者,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很少,教師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來進行講解,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講解,學生只是被動地在課堂上聽講,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較少,教師的自我感覺很好,可是對學生的接受程度了解很少,對學生的掌握的情況也不了解,在課堂上學生就像是知識的容納器一樣,無條件的接受著來自教師的言論,學生對教師的言論沒有任何的疑問,學生也沒有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對教師的言論,總是無條件的接受,所以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更沒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習慣和能力,這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和學習有很大的制約作用。而當今時代,社會需要的是新型的具有開拓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發(fā)展型人才。所以教師要有這樣的認識,要更新教育觀念,改變以往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以適應當今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需求,在數(shù)學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為原則,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成為數(shù)學課堂學習的主人。
在新課程改革浪潮的影響下,各科教師都在努力的更改教學模式,其中多媒體技術就是大家爭相應用的手段之一,在初中數(shù)學的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增加學生視野和知識面,所以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受到了很多教師的歡迎。但是對于多媒體的應用我們要應用適度,要適可而止,不要為了課堂形式而刻意的應用多媒體技術,不要為了課堂的表面形式而去應用,因為我們在應用多媒體時要多方面考慮,既要考慮到教學內(nèi)容,考慮自己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生學習的基礎等多方面因素,在應用多媒體時,要讓其發(fā)揮最大作用,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把教學的內(nèi)容直觀形象的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記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教學三視圖時,如果只憑借教師口頭的講解,學生較難理解,這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有關的視頻,學生就可以觀察到大小不一的各種的立體圖形,在大屏幕上學生可以觀察到旋轉的立體圖形,立體圖形立體圖形的六個面用六種不同的顏色標注,這樣,學生就不會把立體圖形當作頭腦中慣有的平面圖形,而是以直觀、生動的方式看到了一個物體的三視圖。這樣,我通過引進多媒體技術,一方面攻破了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對三視圖這一知識點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使數(shù)學教學過程變得輕松有趣,從而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為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中,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可是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師的角色在發(fā)生著變化,教師不僅要能夠給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而且還要有全面的能力和技能,教師不僅能夠在學習上可以幫助學生,還可以在生活上幫助他們,使學生對教師要更深層次的認識,教師不僅博學,而且還多才。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只有讓學生感到我們是“無所不能”的,學生就會我們的言聽計從,對我們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們才會對我們教學中的方法和技巧心甘情愿的接受和學習。所以我們在努力研究教學,不斷提升自身的業(yè)務能力,給學生做好“勤奮、努力、向上”的表率作用,同時還要不斷接受新鮮事物,不斷學習各種技能,成為學生眼中“能人”,使學生對我們產(chǎn)生敬仰的心情。同時還要多和學生親近,溝通,真誠的關心學生,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成為學生的真正的良師益友,用愛心打動學生,學生就會更加喜歡教師,喜歡數(shù)學課堂。
課改是核心,小組是靈魂,在合理劃分小組后,對小組的組長、成員進行培訓,讓學生會合作、會討論、會交流、會傾聽、會質(zhì)疑、會思考,積極參與并構建數(shù)學“五步導學法”。其基本流程是:“示標導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歸納反饋―達標測評”,課堂上目標明確,問題引領,學生自學,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有針對性,合作意識不斷增強。小組學生在不同層次上有所提高,促進了數(shù)學課的自主高效。
總之,高效課堂已經(jīng)成為各科教師努力探索和想要達到的教學目標,但是,廣大教師不能急于求成,否則會有欲速則不達的教學效果。所以,作為一名初中數(shù)學教師,我們應大力探索與初中生認知規(guī)律及數(shù)學學科特點相符的教學策略,使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在我們的正確引導下早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