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興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倉山鎮(zhèn)中心小學校 四川 中江 618107)
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現(xiàn)象分析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多年以來,小學生作文教學的效果一致不理想。許許多多教師對上好習作指導課深感困惑。學生也是只要一談寫作就感到頭疼。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啦?(一)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不顧學生的客觀實際。人為地提高了要求,長期存在操之過急的現(xiàn)象。以成人化的寫作標準要求小學生寫作。總認為所謂作文就應該寫一點有趣的,有意義的東西。因而導致學生作文中的假、大、空現(xiàn)象。(二)傳統(tǒng)的習作教學過程中,老師講的多,講的深,講的過透。難免學生寫出的作文千人一面。(三)有些教師把學生的寫作標準定位太高。定在一些優(yōu)秀作文選上。一上作文指導課就讀范文,或者不厭其煩的指導。甚至連如何開頭,怎么結尾,中間又該怎樣寫?都要反復強調(diào)。結果事與愿違,教師指導越仔細,學生的思維就被禁錮的越死。寫出的文章難免千篇一律?;旧蠜]有用我手寫我心。很難表達真情實感。有的學生甚至失去了寫作的興趣。真是老師怕學生也怕。老師怕教,學生怕寫呀。要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促使學生主動地習作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從而體會到習作的樂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遵循新課程標準
明確教學目的造成上述現(xiàn)狀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根本一條就是教師對寫作教學的具體要求不明確。教學中不能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循序漸進的訓練造成的。作文教學不只是三年級后的事。一.二年級就有必要加強訓練。《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低年級的寫作要求:一年級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低段作文習作教學時,教師應用多種激勵手段,引到學生樂意寫,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一開始可以考慮學生是否寫了?一次能寫多少字?要求寫多少字?能否堅持每天寫等方面去引導。不必過多的注意內(nèi)容是否得體,語言是否重復等毛病。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應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認識生活。盡量讓習作教學過程貼近生活。將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也許就是以后習作是又一個很好的素材。不然將會是過眼煙云。等到作文時,哪怕你收腸刮肚,絞盡腦汁,也想不到任何一點相關的內(nèi)容。 讓學生隨身攜帶一個小記錄本,把平時報紙上、電視中看到的重要的,有意義的新聞趣事記錄下來,這就是學生作文內(nèi)容的源頭、活水! 真是習作離不開生活,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是學生習作選擇材料的重要源泉。在習作教學中,我不是指導學生應該寫這個,可以寫那個。而是引到學生觀察周圍東西:花鳥草蟲,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教他們仔細看,認真聽,并且大膽的想象。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作這個具有一定創(chuàng)造性的作業(yè)必須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才能有收效。 教學中,我努力去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的閃光點。哪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用的好的一詞一句,都及時給予贊美和鼓勵。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產(chǎn)生濃厚的寫作興趣。 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中的毛病時。不是急于批評,而是耐心的和學生一起討論交流。讓學生弄清自己的不足之處。共同尋找解決方案。這樣長期堅持,學生的寫作熱情就慢慢的被激發(fā)了出來。在此基礎上,我不斷提高寫作要求,給學生增添寫作營養(yǎng),用心評改,鼓勵學生自讀自改、互讀互改、再讀再改作文。從而讓學生自愿的把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想到的,大膽地清楚地寫出來。
敢寫不等于就寫得精彩。正如作家葉文玲所說"如果不讀那幾百部書,就寫不出那800個字。"要求大量閱讀精美的文章。儲存好詞佳句,做到熟記于心。作文時活學活用,就有可能使習作做錦上添花。農(nóng)村學校資源有限。孩子們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差。很少學生自己購買課外讀物來閱讀。那又怎樣積累詞句呢?這就希望教育部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購買適合學生閱讀的書報。平時多鼓勵學生從課文中、從課外讀物中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講:辦手抄報,開展手抄報展評比賽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收集,整理,運用,積累知識,交流心得,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又一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