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敏
(湖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浙江 湖州 313000)
眾所周知,籃球比賽不僅是體能與技戰(zhàn)術之間的較量,在關鍵時刻,也是雙方心理素質的抗衡。相關研究表明,青少年球員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能穩(wěn)定發(fā)揮出個人的正常水平,同時還能鼓舞士氣,起到激發(fā)出隊友團結協(xié)作、奮力拼搏的昂揚斗志。反之,心理素質脆弱的球員容易忙亂中出錯,甚至還易出現由情緒失控而引發(fā)賽場斗毆等不和諧事件的發(fā)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過程。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在籃球比賽中非常重要,對青少年籃球隊員個人的身心健康成長也至關重要。
知是行之始。在訓練的初期,首先應加強思想教育,指導青少年球員提高思想認知,明白個人從事籃球運動的目的:一方面是通過籃球運動來提高體適能健康水平;另一方面是學習籃球運動技能,并能堅持運用所學籃球知識技能養(yǎng)成一種運動習慣,為更好地促進學習與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校園文體生活打好基礎。事實證明,絕大部分青少年球員長大后是無法走上職業(yè)籃球發(fā)展之路的。所以,要端正思想態(tài)度,不要懷有過高與急功近利的想法與念頭。
教練員經常會通過比賽來檢驗球員,以鞏固他們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是比賽就會分輸贏,輸與贏的結果同樣會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心理產生重大影響。例如,輸方有的選擇沉默,有的指責隊友不給力,有的暗自下決心要勤學苦練等。反之,贏方有的趾高氣揚,有的則謙虛謹慎、張弛有度等。過與不及都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為此,籃球教練員要引導青少年球員都應樹立良好的比賽動機。比賽一方面是檢驗個人所學,要總結得與失;另一方面是與對手切磋技藝,不是為輸贏,也是為積累經驗,為今后的籃球運動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不能養(yǎng)成“只能贏不能輸”的狹隘心理,否則,不僅不利于個人身心健康,也不利于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
意志力是運動員自覺地確定目標,并以目標為導向,通過神經系統(tǒng)支配和調節(jié)自己的言談舉止及行為,為達到個人心中擬定的目標所堅持的一種心理調控能力。頑強的意志品質包括主動性、果斷性、獨立性、頑強性和自信心等。青少年球員具備良好的意志品質對穩(wěn)定所在團隊的自信心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比分暫時落后的情勢下,具有頑強意志品質的球員能夠站出來勇擔責任,沉著冷靜地處理球,在關鍵時刻則會更好地把握戰(zhàn)機,能提升全隊的斗志與士氣,發(fā)揮出最佳競技水平。
籃球價值教育是指為改變行為,教育者通過籃球運動對受教育者心理、情感、意志、性格等精神特質施加影響的一種教育過程。籃球價值教育通過對球員的內在精神結構施加影響,從而改變他們的外在行為?;@球價值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它確實存在,并在現實的學訓工作中發(fā)揮著應有的功用。為此,籃球教練員一是要引導青少年球員繼承“友誼、團結、進步”的奧林匹克體育精神;二是要傳承“尊重對手、服從裁判、公平競爭”的體育傳統(tǒng)美德;三是要弘揚“文明、和諧、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人文思想。
從事籃球學練的青少年,其基本功主要集中在體能(運動素質)與籃球基本技能兩大領域。眾所周知,籃球比賽屬于同場對抗的競技運動項目,對籃球運動員的身體條件與運動素質要求較高。首先,運動員自身的身體條件與運動素質是從事籃球運動的重要生物學基礎,如果沒有良好身體條件與運動素質為依托,再好的心理素質也難以“克敵制勝”。例如,在人盯人戰(zhàn)術中,對方球員持球快速突破,倘若防守者短距離加速太慢,每次對位都落后數米遠的距離,那心理壓力可想而知,比賽勝負也毫無懸念。對基礎性籃球訓練而言,運動素質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和靈敏等。一名高水平籃球運動員先天的身體條件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是無法更改的(如身高臂展等),但后天的運動素質則是可以通過系統(tǒng)化、科學化訓練來提高的,如速度、力量、靈活性等都可以在籃球實訓中得以提高。其次,抓實籃球基本功是穩(wěn)定賽場心理的重要基石。例如,傳接球的時機、投籃的命中率、技戰(zhàn)術配合的默契程度等,如果籃球基本功不抓實,比賽中球員就會心理壓力劇增,表現為忙亂出錯,低級失誤增多等。
意志品質主要包括自覺性、果斷性、自制性和堅韌性等方面。加強意志品質方面的培養(yǎng),可以提高青少年球員在場上的自信心及心理自我調節(jié)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出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果敢堅強、奮力拼搏的毅力,提升他們對客場比賽環(huán)境的適應性。為此,籃球教練員應在平時的籃球教學與訓練過程中,結合訓練內容,有意識地滲透意志品質,嚴格要求青少年球員要端正態(tài)度,樹立拼搏進取的精神與理性和平的心態(tài),從容地克服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并能通過個人的勤學苦練,使良好的意志品質逐漸成為自己穩(wěn)定的性格特質。為進一步提高學訓的有效性,籃球教練員可以通過加大對抗訓練,增大強度與運動負荷,設置訓練難度等措施來增強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心理承受能力與抗挫能力,進一步強化內部動機,主動克服各種困難,以實現個人意志品質的提高。
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使青少年球員在比賽中及時進行自我心理調控,進而使身心達到一種最佳狀態(tài)。如果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心理素質不穩(wěn)定,就會因客場因素以及對手的干擾面前,難以正常發(fā)揮出正常的訓練水平。為此,教練員應加強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心理素質的專項訓練工作。例如,投籃時的故意封蓋、運球突破時的故意包夾、罰籃時“喝倒彩”及人為噪音干擾等。在日常訓練過程中,籃球教練員可通過故意設置人為干擾因素,重復演練,以此提高青少年球員技術的穩(wěn)定性以及個人的抗干擾能力;可以模擬比賽中的某些場景,如模擬比分落后、模擬觀眾球迷的言語諷刺、模擬裁判員的誤判等,教練員可在一旁引導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該如何冷靜處理等,使其不斷積累經驗,提高抗挫能力與抗干擾能力??傊?,籃球教練員要加強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心理素質專項訓練,靈活運用模擬訓練、系統(tǒng)脫敏訓練、暗示訓練等多種心理訓練方法,做到因人施策,并在實踐中引導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在賽事復雜多變的籃球比賽中明白一個道理:目前球員都注重防守,比賽激烈對抗程度可想而知,不能急于求成,只有端正心態(tài),多用“腦袋打球”,主動抓住戰(zhàn)機,才能戰(zhàn)勝對手,贏得比賽。
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日常學訓是否有明顯的進步,最終還是要通過比賽來衡定。在比賽中能否穩(wěn)定發(fā)揮出個人的正常運動水平,心理素質非常關鍵。相關研究表明,賽場上沒有心理壓力是不可能的,除非雙方實力差距過大。為此,籃球教練員在穩(wěn)抓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日常規(guī)訓練的基礎上,應多組織籃球比賽,通過以賽代練的方式,讓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在比賽的過程中多積累賽場經驗。例如,什么時候該傳球、什么時候該側應與下順、什么時候要果斷出手投籃等,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比賽場景見多了、實戰(zhàn)經驗積累多了,自然心中有數,不用提示就會熟練自如、配合默契,心理上也不會過于緊張了。因此,多給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比賽歷練的機會,多指導他們積累比賽經驗,各種風格的對手接觸多了,在以后的正規(guī)比賽中他們很快就能進入輕車熟路的狀態(tài),自然而然就能沉著應對、忙而不亂,且能穩(wěn)定地發(fā)揮出日常的訓練水平。
有比賽就會分出輸贏,輸贏結果主要取決于實力。若雙方實力懸殊,再好的心理素質也贏不了比賽;若實力相當,要看心理素質,在關鍵時刻,球員處理球的能力。為此,要引導好青少年籃球運動員不能只看比賽的結果,關鍵要注重比賽的過程。在每一場比賽中,籃球教練員最好能結合錄像全程回放,可在組織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翻查與回放錄像資料的過程中進行現場教學,讓每一位上場的運動員都細看個人的賽場表現,籃球教練員對其進行一對一指導,如詢問“在對手面前是否受到了強大的干擾?當時心理緊不緊張?以后該怎樣做?”然后引導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正確歸因,從個人自身查找原因,端正比賽動機,提高賽場上心理承受能力與自我調控能力,不求超常發(fā)揮,但求穩(wěn)定表現。這樣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就能在實踐中不斷鞏固個人所學,在尊重對手、設法戰(zhàn)勝對手、不斷積累比賽經驗的過程中,加快個人籃球技戰(zhàn)術水平與心理素質的同步提升。
在對青少年進行籃球訓練時,不僅要重視基本功與技戰(zhàn)術方面的培養(yǎng),更要重視對他們進行心理素質方面的訓練,以此提高他們對地賽場環(huán)境的適應性,提升面對困難、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能力。加強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心理素質方面的訓練,要有針對性、系統(tǒng)性與可操作性,最好能貫穿于日常的體能訓練與技戰(zhàn)術訓練之中。為提升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心理調適能力和心理自控能力,還要盡可能地多給他們提供與創(chuàng)造比賽的機會,以賽代練,賽后并引導他們正確歸因,不斷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