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泉
(廣東省梅州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廣東 梅州 514031)
小學階段學生已經(jīng)可以通過拼音讀本進行對書籍的閱讀,而隨著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學生的認讀能力也得到增強,漸漸的學生可以不拘泥于拼音讀本的書籍閱讀,閱讀量得到極大的增長,可以認讀的字也越來越多。但這都建立在學生可以自主進行閱讀的基礎(chǔ)上。大部分的學生還是處在被動的閱讀,很難做到學生的主體培養(yǎng)和個性化發(fā)展,索引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要融入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果。
個性化閱讀實際上是指在通過學生的外部活動或書籍的參與和閱讀獲得的獨特認知以為學生建立正確的理性思維的個性化體驗。小學語文通過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行為讓學生可以有效的建立獨立的思維方式,并對事物有自己獨到的理解。教師通過對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讓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培養(yǎng)學生對獨立思考能力的同時也讓其從自己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1]。同時,個性化閱讀還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對知識的延伸掌握。
2.1 對學生做出硬性的要求,阻礙了學生個性化成長。在語文的閱讀教學當中,教師的角色是引導啟發(fā)者而不是實施者,教師不能對學生做硬性的主觀要求,強行的介入學生的閱讀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所以教師要摒棄掉對課堂閱讀內(nèi)容的主觀獨斷,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自由和閱讀自由[2]。教師不是僅僅將教學的目標和內(nèi)容強行的塞給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自己將其“拿”過去。所以目前部分教師還是存在這種硬性的要求觀念,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造成不小的影響。
2.2 個性化閱讀成為表面形式,對學生缺乏適當?shù)墓膭?。閱讀不是做給比人看的,而是要讓學生享在其中,自發(fā)的去進行閱讀。目前在小學語文的個性化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著教師“做樣子,走形式”的閱讀課程安排,不對學生的真正成長教育進行考慮,還有部分教師因為課堂上的預留交流時間的不足而教師又因為基于完成教學內(nèi)容的講述而忽略了學生的表達欲望。漸漸的學生喪失了積極發(fā)言的想法,造成了個性化閱讀教學功能的缺失。
3.1 要對學生的閱讀反饋做到尊重和鼓勵。小學生正是處于活潑好動、好奇敏感的時期,每一個孩子都具有獨特的個性和發(fā)展?jié)摿?。所以對于一些學生所進行的在成年人看來十分可笑的發(fā)言要予以尊重,尤其對學生在進行閱讀后所提出的一些見解要進行必要的解釋,并鼓勵學生積極的思考。并且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去為學生建議和推薦閱讀的體驗。學生都會有自己所感興趣的讀物和事物,他們更加愿意去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讀物。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和嘗試,讓學生可以更加積極的去進行閱讀和深入理解。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和閱讀激情[3]。
3.2 激發(fā)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興趣是激發(fā)學生接觸不同事物的動力和出發(fā)點。閱讀的產(chǎn)生也是基于對學生求知和探索興趣的滿足。教師要充分的引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讓學生能夠自發(fā)的去進行閱讀,使其愿意參與其中并且樂在其中。并且教師還應(yīng)該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增加對知識的思考和理解,并要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興趣的建立。讓學生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感受到閱讀為學生所帶來的快感和幸福感。實現(xiàn)學生從“我讀”到“我愿意讀”,最終成為“我想讀”的個性化閱讀過程。
3.3 教師的積極正面的評價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發(fā)展的動力。如果學生是一塊璞玉,那么教師就是一把鋒利的刻刀。教師對學生的客觀、正面的評價是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強大推力。教師不能知識以成績的高度去衡量學生的能力,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對學生的思維和個性發(fā)展是一種束縛。所以在個性化教學當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對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展現(xiàn)的個性理念進行有效的捕捉,例如在《釣魚的啟示》一課中,教師要及時的進行延展教學,將讀書與做事、識字與明理進行結(jié)合,由教師進行提問“你比較喜歡文中的哪一個人物呢?為什么喜歡?”組織學生急性積極的思考和參與討論。按照討論形式的不同進行學生的不同意見的分組,并讓每個學生都講出不同的理由。如此來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個性化思考。并在學生積極的表達之后予以客觀的、鼓勵性的評價,以此來提高學生閱讀教學的效果。并對學生的個性化思維予以培養(yǎng)和提高。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個性化閱讀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教師作為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要充分的發(fā)揮其指導和引導作用,將學生的個性化思維的發(fā)展成功的引出來,并保證其得到健康、正確的成長。個性化閱讀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十分重大,只有有效、合理的利用,就可以讓語文教學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學生的個性化成長經(jīng)歷才能夠更加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