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海
(河南省淮濱縣教師進修學校 河南 淮濱 464400)
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德育工作理念的構建和推行,是依據(jù)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德育目標和教育取向而提出的。中職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要充分考慮中職學生的思想、心理狀態(tài)和認知水平,以探求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從而形成以學生的心理健康為目的、以豐富學校的校園文化為途徑、以中職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基礎、以走近學生、面向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為目標,以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為支撐的中職德育工作思路。將關注學生的當前就業(yè)和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中職德育工作的總目標,以體現(xiàn)中職德育教育現(xiàn)實意義和職業(yè)教育特色。
1.1 從中職學校學生現(xiàn)狀來看:由于目前中職學校的學生都是上世紀90年代初出生的,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是在蜜缸里泡大的一代,經過了普通高中的層層篩選,來校就讀的學生在學習、能力、素質等方面普遍低于普通高中生。中小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是導致學生素質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很多學生把許多不良行為帶進校園,如:上課進進出出、吃東西,碰到老師熟視無睹、亂扔垃圾、說臟話、曠課、逃學、聚眾斗毆、違反規(guī)章制度等現(xiàn)象非常普遍。這給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難度,增強了緊迫感。
1.2 從社會環(huán)境看:不良思想文化對學校德育工作產生了很大的沖擊。在改革開放中,由于受社會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西方資本主義腐朽糜爛的生活觀,通過影視或網絡傳入我國,像洪水猛獸般腐蝕著我們青少年的思想,使學生的價值觀呈多元化趨向,拜金主義、個人享樂主義等消極情緒時有存在,甚致有部分學生半夜爬圍墻出校門,到網吧通宵上網。加上社會上某些人的認識偏差,“職高無用”論使他們厭學情緒普遍高漲。因此,如何管好學生,使他們勤學、好學,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成為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重大課題。
1.3 從家庭教育看:現(xiàn)在獨生子女家庭多,很多學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他們跟爺爺奶奶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加上隔代的溺愛,使孩子變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大手大腳、好吃懶做、不思進取,怕苦怕累,經受不起大的挫折,缺乏獨立生活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也給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增加了難度。
2.1 貼近實際、補充內容,促進中職學校學校德育工作有效化。當前,思想道德課程考慮學生實際情況不夠,在解決學生思想、信念、行為習慣等基本問題方面有些欠缺,影響和削弱了思想道德課的教學效果。所以,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學生的道德教育,要對技校生加強時事政治教育。發(fā)揮時事政治特有的時效性、真實性、導向性特點,彌補政治觀點灌輸、傳統(tǒng)美德教育和法律常識學習等理論教育的不足。這樣可以更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立場、觀點、理想和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學生認識、發(fā)展和完善自己,真正成為自尊、自強、自律、自立的人。
2.2 提高學生自身素質修養(yǎng)。新世紀以來,國家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尤其是2005年以來,中職教育進入了以改善辦學條件、擴大辦學規(guī)模為主要特征的發(fā)展之路,學生生源從應屆初中畢業(yè)生擴展到往屆初中畢業(yè)生、未升學普通高中畢業(yè)生、退役士兵、農村青年、農民工、下崗失業(yè)人員等人員,使中職教育對象呈現(xiàn)多樣化、復雜化趨勢。整體來看,中職學生是法律意義的未成年人,最大年齡19歲,最小年齡14歲,平均年齡為16.8歲。中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普遍學習成績較差,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習慣未養(yǎng)成,甚至有些學生初中屬“困難”畢業(yè)。加上進入職業(yè)學校學習的專業(yè),更多的學生是由家長做主選擇專業(yè),這種選擇往往不適應學生的興趣、性格和價值取向,因此,加強德育教育是提高中職學生自身素質的客觀要求。
2.3 適度提出行動要求,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所取得的成果。職業(yè)學校學生的文化基礎和道德素質相對較差,他們組織紀律觀念不強,行為上經常表現(xiàn)出一定的隨意性。但他們又很樸實,經常是自己違犯了紀律,主觀上卻還沒有意識到,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能力。在德育工作中,過高的要求會使學生感到做不到而失去進取的勇氣,而過低的要求則達不到引導學生進步的目的。因此,德育工作一定要結合學生實際,提出適度的要求,不斷地提出德育要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生作為受教育者,他們需要激勵,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所取得的成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它既是對學生道德行為的肯定,也是對學生道德思想的不斷強化。
總之,德育教育在中職教育中仍然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何使中職院校德教工作做得更好,是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長久探討和研究的課題。我們作為德育教師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完善自我,提高自身德育教育工作的專業(yè)水平,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統(tǒng)籌安排,采用適當?shù)氖谡n方式,才能不斷提高德育教育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