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香,祝振軍,蔣桂鳳
學校體育工作改革的目標是實現(xiàn)大學生“天天鍛煉,健康成長,終身受益”,大學體育教學必須順應學校體育工作改革的目標[1]。大學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是大學體育改革的方向,要實現(xiàn)大學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內容的改革勢在必行,教學內容必須是課內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課外能夠滿足學生健身鍛煉的需求,使大學體育課程能夠最大限度的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實現(xiàn)大學體育課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效益最大化。目前,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主要以競技體育項目為主,而學生課外鍛煉又受到學校體育設施條件不足的影響,無法全員課外進行競技體育項目的練習,加之有些競技體育項目還必須在嚴密的組織和保護下才能進行鍛煉等,限制了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高校要推進大學體育課內外一體化,必須進行大學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
高校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通常是以競技體育項目為主。如球類項目的籃球、排球、足球等項目從小學到大學都是主要的教學內容,且均以競賽技術和戰(zhàn)術為具體教學內容,學生課內按老師的安排學習和練習,但是,課外進行籃球、排球、足球等項目的練習往往受到場地、器材、人員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大多數(shù)學生不能在課外練習籃球、排球、足球運動,不能學以致用,沒有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運動效益。如大型廣場舞,簡單易學,可以引導大學生廣泛參與。早中晚課余時間均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廣場舞鍛煉。如足球運動,通常學校的足球場地有限,可以增加足球傳球游戲內容,則便于學生課外鍛煉時運用。組織體育運動沙龍。
大學體育課應適當增加一些民間體育項目和地方特色體育項目,民間體育項目往往是簡便易行,對場地器材沒有嚴格的要求,特別適合日常鍛煉時運用。高校大學體育課應該積極引入地方特色體育項目,充分利用當?shù)氐奶厣w育項目優(yōu)勢,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補充和拓展。
高校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把當?shù)氐奶厣w育項目納入體育課教學內容。大學體育引入民間項目有利于民間體育項目的廣泛快速傳播;大學體育引入民間項目有利于豐富和拓展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大學體育引入民間項目有利于學生課外進行鍛煉。
高校大學體育課的教學內容應該盡可能如同圖書館一樣為學生提供可選擇學習的運動項目,使學生能夠見到、了解、學習更多的體育運動項目。高校積極引入國內外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利用大學體育課程課堂、校園、學習平臺等,向大學生介紹新興體育項目,有利于大學生在體育方面見多識廣、博學多才。
根據(jù)體育運動發(fā)展和傳播的特點,一些新興的體育項目只有通過學校才能更快的傳播,因此,大學體育應該成為新興體育項目的傳播場所,既能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又能豐富學生課外健身的活動內容,滿足學生課外體育鍛煉需求。以俱樂部、體育社團、運動隊的形式推廣新興的體育項目。
高校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通常是以傳統(tǒng)項目為主,傳授運動動作、競賽規(guī)則、裁判方法等,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能夠納入大學體育課堂,往往多數(shù)是列入了政府和民間的競賽活動的體育項目,普及程度相對比較高。高校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教學條件,把新興的體育項目納入體育課堂,給大學生提供學習新興體育運動項目的機會。
大學體育通常以班級組織教學,統(tǒng)一學習運動技術;而大學生課外鍛煉,不僅是項目上因人而異,更重要的是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存在差異,因此,體育課堂必須把課外鍛煉對運動項目的選擇、運動量的科學把握、如何科學鍛煉才能促進身體健康等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大學生課外鍛煉真正能夠促進健康成長。
安全第一是體育鍛煉的基本原則,高校大學體育課程要把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安全教育作為重要內容列入課堂教學,教育大學生不同運動項目的安全措施和自我安全保護措施,教育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安全原則和保護措施,使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安全有保障,鍛煉有效果。
大學體育課程要把體育運動損傷的預防和急救知識內容教學,要求大學生必須掌握預防運動損傷的基本原則,要避免可預見的運動損傷,要懂得防范運動損傷。對于不可避免的運動損傷,要掌握運動損傷的急救知識[2]。
高校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通常是以傳授傳統(tǒng)的運動動作為主,缺乏對傳統(tǒng)項目、傳統(tǒng)動作的創(chuàng)新的教學,往往容易導致學生課內能學習,課后鍛煉無法運用,大學畢業(yè)后,由于條件的限制,更無法運用大學期間學習到的運動技術去健身,這也是導致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xù)下降的主要原因。如對抗性體育項目可以創(chuàng)新出非對抗性的運動、競技性的項目創(chuàng)新出表演性的運動項目,個人項目創(chuàng)新出多人參與的集體項目,集體項目創(chuàng)新出個人運動項目等等。
大學體育教學內容既要注重傳統(tǒng)體育項目運動技術的傳承,又要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運用運動技術的教學,以確保學生課外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變通運用所學的運動技術,積極開展課外健身鍛煉,使學生終生受用。引導學生將體育運動科學的融入到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去,使體育鍛煉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實現(xiàn)學生體育鍛煉的生活化、日常化。
高校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通常以運動技術為主,而忽略了指導學生課外如何能夠不受場地器材的限制,依然能夠運用課堂學習的運動技術進行個人體育鍛煉,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外練習和健身。如球類項目教學,必須教會學生在沒有同伴和對手的情況下,也能夠運用球類運動項目進行健身練習,提高學生課內外體育鍛煉運用球類項目的幾率。大學體育課堂教會學生課外根據(jù)場地條件和人員條件實際運用運動技術,有利于學生因地制宜積極鍛煉,有利于學生靈活運用運動技術健身;有利于學生變通運用運動技術健身,有利于學生無論在什么條件下都能進行體育鍛煉。
學校是文化傳承和知識創(chuàng)新的重要場所,體育課是學生獲得體育知識的主要途徑。把大學體育課以傳授運動技術為主,改變在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教學手段的基礎上,增加體育文化知識的傳播。
大學體育課教學內容既要注重運動技術的傳授,更要注重體育文化的傳播[3]。大學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必須把體育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使學生通過身體練習和對體育文化的了解,愉悅身心。學生課外通過體育運動增強體質,同時,也通過體育運動傳播體育文化,為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真真切切文明其精神,增強其體魄。如利用體育課教學微信群進行體育文化知識的學習和交流、學習和競賽等,開設學校平臺、學院平臺、班級平臺、項目平臺等。
體育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播體育文化是大學體育課程的課外延伸,高校大學體育課程要把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作為課程建設的內容,利用校園網(wǎng)絡、廣播、運動場所、體育比賽等載體,傳播體育文化,營造體育文化氛圍,傳播體育文化,使大學生在校園受到體育文化的熏陶,在校內外成為體育文化的傳播者。
綜上所述,高等學校體育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是關鍵,教學內容改革必須在原有的競技體育項目、集體項目、傳統(tǒng)項目的教學內容基礎上,把民間體育項目、新興體育項目、體育文化引入課堂教學,把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運用體育運動的能力作為教學內容、使大學生在體育課內能夠學習運動技術和體育知識,課外能夠靈活變通運用運動技術,積極健身和傳播體育文化,有效促進大學生身體健康成長,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