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麗
語文這門學科是具有思維性的,教好語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也會有所提升。但是現(xiàn)在存在的教學情況往往都是教師在課堂上機械的講課,課后的作業(yè)單調(diào)重復,久而久之,使學生喪失了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甚至在心里開始覺得有負擔,如何高效教學以從根本提高學生素質(zhì)是當下教育者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師也應該反省自身,反省教學方法,怎么做才是對學生最好的方式?接下來我們就談談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得到的經(jīng)驗和體會。
因為我國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實行了獨生子女政策,所以現(xiàn)在家中都是獨生子女,而出現(xiàn)的普遍情況學生都會過度以自己為中心,所以說合作學習對孩子的成長頗為有益。使同學們高效學習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教育學生們養(yǎng)成合作精神,共同學習進步。資質(zhì)不同的同學在一起學習時可以共同討論教師留下的課后任務,優(yōu)點缺點互相借鑒學習,最后組內(nèi)同學們共同進步,這又在側面提高了同學們對學習的興趣,促使同學們更加熱愛學習,最終成績得到進步。
例如,教師也可以在某個固定期限內(nèi)選取組內(nèi)小組長,組長可以起到監(jiān)督的角色,在組內(nèi)教師可以設立獎懲機制,側面激勵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學生們之間也要做到互相督促,教師在分組之前,做到調(diào)查了解,按照學生各自條件、學習成績、性格的不同,科學安排分為幾個學習小組,這么做可以使學生在組內(nèi)互相學習,在課堂上沒有學會的知識點組內(nèi)同學咨詢,組內(nèi)同學在解答的同時也是在復習一遍知識點,對同學之間都十分有幫助。
教師應該熟知一個道理,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某一事物產(chǎn)生興趣,那么學習了解該事物就會事半功倍。在小學生剛剛接觸語文的階段,學生開始是好奇的,覺得語文是有趣的,如果學生在該階段得到了收獲,對今后學習語文的道路上就會更加感興趣,更加有信心。反之,如果學生在這個階段總是失敗,那么興趣就會逐漸消減,所以教師應在平時的課堂測驗設置的問題簡單些,使學生都能有一個好成績,并且教師不要在考試中太注重成績,只要有進步的同學就應該進行贊揚,讓學生們在日常的學習中感受到成功的開心,感受到學習給他們帶來的樂趣。教師應注重的是如何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是教授了多少知識。教師應該在教育時做到因材施教,并將教學內(nèi)容,引導興趣的方式方法,教學情景結合在一起,更加高效的教學。
所以,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教師應熟練地設定教學情景,激發(fā)同學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比如,在學習語文時有篇課文《烏鴉喝水》,教師應該先設定好該課程有關的教學情景模式,向同學們提問:同學們有沒有看見過烏鴉是怎么樣喝水的?。靠匆娺^的可以舉手和其他同學們分享。喜歡小動物是孩子們的天性,當問到同學們感興趣的內(nèi)容,孩子一定會積極踴躍的回答問題,在孩子們興頭的時候,教師再次提問:同學們你們讀完課文之后覺得還有什么其他方法能幫助烏鴉喝水呢?教師通過設定這樣的情景模式時引導出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此刻說出該課程的知識點,學生一定會理解的很好,因為此時學生的注意力已經(jīng)全部在教師身上了,這樣做就會達到我們設定情景的目的,使教學變得事半功倍。
在語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作文,考試的時候寫好一篇作文基本就有一半分數(shù),語文分數(shù)高了,學生們學習語文的熱情也就高漲了。但是應該如何寫好作文?懂得觀察,感受生活是寫好作文的重要法寶之一,在教室平時的作文寫作中,通常會知道同學寫記敘文,要有真人真事更要有同學自己的真實情感。教師應該讓同學深刻的懂得,只有積極的參與生活,感受生活,勤于挖掘身邊的故事,發(fā)現(xiàn)身邊的精彩素材,才能夠最好的在作文中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其實我們也可以想成寫作文就和講故事是一樣的,同學們可以在課堂上分享最近在他們的生活中所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當時的心理變化,這樣無形中也為其他同學增加了寫作素材。優(yōu)秀的故事也會有優(yōu)秀的文章,“真實”也是在寫作時候的陪襯,適當?shù)男揎椧矔鸬礁玫淖饔?,真實發(fā)生的故事也會引起大家的共鳴。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學會在生活中感悟,在作文中表達。
我們在生活中也做了實踐:教師在一周中抽出一節(jié)課作為分享課,同學們幾個人為一組,組中每次出一篇優(yōu)秀作文,組內(nèi)成員對作文進行朗讀,在上課的最后同學們?yōu)樾〗M投票,每個月投票最多的小組,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果然,效果顯著,同學們在寫作時的積極性變高了,作文慢慢變得越發(fā)生動有趣,學生們的語文成績普遍得到了提升,最重要的是同學們對待語文課的熱情越來越高。
總而言之,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提升綜合能力是教育者當前首要解決的課題,全面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正確的思維方式,將來在社會做一個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