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榮
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很多教師表示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不愿意主動進行體育訓練。當學生的參與性不足的時候,他們便難以充分的進行體育訓練,其身體素質(zhì)就難以提高。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說明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參與積極性的教學方法。
在開展體育活動的時候,如果學生覺得體育活動的內(nèi)容是千篇一律的,那么他們便會覺得體育訓練活動非??菰铮蝗绻麑W生覺得他們只能夠被動的接受教師指定的教學內(nèi)容,而不能夠參與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時,他們便感受不到參與體育訓練活動的樂趣。教師如果希望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體育活動,就要明晰自己的教學目標,然后讓學生以達到教學為目標,自己設計體育活動,讓學生參與自己喜歡的體育訓練。
比如以教師引導學生做體操為例。教師引導學生在開展正式的體育運動以前,引導學生接受體操訓練的目的是為了學生融入到體育運動的氣氛中,使學生能夠集中精力參與體育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抒展身體,避免后續(xù)進行劇烈的體育運動時會受傷。此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描述開展體操教學的目的,讓學生以達到教學目的為目標自己設計體育教學內(nèi)容。此時學生表示,可以改變廣播體操配樂,這套配樂他們不喜歡,他們想聽節(jié)奏更快速的兔子舞音樂。學生表示,體操中經(jīng)常有伸展運動等,太空舞中也有伸展運動,可以應用做太空舞的動作來代替伸展運動。體操中經(jīng)常要做轉身運動等,拉丁舞中經(jīng)常有旋轉、轉身等動作,此時可以應用拉丁舞的動作代替體操的動作。學生認為應用跳現(xiàn)代舞的方法來做體操,動作時尚,且能達到健身的目的。只要學生設計的教學內(nèi)容是能達到體育教學目標的,教師便可引導學生進行嘗試,并讓學生在參與體育訓練的過程中完善教學內(nèi)容。
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很多教師會應用親身為學生示范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體育理論,再要求學生模仿自己的動作來學習體育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無法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特長,導致很多學生不愿意主動參與體育訓練。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分層,然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特長來學習。
比如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籃球,讓學生學習運球的動作為例。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學優(yōu)生、學中生、學困生三個層次。教師可引導學生共同觀看運動員的運球動作,然后鼓勵學優(yōu)生發(fā)現(xiàn)影響動球質(zhì)量的關鍵。經(jīng)過分析,學優(yōu)生認為影響運球質(zhì)量的關鍵是高度、重心、方向。一般來說,如果沒有把握高運球,就要降低運球的高度,避免出現(xiàn)運球失誤;在運球時,要把握住運球的重心,不能在運球時出現(xiàn)偏移重心的問題;在運球時要注意方向,如果運球的方向發(fā)生了變化,就要根據(jù)方向的變化改變運動的動作,以便能夠有效的控制運球。當學優(yōu)生總結出體育項目的理論以后,教師可引導學中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應用理論結合實踐的方法制訂訓練方案。比如學中生可以設計訓練的標準;制訂從靜態(tài)的完成運球訓練,能在運動的過程中完成運球任務的計劃。教師可鼓勵學困生向學優(yōu)生、學中生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給他們提建議等。教師只有在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的方法,鼓勵學生發(fā)揮特長,幫助教師進行組織教學,學生才會在學習的過程中產(chǎn)生主體意識,提高參與性。
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會應用單元評價、靜態(tài)評價的方式完成教學評估。這樣的教學方法,一方面會讓學生失去主體意識,使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評估;另一方面,不能讓學生了解接受評估的目的,使學生只能夠像完成學習任務一般接受體育訓練,然后被動的接受評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與教師一起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使學生能夠邊評估邊思考,幫助教師優(yōu)化評估的方法,在評估的過程中了解評估的意義。
比如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卷腹運動的評估時,可以引導學生共同體驗這種體育運動。讓學生感受到做多少卷腹運動,自己的腹肌可以得到訓練了;做多少卷腹運動,會感覺到身體頗為吃力等。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己制訂優(yōu)、良、中的評估標準。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參與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后,再次進行評估,分析是否可以提高評估標準,應用新的評估標準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通過參與這樣的評估,學生會意識到,接受教學評估的目的,不是為了達到教師提出的標準,而是為了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學生要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來制訂訓練計劃。并且學生會意識到,學生要通過不斷的訓練,逐漸提高自己的訓練水平,于是學生不能以達到評估的標準作為訓練的目標,而要以能不能感受到訓練的快樂,釋放自己的學習潛能為目標參與訓練。
學生之所以在參與體育訓練時,沒有參與積極性,這因為學生不喜歡體育訓練的內(nèi)容、在訓練的過程中覺得主體性失落了、不能正確的理解參與體育訓練目的這三個因素有關。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教學內(nèi)容,讓教學內(nèi)容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改變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能夠發(fā)揮特長,與教師共同組織教學;讓學生參與評估的環(huán)節(jié),了解評估的要點和意義。只要從這三個方面優(yōu)化教學,就能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