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村 許來盛 河南農業(yè)大學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一詞最早起源于美國,表示人體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人體通過提高自身的素質、機能,不斷改善自身的機體狀態(tài)來滿足自身生活需要。通常在體育教學方面,我們將體適能分為廣義和狹義的體適能。廣義的體適能分成以下幾類:第一,運動體適能。運動體適能是指訓練者在完成運動項目所具備的體適能,包括速度、爆發(fā)力、協(xié)調性等素質;第二,健康體適能。健康體適能是指與人體健康相關的身體適應能力,包括機體成分、心肺功能、肌肉耐力等;第三,代謝體適能。代謝體適能是指人體的各項生化指標所處的狀態(tài),包括骨密度、血壓、血糖等。在日常體育教學中,狹義的體適能主要是指運動體適能,通過專項化的訓練方法和手段,提升訓練者完成技術動作所應具備的各項素質。
隨著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改革也在不斷嘗試中前行,傳統(tǒng)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不斷受到沖擊,出現了俱樂部制、合作學習、分層教學等新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這些教學模式都是對高校公共體育課改革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體適能教學引入高校課堂能夠與不同類型的教學模式無縫連接,融為一體,共同服務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對體育教學改革起到推動作用。高?;@球公共體育課是高校體育的重要做成部分之一,傳統(tǒng)的高校籃球公共體育課主要以學生的籃球基本技能教學為主,以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多少為考核標準,體適能教學引入高?;@球課堂將會對課程教學的目標、任務、方法、評價產生深遠的影響。
傳統(tǒng)高?;@球公共體育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使學生掌握籃球基本技術和基本理論知識,目標更加偏于專項化,僅僅局限于籃球運動領域。將體適能訓練融入籃球教學中去,有助于學生全面提升自身健康水平,讓知識的學習不單單局限于課堂,使學生能夠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科學的提高身體素質,身體機能。所以,體適能訓練作為教學的一部分是對高?;@球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的補充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高校教育改革的初衷。
將體適能訓練引入高校籃球公共體育課教學中,有助于改善教學以技術掌握為主要內容的現狀,在籃球課堂上加入運動體適能教學,能夠使學生增強自身各項身體素質,如單手肩上投籃所需的上肢力量體適能訓練,行進間運球急停急起所需的爆發(fā)力與協(xié)調性訓練等。在籃球教學內容中加入健康體適能理論與方法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提升心肺功能,改善體成分等,向學生傳授增進健康的理論知識以及科學鍛煉的具體方法手段,有利于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養(yǎng)成堅持鍛煉的良好習慣。
體適能融入高?;@球公共體育課教學,需要以學生為主體的去改善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使兩者完美結合,這樣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又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變化也在不斷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以技術掌握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方法,大多為直接感知的教學法(如演示法等)和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法(如練習法等)。發(fā)展學生體適能的教學方法多以引導、探究教學法為主(如發(fā)現法等),教授學生關于科學鍛煉與增進健康的知識與方法,使其能夠自主探索,掌握具體方法和手段,形成屬于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教學評價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衡定和價值判斷的過程,傳統(tǒng)的高?;@球公共體育課主要以期末專項技術測試為主,運用統(tǒng)一的指標對所有學生的技術掌握程度進行定量評價。在籃球課程教學中融入體適能訓練,則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應考慮學生運動和健康體適能的掌握程度,不能單純的進行定量測試,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掌握的健康體適能理論概念和終身體育理念進行定性評價,運用知識點測試、期末總結或日常學習表現等方式進行評定,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有利于提升教學評價的科學性。
綜上所述,體適能訓練引入高?;@球公共體育課堂將對教學產生全面而深遠的影響,促使高?;@球公共體育課的教學目標更具全面性,教學內容更具科學性,教學方法更具合理性,教學評價更具教育性。隨著體適能相關理論與訓練研究的不斷深入,它必然與高校體育教學的結合不斷加強,不斷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更加科學的向前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