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摘 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和諧發(fā)展。針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文章從開展趣味性英語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開展任務型教學活動、實施差異性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英語實踐活動等方面,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英語教學;主體作用;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8-0031-02
現(xiàn)代教育的一個重點特征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和諧發(fā)展。學生主體作用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它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個十分關鍵的階段,直接決定著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能力。本文從高中生英語學習的特點出發(fā)提出一系列積極有效的英語教學策略,旨在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一、英語教學中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意義
英語對很多學生而言一直都是十分頭疼的一門課程,部分學生提起英語就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但英語又是不得不學習的一門課程,它不僅是三大主科之一,而且對學生走向世界,進行跨文化交流,發(fā)揮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語教師要根據(jù)英語學習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注重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是英語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引導者和領路人,只教給學生基本知識、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具體的學習則需要學生自己發(fā)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去靈活安排。作為一門通用語言,英語學科的學習并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學生必須下苦功。因此,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是十分必要且非常重要的。
二、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落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新的教育理念已經(jīng)進駐校園多時。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了成績和分數(shù),部分教師仍然困守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不肯放手,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依然大行其道。教師依然是課堂的主人,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已然不再適應新時代和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只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2.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性
就當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情況來說,部分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除了采用灌輸式教學之外,似乎也沒有別的方法。這種枯燥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逐步降低,學習積極性較差,很多學生甚至覺得英語就是一門需要機械記憶和背誦的課程。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英語其實充滿著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都能完成英語教學任務。在新時期,英語教師應當肩負起新時代教師的責任,選用最先進、最有效、最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發(fā)揮主體作用,用一種飽滿、積極、熱情的狀態(tài)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從而培養(yǎng)全方位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
3.教學內容不夠全面
英語口語和聽力教學一直以來都是高中英語教學所忽視的部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無法得到全面均衡的發(fā)展。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情況雖然有所改善,但從整體來看,還是沒有得到太大的改變,其根源在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對口語和聽力教學的不重視,直接導致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不重視。很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能顧此失彼,這種情形下教出來的學生往往只能是“啞巴英語”水平,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難以得到全面提高。
三、高中英語教學中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策略
1.開展趣味性英語教學活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應該把學生的興趣作為教學的突破口。高中階段的學生往往對一些比較時尚的東西如流行歌曲、熱門小說、電視劇等感興趣,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可以融入這些孩子們感興趣的東西,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能夠主動去聽英語、說英語、讀英語、寫英語。比如在教學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1“Friendship”時,為了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推薦一些熱門的英文歌曲,如“See you again”“My best friend”等。這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使學生培養(yǎng)語感,積累新的詞匯。
2.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
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不是說教師放手不管,而是說教師要作為引導者和指導者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能夠從根本上掌握英語學習的思維和方法,培養(yǎng)終身學習、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筆者認為,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就需要學生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在學習每單元內容之前,學生需要進行積極的預習,包括記憶單詞、朗讀課文并準確找出本單元內容的重難點,有疑問時要在課堂上勇敢地提出來。第二,在學習每單元內容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準確掌握本單元的語法重點、新詞以及各種新句式,完成單元學習的知識目標和情感目標。第三,在學習單元內容之后,學生能夠獨立閱讀與所學課文水平相當?shù)挠⑽淖x物,并且能夠熟練運用各種句式,根據(jù)自身實際掌握情況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3.開展任務型教學活動
新課改一直倡導開展任務型教學活動。為了發(fā)揮學生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教師可以開展任務型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任務的引導下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形成高效的學習策略,不斷增強英語表達能力和綜合運用技巧。例如,必修二Unit 2“The Olympic Games”一課,涉及很多專業(yè)性的體育術語。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預習階段,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包括了解奧運會的來源及各種運動項目,搜集奧運會的標志、標語等。這樣,能使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對奧運會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以便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能夠駕輕就熟,輕松掌握課文內容,同時在情感上激發(fā)對奧林匹克精神和體育精神的熱愛與崇尚。
4.實施差異性教學模式
不同層次的學生,知識與能力水平各不相同。如果教師采取同樣的教學模式,那么就可能有一些學生的主體作用難以發(fā)揮出來。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可以實施分層次的差異性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是一種被實踐證明了的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具體實施起來就是將本班學生按照英語基礎差異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教師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水平和綜合素質采取差異化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從而達到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例如,第一層次的學生需要在掌握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完成強化訓練習題,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熟練運用所學英語知識,第三層次的學生只需要掌握課本中的新詞匯、新句式并完成課后習題。這樣一來,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進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豐富學生的英語實踐活動
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學習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教師可以把學生的課余時間利用起來,組織一些有趣的英語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應用英語,發(fā)現(xiàn)英語的魅力。比如班級每周可以開展“英語角”或“英語沙龍”活動,每次活動之前教師可以設定一個有意義的主題。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既能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又能活躍學生的思維。
四、結語
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人,是英語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一直研究的重點問題。當前,高中英語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開展趣味性英語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開展任務型教學活動、實施差異性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英語實踐活動等策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固.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J].英語教師,2016(13).
[2]孟延霞.自主學習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5.
[3]朱陳榮.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果[J].英語廣場,2013(02).
[4]肖山.發(fā)揮學生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的策略探討[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