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艷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棠張中學 221000)
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優(yōu)化課堂、創(chuàng)新方法,培養(yǎng)和發(fā)展思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和思考.
新課標提出了用數學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目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才會主動參與.而創(chuàng)設多彩、多元的教學情境,會讓學生感到數學的不陌生,且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價值和意義,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為此,情境教學法,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方法.如結合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融入環(huán)境問題、旅游問題以及垃圾的治理等問題,通過這些方面的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調動學生的熱情.
例如教學《等比數列的求和》時,播放王總和李總的簽約合同的對話的視頻,以熟悉的生活情境,并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王總:一個月中,我第一天給你1萬,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給你1萬.
李總:我第一天還你一分錢,以后的每一天還的錢是前一天的2倍.
王總:哈哈,那我可賺大了,我真希望簽兩個月、三個月的合同!
情境呈現后,請你站在李總的這方面,進行思考:這份合同是否能簽,是否適合長期簽約?一個月王總借給李總多少錢?李總要還多少錢?
這樣的情境運用導入新課,不僅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也給學生造成矛盾的沖突,產生探究和學習的迫切需求.
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更利于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欲望.如教學“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問題”時,教師可以結合商場全場商品打六折銷售以及買二百送一百的活動,然后教師給出問題:在標價相同時,顧客用哪種方法買更合適?問題給出后,學生會立刻進行計算,全身心投入到問題的思考和解決中.
高中數學教師在授課時,一般采用“五步教學法”——復習、導入、傳授、訓練、總結.“五步教學法”雖然是傳統(tǒng)教學的傳承,但是“五步”不是固定的,應根據教學需要,合理調控和搭配,合理排列和組合,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優(yōu)化課堂結構,才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
優(yōu)化課堂結構,首先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重視認知的完整性、過程性,注重教學的層次性,有意識地讓學生對知識“撞擊”和“交流”.如概念教學、公式的推導、定理的運用等,都應注重教學的層次性和完整性.如《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的教學時,課堂之初引導學生回顧知識,對這節(jié)課的教學起鋪墊作用.如等比數列的概念、通項公式、等比數列的主要性質等的復習和回顧,既是“溫故”,也為“知新”打下基礎,如果對等比數列的定義、公式以及性質一無所知,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學生也會束手無策.
有了復習作基礎,再巧妙運用印度國王獎勵發(fā)明者的小故事:國王為了激勵發(fā)明者,答應發(fā)明者的任何要求.發(fā)明者說“請給我足夠多的小麥,棋盤的第一格里放一粒小麥,第二格里放2粒,第三格里放4粒,第四格里放8粒,…直到第64格里.”你認為國王會滿足發(fā)明者的這個要求嗎?你能幫助國王算一算國王應該給發(fā)明者多少粒小麥嗎?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調動學生探知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的計算的迫切愿望.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的提出,激發(fā)興趣,也直擊教學的重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優(yōu)化課堂結構,除了有效復習、情境導入,還應注重知識探討自主性的激發(fā),通過問題的設計、練習的給出等,引發(fā)學生的自主先學,把課堂的主體地位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積極的參與者、知識的構建者,學生的參與度高,有效學習,課堂的有效性才會得到提升.如《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的教學時,教師提出王總和李總簽約的合同時,對于一個月里,王總給李總多少錢,李總還給王總多少錢的問題,讓學生自主去探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與新課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完全吻合,實現“先學后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堂綻放生機和活力.
基礎知識的學習,基本技能的訓練,基本能力的提高,是數學教學的“三基”,抓住這“三基”,談有效課堂的構建才有意義.而“三基”中,基礎知識是基礎,為此,教學的重點仍然不能偏離這個軌道,基本技能的發(fā)展、基本能力的提高,都建立在基礎知識的掌握這個基礎之上.教學中,教師應在方法上慎重選擇和運用,借以引導學生主動掌握知識,形成技巧和能力.
一直以來的教學方法是“講練結合”,如對于《等比數列的求和》的教學,一般是先給出的等比數列的概念,然后和學生一起運用錯位相減的方法,推導出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并引導學生注意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中,公比q≠1,然后給出例題、練習題進行講解和訓練.如求等比數列1,2,4,8,…的前16項的和,再給出練習題:求等比數列{an}的Sn:
(1)a1=3,q=2,n=6;
總之,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不僅應潛心研究教學方法,更應從學法的角度進行研究和創(chuàng)新,樹立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統(tǒng)一的理念,引導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變學會為會學,既發(fā)展知識,也形成技能,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