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錄
(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港尾中學 363100)
高中化學教學,是在初中化學基礎上更高階段的教育.為了貫徹全面發(fā)展要求,提高高中生的化學素養(yǎng),應加強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調動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選擇能夠促進學生發(fā)展和提高學生化學能力的知識和技能.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特點,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終身學習習慣,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1.課程改革要求化學教學改變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即指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師生為了完成教學目的和任務所采用的整體性活動方式,例如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問題設置、啟發(fā)和演示等教學方式.由各種教學方式能夠組合成講授法、探究教學法、解決教學法等,這些講授法以講解、解題和探究為主.而轉變教學方式就是要求教師改變講解和設計問題、創(chuàng)立教學情景的方式,例如由傳統(tǒng)的照本宣科轉變成啟發(fā)式講解,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式學習等都是教學方式的轉變.
教學方式應該隨著教學目標和社會發(fā)展的變化而變化,課程改革將學生發(fā)展作為核心思想,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以促進高中生全面發(fā)展、提高高中生科學素養(yǎng)為培養(yǎng)目標.新課標正是對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的體現(xiàn),對化學課程的內容、教學目標、性質、實施方法等給出了詳細的建議,要求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理解和貫徹課程要求,明確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轉變化學教學方式.
2.教學方式轉變過程的現(xiàn)狀分析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廣,許多教師都在探索如何轉變教學方式,在實踐教學和理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當前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當前化學教學方式轉變可以總結為成績和問題兩方面.推行新課程改革是依托于理論研究之上的,而實踐教學經驗又成為理論研究的依據(jù),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當前國內在課程改革實踐和理論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有:
第一,明確了教育理論的基礎.該教育理論就是建構主義理論,該理論是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主要依據(jù),它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交流和互動中探索知識,將教學過程變成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教育工作者們在該理論的基礎上研究各種教學方式.
第二,發(fā)表大量論文,為轉變教學方式提供理論指導,很多期刊專門設有課程改革專欄,為教育工作者們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臺.同時,大量關于轉變教學方式的書籍不斷推出,為教師們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提供參考.
當前國內在課程改革實踐和理論研究方面存在的問題有:
第一,傳統(tǒng)教學方式仍然存在.在我國教育史中,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和方式盛行多年,這種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影響很深,很多教師習慣采用這種教學方式,更新教學方式讓這些教師難以適應,特別是在教學任務繁重時,教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教學方案、教材和實驗儀器等,沒有多余時間和精力去準備,只有面對上級檢查或公開課時才會準備一番,但是在日常教學中還是習慣性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除此之外,在很多貧困地區(qū),由于教學條件不足,很多新興教學方式根本無法進行.
第二,轉變教學方式流于形式.很多教師為了迎合課程改革,不得不轉變教學方式,但是卻沒有考慮學生發(fā)展問題,而這種教學方式的轉變只是形式主義.例如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共同討論,但是要求學生必須就該問題討論出結果.一些教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質疑,沒有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價就盲目夸獎,雖然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但是這種討論卻流于形式,沒有體現(xiàn)出討論的意義.
1.探究式教學
新課標明確指出:通過借助化學實驗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體驗化學研究的過程中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習方式,培養(yǎng)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探究式教學成為了新課程教學的重點,受到教師的關注.通過探索過程認識化學概念和學科本質,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探索能力,在探索中不斷獲取知識是探究式教學的核心內容.
選擇探究項目、設計探索方案、探索實踐過程、討論探索結果是探究式教學的四個環(huán)節(jié).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主要要素有:提出質疑,大膽假設、制定探索計劃、開展實驗、搜集資料、得出結論、評價與反思、互動交流,這些要素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內容進行調整.可以挑選一些有難度的并與生活相關的知識進行探索,讓學生通過自身經歷體驗探究過程,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態(tài)度和化學素養(yǎng).
2.情景式教學
新課程背景下的化學情景式教學指在教學中,教師借助一定素材為學生營造教學情景,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明白教學內容,獲取更好的教學效果,在營造教學情景時,應該注意讓知識更加生活化.在教材中有大量可以用于情景教學,例如:
內容:實驗活動:氯氣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和實驗室制法4HCl(濃)+MnO2△MnCl2+2H2O+Cl2↑鹵化銀……氯氣的性質和實驗室制備、氯離子檢驗演示:播放視頻資料a化學的前世今生b海水的利用
從以上表格中能夠分析出采用情景教學時應該注意的三點問題,即營造情景的素材、素材的組織和呈現(xiàn)方式等.注意在素材選擇方面應該貼合明確的教學目標,能夠將教學情景與新知識結合起來,同時素材應該貼近日常生活,具有啟發(fā)性.在組織情景時,可以按照問題線索或活動線索組織情景素材,注意發(fā)揮情景素材的服務作用.在呈現(xiàn)情景時,可以采用實驗活動、多媒體設備、圖文展示等形式,結合不同教學內容采取多種呈現(xiàn)方式.
1.堅持以提高學生化學素養(yǎng)為指導
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出具有一定化學常識和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公民是新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所以教學方式應堅持以提高學生化學素養(yǎng)為導向,通過教學內容將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落到之處.課程目標將培養(yǎng)高中生學科素養(yǎng)定位在情感與價值觀、知識技能、過程和方法三方面,將這三方面與實際生活有機融合起來,即是化學教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最終目標.所以,轉變化學教學方式應該以這三方面為基本準則.
2.轉變原理和概念教學方式
抽象的化學概念反映了化學現(xiàn)象的本質,是化學學習的關鍵組成部分,是比較難以記憶和學習的.在新課程環(huán)境下,化學概念的教學方式和理念發(fā)生了變化,在日常教學中,應該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3.元素化合物教學方式的轉變
元素化合物是高中化學中教學的重點,新課程中元素化合物仍然是重點內容,在知識覆蓋方面與舊版教材區(qū)別不大,但是在具體內容選擇、內容線索、知識深度等方面有一定變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適時調整教學方式.
4.鍛煉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成為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中能夠鍛煉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借助提問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推動教學方式轉變.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教學中積極貫徹新課程改革,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還能夠有效轉變教學理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依據(jù)新課程要求,積極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不斷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