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得勝 浙江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
田徑運動員訓練的重點項目就是短跑項目了,而且短跑項目在高校的重視程度也非常高。對田徑運動員進行短跑的專項訓練,可以促進短跑運動員專項素質和專項成績的發(fā)揮,同時也是對運動員進行培養(yǎng)的要點。所以說,為了提高田徑運動員的各方面素質,進行短跑專項訓練的技術要領和實施策略的分析非常有必要。
關于田徑運動員專項訓練的技術要領分析,筆者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速度以及靈敏度的專項訓練方法,二是下壓扒地動作的掌握要熟練、科學,三是關于折疊前擺的技術要領,四是對蹬技術進行改進訓練,五是對訓練強度和技術訓練進行合理的分配,希望能為我國田徑運動員短跑訓練提供借鑒意義。
首先是對于田徑運動員短跑的速度訓練。在田徑短跑項目當中,對于運動員的短跑速度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對于田徑運動員短跑速度方面的訓練,可以從加速度、身體動作兩個方面來進行。如果一個運動員的短跑速度不快,必然不會取得優(yōu)秀的短跑成績,所以說,加強運動員的速度訓練非常具有必要性,而且訓練方法也有很多,比如說進行蛙跳或者進行高抬腿訓練。
其次是對田徑運動員短跑項目的靈敏度專項訓練。對于一個專業(yè)的田徑運動員來說,進行步頻訓練以及步長訓練可以有效的提高運動員在短跑方面的成績,同時也可以提高短跑運動員的運動速度。在進行專項訓練的同時,除了要重視對短跑運動員進行相關的專業(yè)的步頻訓練和專業(yè)的步長訓練,還需要教練不斷加強對于田徑運動員的身體的靈敏程度的訓練。通過加強對運動員靈敏度的專項訓練,加強運動員身體的靈敏度,這樣一來,才能促進運動員短跑成績的進一步提高。
在運動員進行短跑運動的整個過程當中,其所受到的阻力主要是來源于兩方面的阻力。首先,一方面是空氣阻力,其次,另一方面是前蹬動作帶來的制動力,前者并不受到人為因素的控制,所以筆者在此不進行探究,前蹬動作帶來的制動力是主要的阻力。如果運動員可以通過訓練,采用合理的技巧才降低前蹬動作帶來的阻力,那么將可以有效提高運動員的成績。減少制動力帶來的阻力,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技巧:第一,將腳的運動落地點盡量進行縮短。第二,在進行大腿的下壓動作的時候要盡可能的迅速,以膝關節(jié)作為軸,腿作屈曲后,進行扒地動作。第三,在落地時,用腳掌進行落地動作,利用足踝關節(jié)進行緩沖的效果,這樣一來,運動的制動力就可以有效降低。
在大小腿進行折疊的過程當中,大小腿的折疊程度越大,腿部的傳動慣量的縮短程度就越多,而且步頻就會增加的越多。筆者對于一些成績優(yōu)秀田徑短跑運動員和成績一般的田徑短跑運動員進行了分析和對比,和成績一般的田徑短跑運動員相比,優(yōu)秀的田徑短跑運動員進行足與地的蹬離后,小腿會非??焖俚南蛑笸茸稣郫B,并且折疊的程度也非常大。
第一個將短跑成績縮短到十秒鐘之內(nèi)的短跑運動員是哈里(德國),這一紀錄的打破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短跑比賽歷史中的里程碑,除此之外,他也取得百米項目的冠軍。之后,對哈里的短跑運動比賽的高速影片進行分析的時候,人們發(fā)現(xiàn),在他進行短跑比賽時,他的后腿并沒有充分伸直,反而是在膝關節(jié)的位置上存在了一定程度的彎曲狀態(tài)。這種運動狀態(tài)也可以通過生物力學來進行解釋,大小腿進行折疊動作時,其主要的原動肌就是股后三弦肌,這是一個雙關節(jié)肌,和股骨平行。這種后蹬的運動狀態(tài)可以為我們現(xiàn)代田徑短跑運動員的技術提高提供借鑒。
短跑運動是一項高強度同時也是高極限的運動,如果從生理學的角度進行探究,運動的強度與中樞神經(jīng)細胞的興奮程度,二者之間有很直接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前者的強度有所提高,后者的興奮程度也會相應的有所提高。但是,隨著短跑運動員的中樞神經(jīng)細胞的興奮程度的提高,神經(jīng)區(qū)的擴散也會相應的變得越來越明顯,這也會導致運動員產(chǎn)生一些相對短跑而言多余的動作,這會給短跑運動員的規(guī)范性動作的技術訓練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說,在對短跑運動員進行實際的訓練過程當中,需要設置一些不同強度的訓練方式,這樣一來,才能夠促進訓練強度和技術訓練之間的矛盾的解決,才能更加有利于短跑運動員比賽成績以及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
目前,為了擺脫短跑運動員的訓練成績止步不前的困境,需要加強對短跑運動員訓練方式的創(chuàng)新,對訓練方式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造,對傳統(tǒng)的相對單一、枯燥的訓練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其目的在于大幅度提高運動員的訓練興趣。在過去傳統(tǒng)的田徑短跑訓練中,大部分都利用高抬腿的方式來訓練短跑運動員,在短期內(nèi),運動員對此充滿興趣,訓練效果也相對較好,但是長期訓練后,對此就會喪失訓練興趣,訓練效果也會降低。所以說,對于運動員的短跑訓練,可以根據(jù)運動員本身的發(fā)展需要,對訓練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采用多元化的訓練方式,即可以增強運動員的訓練興趣,又可以提高短跑運動員的訓練效果。
在對田徑短跑運動員進行訓練時,需要對每一個運動員自身的身體素質了如指掌。為了短跑運動員的更好的發(fā)展,可以根據(jù)運動員的個人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個性化的訓練。運動員和運動員之間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如果對其一視同仁的進行短跑訓練,可能會對某些短跑運動員的運動效果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說,為了滿足短跑運動員的個性發(fā)展,可以對其進行個性化、有針對性的短跑訓練,既能提高田徑短跑運動員對于專項訓練的興趣,又可以有效提高其運動能力,可以稱得上一舉兩得了。
綜上所述,現(xiàn)階段,我國的體育事業(yè)一直處于穩(wěn)步前進的大好狀態(tài)中,而且對于田徑短跑運動員的專項訓練的條件也在不斷的提高和完善。所以說,在對田徑短跑運動員進行訓練的時候,教練需要提高對短跑運動速度和靈敏度的訓練,也要加強對運動員的規(guī)范性動作的訓練,在訓練的同時也要根據(jù)短跑運動員的自身素質來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訓練,只有這樣,假以時日,才能不斷提高我國田徑短跑運動員的整體素質,才能為我國的體育事業(yè)的進步增光添彩。筆者也堅信,未來我國的體育事業(yè),不管是田徑短跑項目,還是其他運動項目,都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