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斌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引進可視化,是對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的嘗試性突破,是對傳統(tǒ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變革。閱讀教學可視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可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達到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視化;有效應用
【基金項目】本文屬于2018年防城港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立項C類課題“交互式電子白板在農村小學教學中有效應用研究”(編號FJ2018C146)階段成果之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能力?!盵1]由此可見,閱讀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2017年9月開始,我校課堂教學正式引進了交互式電子白板,從此我們農村小學課堂徹底告別了傳統(tǒng)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科書”教學模式,進入了科技信息時代。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介入,使得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閱讀教學可視化正是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清晰直觀地將閱讀教學思維進行外顯化的一種學習活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引進可視化,是對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的嘗試性突破,是對傳統(tǒ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變革。本文將闡述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設計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視化的實踐策略。
一、閱讀教學可視化的設計類型
(一)梳理概括型
梳理概括型的可視化教學設計可以把內容較長、比較抽象的課文用簡單的圖示直觀、形象地表示出來,讓學生通過可視的圖示提取課文的信息,理清課文的脈絡,理解課文的內容,概括課文的主題。
例如,《小英雄雨來》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閱讀課文,篇幅比較長,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比較難掌握課文的主題。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呈現(xiàn)梳理概括型可視化教學設計,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課文內容(圖1)。
又如,《開國大典》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中一篇比較長的課文,記敘了開國大典時各個場景的情況,內容比較繁雜,學生理解、概括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時間點,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設計時間軸,為學生梳理每個時間段各個場景的活動情況。這樣不僅形象直觀地呈現(xiàn)了課文的表達順序,細化了典禮的內容,而且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便于學生理解(圖2)。
(二)評價探究型
評價探究型的可視化教學設計適合帶有思辨問題、文章內涵豐富的課文。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開放式的、圖文結合的、多功能型的圖表,讓學生進行討論,探求課文的內涵和真諦,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意識。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五年級上冊《釣魚的啟示》一課時,筆者設計了如下可視化教學圖,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從而提高了學生評價鑒賞能力(圖3)。
此外,筆者還根據(jù)事情發(fā)展順序,設計了“我的心情脈絡圖”,體現(xiàn)了“我”在選擇放與不放的過程中,經(jīng)歷的艱難心理過程,讓學生更深層次地體會“我”的復雜的心理變化(如圖4)。
二、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設計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視化的實踐策略
(一)巧用“梳理概括型”,教學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和策略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盵2]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才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之一。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才可以一生受用無窮。因此,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運用梳理概括型可視化教學,讓學生掌握閱讀文章的方法和策略,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扁鵲治病》一課時,學生會運用“梳理概括型”的方法制作有趣的表格,梳理文章的脈絡(如表2)。
又如,《假如有沒灰塵》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說明文。說明文教學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難點之一。學生學會了運用“梳理概括型”的方法制作表格,對文章進行概括和梳理,并開展多種教學活動,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這樣的閱讀教學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提取信息、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分析和綜合能力(如表3)。
(二)活用“評價探究型”,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教會學生靈活運用“評價探究型”的方法,深入課文的對比處、矛盾處進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在不斷拓展、加深理解課文的同時,提高學生理性地判斷、評價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辨意識。
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我最好的老師》時,學生學會設計了如下可視化教學圖表,進行辯證的思考和討論,從而提高了評價鑒賞能力(如圖5)。
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清晰直觀地將閱讀教學思維進行外顯化是筆者近一年來的教學嘗試。經(jīng)過一年的教學實踐,我們欣喜地看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視化不僅激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課堂教學參與度,而且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出最大的能量,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不僅實現(xiàn)了“教”與“學”的雙贏,而且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漢)河上公.老子(國學典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