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近年來隨著繪本這種圖文并茂的英語兒童讀物的引進,越來越多的教育者認識到其在培養(yǎng)兒童英語閱讀興趣與能力方面的價值,紛紛開展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實踐[1]。本文將從繪本圖片的選取展開,然后論述教學目標的確立及展開繪本教學的方法。
一、選取繪本要注重圖片價值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繪本教學首先要選擇合適的繪本。繪本作為以繪畫為基礎的書,圖片始終是其核心內容。
1.注重圖片的情感內涵
圖片是繪本的核心,選取繪本時必須注重圖片的情感內涵。注重繪本中圖片的情感內涵,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情商,有助于小學生理解繪本故事反映出的親情、幸福、美感等,讓學生在閱讀中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團結友愛、熱情互助的美好品德。
PEP小學英語教材本身具有豐富的情感內涵,準確定位教學的情感態(tài)度目標,并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運用多種教學策略發(fā)揮教材情感內涵的作用,能夠營造良好的教學情感氛圍,讓英語教材充滿親和力,讓英語課堂富有感染力,讓英語學習蘊含吸引力[2]。
比如在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Dinner is ready中有一張圖片。圖中有餐廳服務員、小朋友、小猴子、小鴨子、小老鼠、小老虎、小兔子、小貓、小狗等多個人物角色。整個畫面非常溫暖,多處細節(jié)均展現(xiàn)了愛、幸福、美滿的情感內涵。圖片中的對話發(fā)生在一個中國男孩和外國女孩之間:小男孩笑著問女孩:“Would you like a knife and fork?”小女孩笑著回答:“No, thanks.I can use chopsticks.”這段對話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男孩對外國女孩的熱情和關愛。圖片的右下方是小猴子、小兔子、小狗、小貓一起就餐的情境,小狗舉著酒杯對小貓說:“cheers!”這些細節(jié)展現(xiàn)了不同小動物之間友愛相處的情境。此外,圖片中小猴子為小鴨子端菜也體現(xiàn)了不同動物之間的關愛。
這幅圖片不僅貼近生活,細節(jié)處理精細,表情惟妙惟肖,還更多地體現(xiàn)了情感內涵,突出了愛和幫助的主題。因此,在選取繪本時就應考慮選擇有此類圖片內容的繪本。
2.注重圖片的內容信息
除了注重情感內涵外,選取繪本時還應注重圖片的內容信息,讓學生能夠從圖片反映出的信息中加深對英語詞句和對話的理解。
PEP小學英語教材中有很多信息豐富的圖片,以下就以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What time is it?中的一幅圖片做一簡要說明。這幅圖片的背景是世界地圖,下方是一只小棕熊,它提出了一個問題:“What time is it?”上方展示的是幾個不同地區(qū)的回答,來自倫敦的回答是:“It's 12 o'clock. It's time for lunch.”來自開羅的回答是:“Cairo, 2 p.m.It's 2 o'clock. Let's play football.”來自北京的回答是:“Beijing, 8 p.m.It's time to watch TV.”圖片中的對話雖然簡單,但均反映出世界之大,時間不同。而且這幅圖的細節(jié)處理也很完美,即圖片中倫敦、開羅、北京三地的人物膚色是不同的。通過學習這些內容不僅能讓學生掌握詢問時間的表達方式,還能學到地理學中的時差、人種及膚色等知識,可謂是一舉多得。
3.注重圖片的藝術特色
選取繪本時注重圖片的藝術特色不僅能讓學生沉浸在藝術的美感中,更專注于英語學習,也能在藝術作品的長期浸潤中陶冶情操。PEP小學英語教材中也有很多非常具有藝術特色的圖片,這些圖片不僅藝術內涵豐富,構圖巧妙,更貼切地反映了故事發(fā)生的情境。
比如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My favourite season中有一副圖片,圖片中有一個棕色皮膚的男孩、一個白色皮膚的女孩、一只小松鼠和一只小棕熊。從圖片中房間墻壁上掛著的草地和白雪的繪畫可以看出這是一間畫室,孩子們和小棕熊都在畫畫。小女孩畫的是一幅樹葉金黃、河水湛藍的美麗秋景。整體看去這幅圖片中透出一種濃厚的藝術氣息,而圖片本身所反映的內容也與藝術有關。這幅圖中人物位置分布四角,構圖緊湊和諧,能讓人聯(lián)想到朋友之間一起交流的溫暖情境,而女孩畫板上美麗的圖畫也讓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美。這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能將學生帶入到一個真實的對話情境中,也能讓學生感受到繪畫藝術的美感,甚至會對繪畫產生由衷的喜愛之情。
選擇飽含藝術特色圖片的繪本能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藝術美感的同時,通過豐富的聯(lián)想融入到學習的情境中,學習的效果自然也會更好。
二、確立全面的繪本教學目標
通過對圖片內涵的深入挖掘,選擇最利于提升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繪本后,就要為繪本教學確立一個教學目標。
1.重視情感目標
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應滲透情感教學,使得教學內容得以升華,教學手段得以提升,教學模式得以創(chuàng)新。如上文提及的PEP小學英語教材的內容處處展現(xiàn)了朋友互助、家人互愛、和諧共處的愛與美的情感,也向學生展示了與人相處的一些基本原則,這一點也可以從上文舉例的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Dinner is ready的內容中得到印證。因此,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教師應借助繪本故事蘊含的情感內容,將其不斷拓寬加深,以此來啟迪學生心智,使其情感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3]。
2.重視策略與方法指導
教師在確立繪本教學目標時除了注重情感目標外,還須講究策略,在科學的方法指導下進行教學。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知識面有限,故在確立教學目標時應從小學生的特點出發(fā)將主要目標放在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增強閱讀能力等方面[4]。具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學生能在教師引導下積極主動地閱讀繪本;二是學生能夠了解繪本的基本信息,有意識地主動積累繪本中的高頻詞匯、短語、句子等;三是學生能結合圖文信息推測故事情節(jié)走向及結局,并能根據自身積累的知識經驗形成自己的獨特觀點。
此外,教師在選取英語繪本時還應基于學生實際情況和教材的內容編排,選擇與教學內容高度契合的繪本。PEP小學英語教材內容都是以單元為單位編排的,教師選取的繪本應是教材內容的拓展讀物,通過閱讀拓展類讀物,可使學生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擴展詞匯量和知識面。如針對三年級上冊三單元的Look at me!教師可選擇I went walking,其共同特點是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富有節(jié)奏,便于理解;針對四年級上冊Meet my family!可選擇My family作為補充拓展閱讀材料,其共同點是以介紹家庭成員、傳遞家庭溫暖為主題;針對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My week,可選擇Today is Monday作為輔助閱讀材料,其共同點是突出“星期幾”,后者更是以將抽象的星期概念與動物聯(lián)系的方式降低了學生分辨詞語的難度。另外,還須強調的是小學生的英語能力是很有限的,教師選取繪本時一方面要參考教材內容,另一方面要盡量選擇難易適當、通俗易懂、節(jié)奏明快的經典繪本,以便于學生消化理解。
3.重視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著名語言和人類學家E.Sapir在其著作《語言》一書中指出:“語言不是孤立存在的,也是不能脫離文化的。”[5]根據2011年新課程標準的定義,文化意識是指對目標語國家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的系統(tǒng)認識。
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目的是讓學生在交際中恰當使用語言。如果學生不掌握基本的英語國家的背景文化知識,不了解中國文化與英語國家文化的差異,在實際的英語學習中學生便無法根據話題用準確的語言表達想要表達的意思。為了能更好地掌握英語的表達習慣,鍛煉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教師在確立繪本教學目標時就應重視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如PEP小學英語教材四年級上冊五單元Dinner is ready中的對話內容是關于餐具使用的,不同的餐具代表了不同的文化。教師在確立旨在培養(yǎng)文化意識的繪本教學目標時就應梳理教材內容,將其中涉及到的文化內容選摘出來,結合教學進度確立一個系統(tǒng)的教學目標。
三、運用多樣化的繪本教學方法
選取合適的繪本,確立教學目標后,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便是運用多樣化的繪本教學方法開展繪本教學。
1.故事表演
在繪本教學中采用故事表演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從繪本的圖畫和文字中脫離出來,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將故事和對話用“真人秀”的方式完整呈現(xiàn)。從理論的角度來說這種教學方式也符合情境教學的基本理念。
PEP小學英語教材中有很多適合表演的小故事和小對話。比如教師可以安排在母親節(jié)前或母親節(jié)當天學習五年級下冊When is Easter,因為除了復活節(jié),其中還有關于母親節(jié)的話題。在正式上課前教師可以以提問作為導入:“同學們知道母親節(jié)是哪天嗎?”在正式上課時,教師邊讀邊講解完對話后即可安排4~6名學生來表演對話,并就表演中出現(xiàn)的不準確發(fā)音進行糾正。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表演教材擴展讀物中的小故事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其掌握節(jié)日的英語表達法。
2.動手繪畫
繪本是“畫”出來的書,所以在開展繪本教學時引導學生“繪”也是一種有效且被廣泛運用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手將繪本中的人物畫出來是提取繪本中藝術元素的過程,也是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和生動性的一種有效手段。在PEP小學英語教材中有不勝枚舉的精美圖片,可用于繪畫的角色和場景俯拾即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適時加入繪畫的環(huán)節(jié)。
比如在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Where is my car?中,教師可以讓男學生畫出“car”,讓女學生畫出“pencilbox”,然后收集一些畫作展示給全班學生,并點名學生拼出這兩個單詞。再比如在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Work quietly!中的一副圖片中有兩只大熊貓正在吃竹子(They're eating lunch)。教師可讓學生以這張圖片為啟發(fā),畫出其他動物或小孩吃午飯時的情景,并按照教材中的對話仿寫幾句對話。
實踐能激發(fā)學習興趣,興趣能升華成學習習慣。讓學生多動手、勤動手,就能讓學生在繪畫的同時沉浸在英語學習的樂趣中。
3.演唱歌曲
在繪本教學中采用演唱歌曲的方法也跟動手繪畫有異曲同工之處,其核心思想就是寓教于樂,將實踐融入到語言學習中,為課堂教學增添樂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用自媒體把教材中的英文歌曲教給學生外,也可根據教學進度適當從互聯(lián)網上搜集一些朗朗上口的經典英文歌曲讓學生學唱,以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比如PEP小學英語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Hello!的Lets sing部分中就有一首非常經典的簡單英文歌ABC Song,通過學唱這首歌學生就能輕松記住26個字母及其發(fā)音,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在歌曲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歌曲的重要性,并借助多媒體用創(chuàng)意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掌握地道的英語發(fā)音,加深對單詞和語句的記憶和理解。
參考文獻
[1] 趙益.小學低年級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5.
[2] 陳賢德. PEP教材的情感內涵解讀[J]. 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6(06).
[3] 葛茹. 多維運用繪本,深挖情感目標[J]. 英語畫刊:高級版, 2017(17).
[4] 吳昕哲. 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設計探究[J]. 英語教師, 2018(06).
[5] 焦玉芳. 閱讀素養(yǎng)理論下繪本教學對小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研究[J]. 考試周刊, 2018(41).
[責任編輯:陳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