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麗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版權館員;雙向治理
摘 要:文章闡述了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內涵,分析了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實現方式,從雙向治理、多元保障兩個方面介紹了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的主要內容,最后總結了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的構建方式。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10-0058-03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高校圖書館的知識服務也朝著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的方向發(fā)展,這也導致了知識產權信息的風險日益加大。近年來,圖書館在為讀者提供知識信息服務的過程中,忽視了自身在信息服務環(huán)節(jié)可能存在的知識產權風險,使知識產權侵權事件屢有發(fā)生。為了有效避免圖書館在知識信息服務各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侵權行為,保護版權所有人的正當權益,實現對館藏資源的有效利用,高校圖書館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全面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1 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內涵解讀
1.1 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概念
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是指高校圖書館依托文獻資源作者或版權所有者的要求及權利開展的信息服務。在傳統(tǒng)知識服務過程中,知識產權主要包括工業(yè)產權和著作權,高校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廣大在校師生,因此涉及內容較多的是出版人或知識產權所有者的著作權保護問題,涉及工業(yè)產權的內容較少。在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過程中,文獻資源著作權是指相關著作及知識產品的作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的主體權利多達17種[1]。
1.2 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特點
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主要涉及用戶、信息采集、信息知識化及知識應用四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在服務過程中,高校圖書館面向用戶提供的信息服務或用戶自主向圖書館反饋的信息資源可能包括用戶自主發(fā)布的知識資源,這就很容易導致用戶與圖書館之間產生知識產權糾紛,甚至影響用戶與圖書館之間的互動關系。二是高校圖書館會在分析相關用戶擁有及使用知識資源的基礎上,對用戶的相關知識信息進行采集,但信息采集方式以及知識來源的合法性可能會產生知識產權問題。三是信息知識化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圖書館會對采集的知識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并針對重要的知識資源進行挖掘和利用,為知識服務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四是讀者在使用信息工具挖掘和開發(fā)知識產品時也可能會出現知識產權問題。
2 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實現方式
2.1 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實踐探索
我國部分高校在知識產權服務方面已經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例如:西南大學面向社會服務機構提供相關的知識數據分析技術,并建立了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依托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平臺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國地質大學基于開源信息平臺構建了知識信息服務系統(tǒng),為在校師生提供知識產權信息查詢服務;常州大學對信息技術產品進行知識數據挖掘和匯總,制造了一系列信息技術產品[2]。同時,一些高校圖書館面向用戶或社會團體構建了一系列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以開展知識服務,如:蘇州大學注冊了知識信息服務公司,廈門大學成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信息研究中心等。
2.2 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實現方式
為了應對知識服務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知識產權風險,提高知識產權信息服務質量,高校圖書館應設置版權館員,建立知識產權服務平臺,開展知識產權教育相關活動,使廣大用戶樹立知識產權觀念,懂得什么是侵權行為,知道如何有效維護合法權益,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2.2.1 版權館員。據調查,美國、加拿大、日本、新西蘭等國的一些高校圖書館為了有效應對面向用戶服務過程中由知識產權引發(fā)的風險,保障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合法性,都設置了版權館員,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信息服務[3]。高校圖書館版權館員必須掌握知識產權服務方面的技能及知識,熟悉知識產權政策,能為用戶提供多種版權知識咨詢服務。其承擔的主要職責包括有關知識產權問題的咨詢、解答等,如:哪些版權作品的使用會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特別是關于用戶對版權作品復制問題的解答與回復;面向用戶提供科學合理的版權建議及咨詢,講授關于版權授權與許可使用的案例、事件及解決措施等,推動用戶參與到高校圖書館版權保護政策制定中;高校圖書館購買出版商發(fā)行的數字資源產品時,應引導用戶參與到數字產品授權協議談判中,并向用戶介紹有關數字產品授權協議的相關內容,以強化用戶對數字資源產品的了解。
2.2.2 知識產權服務平臺。為了避免版權糾紛,高校圖書館應建設知識服務平臺,將圖書館內部眾多知識產權服務內容整合到知識產權服務平臺中,用戶在登錄服務界面后就可以獲取知識產權服務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圖書館層面制定的版權服務制度、數字產品版權保護協議以及國家層面出臺的有關版權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如《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同時還應向用戶介紹什么是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以及文獻資源面向用戶設定的合理使用范圍,用戶什么樣的信息行為是違規(guī)或違法等,以便引導用戶合法合理地使用數字文獻[4]。
2.2.3 知識產權教育活動。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還包括面向用戶的知識產權教育活動。例如:高校圖書館可以在開設的“館藏資源檢索與獲取”“數字資源檢索與利用”等相關課程中加入有關知識產權服務方面的法律知識,使用戶了解《著作權法》《網絡信息傳播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知識。高校圖書館針對用戶在使用數字資源的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侵權風險行為進行全面深入的剖析,可以使用戶樹立科學的侵權風險認知觀念。針對在校師生知識產權安全意識薄弱的現狀,高校圖書館可以面向教師開展專利數據庫知識檢索服務和相關講座,使他們具備基本的知識產權信息應用能力。
3 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
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包括雙向治理機制和多元保障機制兩部分。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過程中,統(tǒng)籌協調解決已有的知識產權以及知識產權信息服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用戶樹立科學的知識產權觀念,了解知識產權信息的內容,是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運轉的最終目標。
3.1 雙向治理機制
雙向治理機制是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表現在外部治理和內部治理兩個方面:①外部治理。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需要政府與高校積極的政策引導。在圖書館的發(fā)展問題上,高校主管機構要發(fā)揮自身的引領示范作用,要制定整體的戰(zhàn)略發(fā)展規(guī)劃,注重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及時解決知識產權矛盾。主管機構要提供多種政策支持,為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②內部治理。良好的內部治理機制是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根本驅動力。在知識服務過程中,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排他性會與其他服務產生沖突,迫切需要良好的內部治理機制提供支持,促進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的穩(wěn)定運行。
3.2 多元保障機制
高校圖書館應結合知識產權信息服務需求簽訂服務契約,促使組織成員在保持良好協同關系的基礎上共同遵守組織制度。美國知識產權標準委員會認為,知識產權的歸屬要通過契約的方式進行有效劃分[5],但目前還缺乏可供圖書館以契約方式劃分知識產權歸屬問題的可供借鑒的經驗。筆者認為,高校圖書館可以建立專利聯盟以增強技術上的互補性,消除專利壁壘,節(jié)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成本。例如:北京工商大學圖書館為了滿足在校師生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需求,在保障知識產權的基礎上,以產權契約的方式引進了數字文獻及電子資源,協助在校師生進行科研工作。
4 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的構建
4.1 主體定位及規(guī)劃
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構建涉及五個主體,分別為高校、政府機構、產業(yè)機構、生產企業(yè)和科研部門。只有每個主體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服務職能,才能保證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正常運轉(見圖1)。在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過程中,高校及科研機構是創(chuàng)新主體,依靠高校的專業(yè)學科人才隊伍及各種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開展創(chuàng)新服務活動,有利于推進技術革新及服務方式變革。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過程中,生產企業(yè)是知識成果轉化的主體,通過企業(yè)可以實現知識成果的深度共享。政府機構和產業(yè)部門是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政策提供者,也是服務主體,它們不僅能保障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的有效運行,還能推動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能力的提升。
4.2 完善管理制度
為了促進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目標的實現,相關部門應采用科學的整合模式對知識產權歸屬問題進行合理劃分,圖書館也應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對知識產權信息服務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效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保持良好的內部關系,可以為科研成果轉化提供支持。
4.3 健全運行機制
高校圖書館應著力打破被動服務的局面,主動宣傳,主動出擊,通過雙向治理和多元保障機制將內外部知識資源進行有機整合,發(fā)揮各個參與主體的力量,健全運行機制。在內部力量的調動過程中,高校圖書館可以實施科學的考核制度,在滿足學科服務需求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在外部力量的激發(fā)過程中,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加快知識產權成果轉化實現科研成果共享和知識產權資源互補,推動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的平穩(wěn)運行。
5 結語
作為重要的科研支持部門和信息服務機構,高校圖書館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進行研究,了解機制的內容和實現方式,設計并構建符合高校圖書館實際需求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制,有利于推動圖書館知識產權服務模式的創(chuàng)新,避免圖書館在知識服務過程中出現知識產權風險。
參考文獻:
[1] 張馳.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合作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8(20):78-80.
[2] 李杉杉,高瑩瑩,鮑志彥.高校圖書館面向協同創(chuàng)新的專利信息服務模式研究[J].現代情報,2018(2):101-105.
[3] 戴泳.基于協同創(chuàng)新的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服務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6(2):87-89.
[4] 王根.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及其知識產權規(guī)避初探[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2(2):8-11.
[5] 張穎.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保護的管理與服務機制研究[J].情報探索,2018(6):85-87.
(編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