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娟 杜桂敏
[摘要]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困擾英語寫作教學的一些難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提高寫作水平的能力。該教學模式將語料庫有效地運用于寫前、寫中和寫后過程中,提供資料準備和修改依據(jù),彌補了我國英語學習者語境匱乏的缺陷。通過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比較,證明該模式教學效果比較顯著。
[關鍵詞]語料庫;英語寫作;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9)11-0105-03
英語寫作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教師和研究者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來破解這個難題,雖然已經(jīng)取得了一些經(jīng)驗,但是教學實踐中,教師和學生仍然面臨諸多困難,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仍然是一個難題,這一領域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目前英語寫作課的常見情形是教師講授寫作理論知識,然后自己或帶領學生分析范文,采用集中評講、同伴反饋、教師面批等形式對作文進行評價。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不高,教師和學生之間良性互動不足,信息反饋不夠及時。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缺乏上寫作課的興趣和用英語寫作的動力。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教師和學生,出現(xiàn)這些情況的原因,一是英語寫作教學長期以來受到結果教學法的影響,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的自主性沒能發(fā)揮出來。二是在課程目標和教學實踐上過分強調語言知識和寫作理論知識的輸入,忽略了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學生相關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在英語寫作課中難以取得預期的收獲。三是學生語言輸入、輸出的量不足[l],作文反饋不及時或者反饋結果沒有得到重視,寫作質量沒有得到充分的監(jiān)控,因而寫作水平難以提高。
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也就是利用“語料驅動學習(DDL)”進行英語寫作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自己與英語本族語者在語言使用方面的異同,通過“語境共現(xiàn)”(concordance),探索目標語的規(guī)律和模式[2][3],通過自主學習來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語言輸出的質量,能夠方便、快捷地在海量的語料中檢索到地道的表達,在一定程度上為“如何修改”找到可信的依據(jù)。通過這種實踐,學生可以獲得深刻的印象,產(chǎn)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從而促使英語寫作水平逐步提高。而且大多數(shù)語料庫資源可以在網(wǎng)上免費獲得,因此這種寫作教學模式的可操作性和普及性都比較強。
一、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是較為穩(wěn)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教學模式的改革反映了教學理念的轉變?;谡Z料庫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是以自主學習為主的數(shù)據(jù)驅動學習,反映了自主學習理念。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語言知識的習得不是一個從教師到學生的簡單過程,而是一個由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和探索的過程。在基于語料庫的寫作教學模式中,學生積極參與語言知識的建構、處理、改造和實驗,修改作文中不恰當?shù)牡胤?,通過語料庫檢索尋找思想的語言表達方式,這樣對學到的知識印象會更加深刻,久而久之,學生寫作水平就會不斷提高。
利用語料庫這種數(shù)據(jù)驅動學習,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概括、歸納語言使用現(xiàn)象、意義表達及語用特點,教師發(fā)揮組織者、協(xié)商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幫助學生進行探索式和發(fā)現(xiàn)式的學習。語料庫為學習者提供大量的真實語言,以大量的語言事實揭示語言使用概率,幫助學習者提高語言直覺、掌握地道的語言。
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1.基本技能的培訓。教授學生語料庫基本知識和檢索方法。
2.使用語料庫進行寫前準備和寫后修改。以課堂教學中的寫作任務為主,引導學生利用語料庫進行寫前資料準備和寫后作文批改。
3.反饋。要求學生修改反饋后的作文,反思寫作過程,記錄自己的困惑和感悟,以便進行小組討論和語料庫探索等。如圖1所示:
該模式所用的策略方法包括教學內容組織、呈現(xiàn)策略,教學形式策略、課堂教學設計策略,培養(yǎng)學生知識能力重組策略,激發(fā)學習動機等元認知策略、創(chuàng)新性實踐能力培養(yǎng)策略等。
二、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寫作教學實踐
我們可以在網(wǎng)上免費獲取、使用多種語料庫,如1億詞次的BNC英國國家語料庫、100萬詞次的BROWN語料庫、LOB語料庫、CLEC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4],如果想探究某種錯誤是否是由于母語負遷移所造成的,還可以在網(wǎng)上查詢CCL北京大學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等。這些語料庫自帶檢索軟件,這些軟件方便易學,這種學習方式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
但是目前由于學生已經(jīng)習慣于聽老師講作文,而不是自己動手、動腦去探索如何寫、如何改,思考本族語者如何寫,所以教師要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讓學生充分了解這種寫作模式的特點和操作方法,從而愿意參加這種學習模式的嘗試?;谡Z料庫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采取課上和課下學習相結合的形式來進行。
英語寫作教學內容和形式的設計要有可操作性。在課前準備階段,根據(jù)寫作內容,師生共同或單獨在寫前檢索關鍵詞,學習地道的表達。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寫作內容檢索語料庫,并制作詞語索引表,在課堂上呈現(xiàn)給學生。我們在進行作文教學Life-long Learning時,根據(jù)作文的內容,學生集思廣益,確定了knowledge,aim/goal等10個關鍵詞。我們把學生分為5組,每組學生負責兩個關鍵詞,在課后時間檢索語料庫,觀察與關鍵詞共現(xiàn)率(相互信息值MI>3)較高的詞,常見語塊即地道的搭配。以knowledge為例,使用BNC,檢索與之構成常用語塊的動詞,見圖2。部分結果如下:
從檢索結果中,學生找到常見的地道語塊,并且通過點擊“CONTEXT”,可以查看具體的語境。同時可以糾正不恰當?shù)挠梅ǎ缗cSTUDY等搭配。
在課堂上,學生分享檢索結果,以具體語境中的句子或句段為例,理解關鍵詞的地道用法。另外我們建立了范文語料庫,要求學生認真閱讀,分析語篇結構,并引導學生從語篇角度關注語義連貫,并結合范文分析實現(xiàn)語義連貫的各種手段,要求學生應用到寫作中。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構思,列出提綱并獨立完成寫作。采用同伴反饋形式,從內容、語言和結構方面進行評價,教師按學生人數(shù)比例每次反饋1/4作文。
在課后,要求學生修改被評閱過的作文并根據(jù)需要檢索語料庫。通過反思寫作過程,找到困難和成功之處,在下一次課堂上跟教師或同伴分享成功經(jīng)驗。帶有共性的問題集體討論解決,仍以作文Life-Iong Learning為例,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想要表達“如果不保持終身學習,就有被時代淘汰的風險”,其中“RISK(冒風險)”使用得不恰當。我們引導學生對BNC語料庫進行了檢索,澄清錯誤的印象,由于學生親自看到在海量的語料庫檢索出地道的用法,記憶比較深刻。對于表達之外的問題,如謀篇布局上的問題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分析解決。我們要求學生及時反饋,以此為基礎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教學效果評估
我們通過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對比來比較教學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學生寫作成績的高低跟很多因素有關,寫作水平的提高也不可能完全是單一策略或方法使然,但是我們認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果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實驗班的成績有所變化,那么可以認為是某一策略或方法起了一定的作用。根據(jù)這種理念,我們比較了多個班級學生的入學考試作文成績,選擇兩個分數(shù)沒有明顯差異的兩個班級,一個作為實驗班(40人),一個作為對照班(42人)。實驗班采用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教學,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方式進行寫作教學。學期結束時用同一作文題目進行課堂寫作測試,用SPSS17.0分析測試結果,判斷實驗班和對照班是否有顯著差別。
我們對學生作文分數(shù)進行了對比分析。由多次參加四六級作文閱卷且請相關系數(shù)名列前茅的兩名閱卷員分別評閱試卷,兩人的評分相關系數(shù)為0.89。作文總分15分,實驗班平均分為10.79,對照班為9.12。使用SPSS17.0對兩個班的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成績呈現(xiàn)顯著差異(P<0.05)。通過對閱卷教師進行訪談并查閱試卷,我們發(fā)現(xiàn),從整體上看,實驗班學生在詞語使用的地道性、文章結構的合理性等方面比對照班有了一定的進步。
考慮到單純分數(shù)或許不能較為客觀地反映作文的綜合情況,因此我們用文本分析工具Coh-Metrix,分析作文中的詞語使用,句法復雜度和語義連貫性等各種變量的情況。Coh-Metrix由美國Memphis大學研制,獲得美國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1425000美元的基金支持[5]。我們把作文逐一輸入Coh-Metrix,并將結果存為EXCEL形式,利用SPSS17.0分析結果。對照組簡稱A,對實驗組簡稱B,統(tǒng)計結果如下:
參數(shù)1-7是連詞的使用情況,實驗班與對照班在連詞的使用上差別不大。表因果關系的動詞、系動詞和連詞、因果連詞與因果動詞之比、肯定附加連詞、肯定時序連詞、肯定因果連詞、否定附加連詞和所有連詞等方面基本上沒有顯著差異。我們在其他研究中對中國學生和英語本族語者連詞的使用做過對比,發(fā)現(xiàn)中國學習者有較為嚴重的依賴連詞連綴篇章的現(xiàn)象,與以上數(shù)據(jù)反映的情況相同。連詞的恰當使用會使篇章更加有邏輯性、語義更加連貫[6],但是過度使用連詞并不會使本來語義連貫方面有欠缺的作文變得連貫。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該關注連詞的恰當使用,引導學生重視作文內在的語義連貫。
參數(shù)8-16從各個角度反映語義連貫度的情況。在相鄰/全文論元重疊、相鄰/全文詞干重疊、相鄰/全文替代語、相鄰/全文潛在語義分析(LSA)、人稱代詞的使用等方面,從整體上看實驗班要優(yōu)于對照班,究其原因,有可能是通過范文語料庫的教學,突出了語篇銜接手段的教學,從而使實驗班的學生作文語義連貫性更好一些。
參數(shù)17 -29反映了語言難度。在名詞、動詞的上下位義均值、總詞數(shù)、句子平均字數(shù)單詞音節(jié)平均數(shù)、文章易讀度、名詞短語前的修飾語均數(shù)、詞匯的難度、主句主動詞前的詞數(shù)實詞的形符比、實詞的抽象度、相鄰句子句法的相似性、相鄰句子間實詞重疊比例等方面,我們發(fā)現(xiàn)實驗班的數(shù)據(jù)較好于對照班,雖然有的數(shù)據(jù)并沒有達到顯著程度,但是可以看出,實驗班的學生在措辭和句子結構上都有所提高。
四、結語
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工具、依托語料庫進行英語寫作教學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和學習途徑,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困擾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一些難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其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滕延江,劉施鑄.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寫作教學新模式[J].外語電化教學,2006(120):49-54.
[2]桂詩春,楊惠中編著.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3]何安平.語料庫在外語教育中的應用:理論與實踐[c].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楊永林,羅立勝,張文霞.一種基于數(shù)字化教學理念的寫作訓練系統(tǒng)[J].外語電化教學,2004(4):4-10+16.
[5] Graesser, A.,D.McNamara, M. Louwerse&Z.Cai. Coh-Metrix: Analysis of text on cohesion and language [J].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Instruments,&Computers, 2004(36):193-202.
[6] Leech,G. Teaching and Langugae Corpora:A Convergence[A]. In A.Wichmann,S.Fligelstone,T.McEnery &M.Knowledge (Ens.), Teaching and Language Corpora [C].London/ New York: Longman.
[責任編輯:劉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