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夢揚
來揚州最好的月份是三四月,正是瓊花盛開的時節(jié)。剛跨出車廂,微風吹過,一陣瓊花清香的氣息便撲面而來。
想在揚州飽飽口福,嘗嘗頗負盛名的淮揚菜,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兒。揚州城小而精致,在火車站出站后,根本不必看路牌,只要搭乘一輛26 路公交車,不一會兒就到市中心了。我向一位車夫問了哪里可以尋到美味,他推薦了東關街,謝過他后,順著他指的方向,走了不久就找到了地方。
當時是晚上七點多,天色已黑,清爽古樸的東關街一片燈火輝煌,新鮮水果芬芳撲鼻,吸引人的味蕾。攤主很會做生意,每種水果都切開一個,讓你看到里面的果肉。鮮榨白甘蔗汁,百分之百原汁,甘甜清香;新鮮蘋果,草莓,菠蘿等切塊加冰,滿滿一杯,一勺下去由口沁心;我最愛的桂花糕,黃橋燒餅,當然不會放過,一下就買了好幾份;冰糖葫蘆晶瑩紅亮,又脆又甜;燒仙草,滿滿一杯,透著琥珀的秀色,瑩潤滑爽,加之點綴的花生米、瓜子仁和蜜紅豆,甜美怡人。
甜點中,我最喜歡桂花糖藕粥。稠而不糊,紅棗白粥,色澤誘人,桂花飄香,甜香可口,很適合嗜甜的人的口味。
琳瑯滿目的小吃攤,吸引著我的視線。筍肉鍋貼、蘿卜酥餅、糯米燒賣……誘人食欲。筍肉鍋貼,果然名不虛傳。色澤金黃,外脆里嫩,口味鮮美;現(xiàn)點現(xiàn)做的蝦籽餃面,顧名思義,就是餃子加面條,不過其中所謂的“餃子”其實是餛飩。攤主包的餛飩皮薄如紙,以蝦籽熬湯,餛飩和面條煮好后倒入,肉餡鮮美飽滿,面條筋道爽滑。再撒上蒜蓉,香氣撲鼻。趁熱品嘗后,一定要喝湯,不要看一碗醬色的湯毫不起眼,清淡鮮美,咸甜適中,鮮美滋味盡在其中,如果吃完餃面不喝湯,就虧大了。
陽春面,香噴噴,熱騰騰的一大碗,豬油不少,湯的顏色挺重,面條很細有點軟,小蔥的味道很勁,誘人食欲。
赤豆元宵,不好看,但是很好吃。綿密的赤豆,糯糯的小圓子,喝起來濃稠軟糯,從舌尖到舌根,從喉嚨到肚里,都彌漫著香味,一碗下肚,仿佛全身的毛孔都被打開了,渾身通透。
揚州炒飯非常有名,是揚州獨有的特色小吃,也是家喻戶曉的“名餐”。賣炒飯的攤點前排隊的人如長龍。湊上前去看,食材非常多,有透亮的大米飯、黃澄的雞蛋、鮮嫩的青菜、營養(yǎng)豐富的香菇、蔥、胡蘿卜、青豆,以及散發(fā)香味的火腿、牛肉丁,光看一眼就足以令人垂涎三尺。攤主先把牛肉及青菜等切丁,然后在鍋內放油,用中火燒,待油沸騰后,將切好的配料與少許鹽放入鍋中,炒幾下后再加入煮熟的米飯,仔細翻炒幾分鐘后,香噴噴的炒飯便出鍋了。攤主說,這種食物看似做法簡單,其實要求很多,首先要選好大米,一般不用現(xiàn)成煮好的米飯,米粒要松散。其次配料要求精細,火腿并不是火腿腸,而是豬后腿。并且炒飯的時候也要掌握好火候,這樣炒出的蛋才可以松軟……吃完這碗炒飯,才感慨之前吃的炒飯都是浮云。
大煮干絲,入口爽滑,鮮嫩綿軟,湯汁鮮醇,鮮香撲鼻,火腿和海米的鮮味滲入到極細的豆腐干絲中,絲絲入扣,卻不見一滴油花,清而不素,鮮而不過,味道可口極了。
蟹粉獅子頭,是揚州菜的三大代表之一(拆燴鰱魚頭、扒燒整豬頭、蟹粉獅子頭),據(jù)說前兩樣食物因為做法精細復雜,即使去大店也很難吃到,而蟹粉獅子頭卻很親民,在揚州就像四川的麻婆豆腐一樣普及。要了一份,端上來后發(fā)現(xiàn)所謂“獅子頭”就是毛毛糙糙的大肉丸子,難怪形象得名“獅子頭”。咬一口,發(fā)現(xiàn)不可以貌妄論。獅子頭肥嫩鮮香,油而不膩,青菜酥爛清爽,食后清香滿口,齒頰留香,令人回味無窮。
三丁包,以雞丁、肉丁、筍丁制成,咬一口包子,雞丁香美不過鮮,肉丁肥美不膩,筍丁松脆香嫩不硬,咸中帶清甜,讓人回味無窮。
游走在揚州的各種美味特色小吃之間,眼花繚亂,開心無比。在揚州品美食,真是人生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