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周國
摘 要:小學數學學習是孩子們打牢理論基礎的重要啟蒙階段,教師在教學中尋求改革發(fā)展之路,提高課堂實效性勢在必行?;诖?,淺析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在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探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在吸引孩子們關注度的同時,還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循序漸進地形成數學思維能力,從而促進課堂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果的雙提升。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藩籬,尊重小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推動他們在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下自主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
一、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
各級各類學校都肩負著教書和育人的雙重責任,他們在傳播各學科知識的同時,還在培養(yǎng)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應用技能。素質教育既要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科知識,還要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思維和應用能力。另外,現階段我國小學生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新性不足,部分教師教學觀念跟不上改革發(fā)展的步伐,他們固守老套的“填鴨式”教學,忽略了小學生數學學習的主體性,因而嚴重制約了他們發(fā)散性思維的形成。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創(chuàng)新也是形勢所趨。
二、新課程改革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有效途徑
1.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核心就在于教學方式,小學生在產生了濃厚的學習熱情和興致之后,才能在積極主動性的引導下,開展有效的數學學習。利用有趣、獨特的導入法,在吸引小學生關注度的同時,還有利于讓他們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上。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時時關注學生的發(fā)展變化,綜合分析學情、性格特征及進步程度,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以此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另外,小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特征,數學是一門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小學生在理解時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時教師就可為他們預留出課上思考的時間,讓他們通過大膽的創(chuàng)新和想象,積極地說出經過思考得來的答案,這樣才能強化對數學理論知識的應用。以“長度單位”教學為例,在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哪位同學知道這本習題冊的長度是多少,你們能幫助老師想出測量它的辦法嗎?”他們在積極思考和想象中各自表達著不同的觀點,這時小學教師采用幾句鼓勵性的話語,讓小學生產生強烈的數學學習獲得感[1]。
2.立足于新課程標準,突破教學重難點
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充當著引導者的角色,而不再是“填鴨式”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與實施者。教師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利用先進且易操作的教學手段,開展互動式教學,增強小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感,可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展現,優(yōu)化教材內容的轉化形式,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分解式講解,培養(yǎng)學生多種數學思維的應用能力,從而使他們知識技能和數學問題思考與解決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小學數學學習的重難點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以“分數的意義”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什么是分數,并能準確地比較出分數的大小,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呈現出一個蛋糕圖片,并把它看作一個整體,如果想要把這個蛋糕分給6個小朋友,那么應該怎樣分。學生就會踴躍發(fā)言,進而將抽象的分數教學形象化和具體化,讓學生在大膽的猜測中形成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
3.強化引領意識,有效講解示范
小學生理解能力提升、學習能力的進步都是教師一點一滴的指導得來的,特別是對于那些生性活潑好動的小學生,基層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就應重視講解示范的有效性。講解與示范是教師必備的基本能力,不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擔心孩子們聽不懂,就進行反復的講解,甚至出現“兜圈子”的現象,給學生的理解和學習帶來巨大的困擾,浪費了大量的時間,還阻礙了教學效果的實現。隨著新課改及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教材編寫和教法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采用直接的教學方式,簡化教學步驟和流程,讓小學生數學學習更加輕松。通常情況下,基層教育工作者通過“先算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審題呢?誰能把你的做題方法向大家傳授一下呢?”等簡單的話語,串聯(lián)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并靈活使用“根據……可以求出……,要求……需要知道……”等句式表達思路。運用這些簡單真實且便于理解的句子,輔助小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公式和理論知識,既方便他們理清思路,還能逐漸引導學生形成數學邏輯思維及轉化思維,構建出“學生樂學、會學與嚴謹、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學習氛圍。
綜上所述,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既滿足了新課改發(fā)展所需,又促進了小學生高質量的數學學習,從而調動了小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全面推動了教育實踐的創(chuàng)新性改革,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王艷.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模式探析[J].中華少年,2018(8):9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