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勇
摘 要:伴隨著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數(shù)字化資源在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數(shù)字化資源和教育教學的整合已經(jīng)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也是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的要點。因此,初中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也可以致力于這一資源形式的運用,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使得教學效果一舉數(shù)得?;诖?,以此為話題,對該資源的實踐應用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fā)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初中語文;對策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引入,不僅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帶來較多的便利,也使得教學模式、教學資源、內容、方法等更加趨向于多元化,使得教師在教學中面臨著較大的挑戰(zhàn)。因此,在當前的背景下,初中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也應加強教學的信息化建設,應基于信息技術,引入數(shù)字化資源等,使得教學得到拓展,促使教學目標真正達成。
一、基于數(shù)字化資源,增加閱讀數(shù)量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收獲信息、知識等,也是深化學生審美體驗、發(fā)展其語文思維的主要手段[1]。但由于初中生在情感態(tài)度、興趣、個性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差距,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也有著較大的不同,其必須擁有足夠的閱讀量才能更好地展現(xiàn)語文學習,促使學習效果的提升。因此,在此方面,教師也可以借助數(shù)字化資源的引入來拓展學生的閱讀量,使得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不應將學生的閱讀局限在教材課本中,而是可以進行適當?shù)耐卣?。比如,教師就可以通過數(shù)字化資源的引入來促使學生廣泛性閱讀的實現(xiàn),如為學生引入諸多的閱讀資源,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閱讀等,使得學生在閱讀中豐富自身的知識底蘊和文化素養(yǎng),使其獲取到書籍當中的正能量導向,使其在生活和學習中更加樂觀、積極等,將教育效用展現(xiàn)出來。
二、基于數(shù)字化資源,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針對于語文學科本身而言,其往往具有著文質兼美、內涵豐富的特點,大部分文章人文氣息和時代氣息都是非常濃厚的,這是學生在學習中應該感受到的[2]。但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假如在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進行語言和文字的描述,就很難使得學生產(chǎn)生閱讀興趣,也就無法理解到文章中蘊含的情感因素。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數(shù)字化的引入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通過這樣的方式拉近學生和文章間的距離,使學習效果一舉數(shù)得。
例如,在講解《使至塞上》這首古詩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古詩中所描述的景象,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展現(xiàn)一些能準確描述詩詞的圖片、視頻等,如:“在廣闊的沙漠中,有一縷孤煙在直直升起,一條寬廣的河正映照著夕陽,使人有一種倍感孤獨之感。”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大大的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等,使得學生直觀地了解到詩句中所表述的景象和作者在思想上產(chǎn)生共鳴,使得最終的教學效果得到相應的提升。
三、基于數(shù)字化資源,推動自主學習
新課改大力倡導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心理,使自己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借助數(shù)字化資源來達到這一目標,將學生從機械、背誦的模式中解救出來,使得學生本身獲取到更多更好的進步與發(fā)展。
例如,在講解《桃花源記》一課之前,教師就可以在課前結合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對這些重點知識進行趣味性、生動性處理等,為后續(xù)的應用提供條件;而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借助微信、QQ上傳給學生,便于學生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為學生課前預習的開展起到一個導向的作用,使得學生更好地明確預習方向,為其自主學習的實現(xiàn)提供便利。另外,微課資源也能在教學過程和學生復習中應用,是比較方便的教學資源,具有主題突出、精悍短小的特點,是教師在教學中的理想選擇。
四、基于數(shù)字化資源,提高教學效率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充分挖掘出數(shù)字化資源的優(yōu)勢,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諸多便利,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提升[3]。
例如,在講解《蘇州園林》一課之前,教師就可以為學生預留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借助數(shù)字化資源搜集一些相關信息,便于在課堂上的資料共享。比如,蘇州園林的歷史、背景、作者資料等,使得課堂資源得到拓展,進一步擴充課堂容量,促使教學效率得到真正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教育教學不斷革新的背景下,數(shù)字化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入是非常必要的,不僅可以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豐富、教學內容的革新,也能滿足新課改的要求等,使得教育教學得到更好的進步及發(fā)展。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充分地挖掘出數(shù)字化資源的優(yōu)勢,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楊婷婷.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開展師生互動的方式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4):123,130.
[2]劉春蘭.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4):52-53.
[3]吳旺明.農(nóng)村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9(4):60,6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