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治平 韓育寧(通訊作者)
(寧夏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普胸外科 寧夏 銀川 750001)
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就是肺癌,該疾病整體的病死率以及發(fā)病率較高。大部分起源于患者的支氣管黏膜上皮?,F(xiàn)階段大部分Ⅰ、Ⅱ以及部分ⅢA 期的患者大多選擇肺葉切除聯(lián)合系統(tǒng)性縱隔淋巴結清掃術來進行治療[1]。研究指出,相較于傳統(tǒng)的開胸手術,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具有住院時間短、術后疼痛較輕、術中出血量少的顯著優(yōu)勢。現(xiàn)階段,較為三孔切除術較為常見,近些年來的胸腔鏡手術漸漸向單孔過渡。本文50例患者采用單孔技術進行切除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肺癌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齡55~88歲,平均年齡(67.3±3.2)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3±1.1)年;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55~87歲,平均年齡(66.3±3.4)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5±1.4)年。納入標準:病理學檢查證實為肺癌;患者均為不存在支氣管受到侵犯以及胸腔內有嚴重粘連的患者。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的肝、心、腎等重大臟器疾病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患者;預生存期在半年以內者;晚期肺癌患者。患者均同意,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兩組患者均需要進行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聯(lián)合系統(tǒng)性肺門縱隔淋巴結清除術治療。術前患者需要進行常規(guī)的麻醉,并進行雙腔氣管內插管,隨后完成單肺通氣。
對照組患者進行三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選取切口數(shù)為3個,觀察口為腋中線第7或8肋間,主操作口為第4或5肋間,輔助操作口為第8或9肋間,在胸腔鏡輔助下進行患者胸腔情況的探查。病灶位置確定后行肺葉切除術,肺門處理順序如下:靜脈、動脈、氣管。 淋巴結清掃注意事項如下:至少需要清掃4站淋巴結,其中包括至少3站隆突下淋巴結,1站肺門淋巴結。
研究組在常規(guī)處理的基礎上使用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進行治療,切口為腋前線第4或5的肋間,控制切口的長度為4cm,術中選用的器械需從該口進出,具體的手術方式、淋巴結清掃標準以及肺門的處理方式與對照組一致。
1.3.1 手術指標對比:對比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胸腔引流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等指標的差異。
1.3.2 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對比兩組患者余肺漏氣、皮下氣腫、乳糜胸、余肺感染以及肺不張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手術時間、引流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手術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手術指標對比()
術后住院時間(d)研究組 50 60.5±14.3 120.7±12.3 4.2±0.3 7.5±1.2對照組 50 106.4±16.4 130.4±10.2 4.8±1.2 9.5±1.4 t 15.482 4.522 3.735 7.955 P 0.00 0.00 0.00 0.00組別 n 術中出血量(ml)手術時間(min)胸腔引流時間(d)
研究組和對照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4.0%和16.0%,兩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n(%)]
兩組患者淋巴結清掃情況均未出現(xiàn)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淋巴結清掃情況對比()
表3 兩組患者淋巴結清掃情況對比()
組別 n 清掃數(shù)(數(shù)) 清掃站數(shù)(站)N2清掃數(shù)(數(shù))N2清掃站數(shù)(站)研究組 50 21.7±3.4 4.9±1.2 15.8±1.3 3.6±0.7對照組 50 20.5±3.6 4.8±1.3 15.6±1.6 3.5±0.8 t 1.79 0.416 0.710 0.691 P 0.07 0.67 0.47 0.49
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的一個顯著優(yōu)勢就在于單一個刀口進行操作,整體來說,切口具有更高的美觀度,且對患者肋間神經(jīng)以及血管的損傷較小,術后患者疼痛程度較低,因此,單孔技術得以進一步的推廣[2]。同時研究指出,系統(tǒng)性淋巴結清掃的方式對局部腫瘤的復發(fā)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同時可以是實現(xiàn)患者生存期的有效延長,降低患者整體的病死率以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研究組手術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引流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提示單孔技術的實施可有效降低術中出血量,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的疼痛。研究組和對照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4.0%和16.0%,兩組治療安全性無顯著差異(P>0.05),提示單孔技術治療安全性較高。系統(tǒng)性淋巴結清掃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淋巴結清掃情況未均無顯著差異(P>0.05),提示單孔技術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整體手術效果好,且具備良好的治療安全性,具有較小的手術創(chuàng)傷,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