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雯
【摘要】 目的 觀察正性暗示護理對外科手術患者術中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 88例外科手術患者, 按照是否行正性暗示護理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 每組44例。對照組患者圍手術期給予常規(guī)護理,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正性暗示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入手術室后5 min以及術后5 min收縮壓和心率水平。結果 實驗組患者入手術室后5 min以及術后5 min收縮壓分別為(129.15±1.52)、(121.57±1.62)mm Hg(1 mm Hg=0.133 kPa), 心率分別為(92.86±1.86)、(92.85±6.17)次/min;對照組患者入手術室后5 min以及術后5 min收縮壓分別為(135.89±1.81)、(137.59±1.81)mm Hg, 心率分別為(98.16±1.88)、(98.84±6.19)次/min。實驗組患者入手術室后5 min和術后5 min的收縮壓和心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正性暗示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外科手術患者軀體應激反應, 對外科手術患者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正性暗示護理;常規(guī)護理;外科手術;術中應激反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6.100
近些年我國相關衛(wèi)生部門調查研究顯示, 外科手術患者在手術因素的影響下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抑郁、焦慮等負面心理應激反應, 負面心理應激反應以及手術刺激可影響患者術后機體恢復[1]。本次研究比較本院2018年1~12月的44例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外科手術患者與44例給予正性暗示護理的外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收縮壓、心率變化情況,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88例外科手術患者, 按照是否行正性暗示護理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 每組44例。實驗組患者中男28例, 女16例, 男女比例為7∶4;年齡23~75歲, 平均年齡(43.12±10.63)歲;外科手術類型:14例為乳腺疾病, 10例為膽道疾病, 20例為結腸疾病。對照組患者中男26例, 女18例, 男女比例為13∶9;年齡25~78歲, 平均年齡(43.15±11.62)歲;外科手術類型:15例為乳腺疾病, 11例為膽道疾病, 18例為結腸疾病。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外科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本次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會同意, 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入院后結合患者臨床癥狀及相關檢查結果, 患者均符合相關疾病臨床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納入普外科, 在腰硬聯(lián)合麻醉下行手術治療。排除標準:①同時患有心臟、腦、肺、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患者;②合并神經(jīng)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代謝系統(tǒng)等全身性疾病患者;③術前1個月口服激素治療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給予圍手術期常規(guī)護理。術前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手術類型、手術方案, 協(xié)助患者行手術準備, 并術前完善患者各項檢查內容。除此之外, 護理人員術前為患者開展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護理, 向患者描述手術流程、術中注意事項, 結合既往病例管理情況, 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減輕或消除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擔憂。術中護理人員在配合醫(yī)師完成手術操作的同時應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 保證患者圍手術期各項生命體征平穩(wěn)。術后, 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術后恢復情況, 給予飲食、康復指導。
1. 3. 2 實驗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正性暗示護理。①患者入院后為其創(chuàng)建醫(yī)療環(huán)境暗示, 病房走廊內擺放相關疾病康復宣傳欄, 科室內放置鮮花、綠色植物, 病房內放置期刊、雜志, 除此之外, 保證病房內溫度適宜, 從而為患者創(chuàng)建溫馨、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②護理行為暗示:a.護理人員在實施臨床護理操作時應預先告知患者, 征得患者同意后再實施相關操作, 使患者感受到來自醫(yī)護人員的關心;b.護理人員查房時, 若患者對疾病治療有疑問, 護理人員應耐心解答, 適量給予患者鼓勵性語言;對于性格沉悶或伴有不同程度抑郁患者, 護理人員應加強巡視, 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 了解患者住院后心理變化情況, 與患者建立友好互信的醫(yī)療關系, 盡量列舉病情控制良好案例, 消除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恐懼;c.對于圍手術期表現(xiàn)良好、態(tài)度樂觀的患者, 護理人員應給予夸獎與表揚, 除此之外, 可向患者介紹手術主治醫(yī)生, 贊揚主治醫(yī)師手術操作技能以及醫(yī)德, 從而增加患者對手術治療的信心。
1. 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入手術室后5 min以及術后5 min的收縮壓、心率水平?;颊弋斕爝M入手術室后以及術后5 min分別使用臺式收縮壓計以及專用秒表測量患者收縮壓、心率。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入手術室后5 min以及術后5 min收縮壓分別為(129.15±1.52)、(121.57±1.62)mm Hg, 心率分別為(92.86±1.86)、(92.85±6.17)次/min;對照組患者入手術室后5 min以及術后5 min收縮壓分別為(135.89±1.81)、(137.59±1.81)mm Hg, 心率分別為(98.16±1.88)、(98.84±6.19)次/min。實驗組患者入手術室后5 min和術后5 min的收縮壓和心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近些年來, 外科手術治療已經(jīng)成為臨床常用疾病治療手段, 但是我國居民對外科手術仍存在一定的恐懼與焦慮, 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居民對手術治療技術了解程度低以及受教育程度低導致的[2]。外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擔憂手術治療效果, 可出現(xiàn)焦慮、抑郁、恐懼等負面心理應激反應, 負面心理應激反應可對個體生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3]。有臨床研究顯示, 機體長期處于負面應激反應, 可提升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 交感神經(jīng)-腎上腺髓質-下丘腦反射軸興奮, 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 可致患者血壓、心率升高[4]。
正性暗示護理干預即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不斷完善臨床護理服務模式, 常規(guī)護理服務模式中護理人員循醫(yī)囑被動實施相關護理操作, 正性暗示護理干預中護理人員注重患者心理情緒變化, 合理運用溝通技巧, 影響患者潛意識, 提升患者對手術治療的信心[5-9]。本次研究顯示, 實驗組患者入手術室后5 min以及術后5 min收縮壓分別為(129.15±1.52)、(121.57±1.62)mm Hg, 心率分別為(92.86±1.86)、(92.85±6.17)次/min;對照組患者入手術室后5 min以及術后5 min收縮壓分別為(135.89±1.81)、(137.59±1.81)mm Hg, 心率分別為(98.16±1.88)、(98.84±6.19)次/min。實驗組患者入手術室后5 min和術后5 min的收縮壓和心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 正性暗示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外科手術患者軀體應激反應。
綜上所述, 正性暗示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外科手術患者軀體應激反應, 對外科手術患者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田芳, 龔臘梅, 余知萍. 正性暗示護理對外科手術患者術中應激反應的影響. 齊魯護理雜志, 2014, 17(20):78-79.
[2] 柯云霞. 正性暗示護理對外科手術患者術中應激反應的影響.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 10(23):257-258.
[3] 陳娟, 孫慧敏. 正性暗示及細節(jié)護理對外科手術患者圍術期的影響. 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8, 17(2):83-84.
[4] 羅玉蘭, 彭淑芳, 謝麗娟. 正性暗示護理對外科手術患者術中應激反應的影響.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6, 23(22):167-169.
[5] 宋菊. 正性暗示護理對外科手術患者術中應激反應的影響.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6, 10(2):256-257.
[6] 孫立東. 正性暗示護理對外科手術患者術中應激反應的影響.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6, 32(9):158.
[7] 鄭靜. 正性暗示護理對外科手術患者術中應激反應的影響.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 26(2):175.
[8] 周玉英. 正性暗示護理對外科手術應激反應的影響. 菏澤醫(yī)學??茖W校學報, 2016, 28(1):72-74.
[9] 葛明麗, 胡梅鳳. 正性暗示護理對外科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 實用臨床醫(yī)學, 2017, 18(1):88-89.
[收稿日期: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