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鵬,趙一錕,馬璟,李宏
(青海省格爾木市健橋醫(yī)院,青海 格爾木 816099)
目前,由于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很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飲食規(guī)律,暴飲暴食,導致胃部發(fā)生潰瘍癥狀,從而引發(fā)急性胃穿孔癥狀,導致出現(xiàn)腹痛難忍癥狀[1],在治療相關疾病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2]。因此,為了能夠使患者的胃穿孔癥狀得到良好的治療,本文主要針對在本院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患有胃穿孔的40 例患者,對其采用開放性修補術和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以后,對比兩種治療的臨床效果。其中,分析報告如下。
在本院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接受患有胃穿孔的患者中隨機挑選40 例,將其分為對比組和觀察組(n=20),分別對其進行開放性修補術和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其中,對比組患者中,患者的男女比例為11:9,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1.36±2.69)歲;觀察組患者中,患者的男女比例為12:8,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0.36±2.45)歲,以上對比,P>0.05。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被診斷為急性胃穿孔;(2)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3)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排除精神異常、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排除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
1.2.1 對比組
對該組患者開放性修補術,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采用的麻醉方法為氣管插管麻醉法,使患者保持平臥位,對患者的左腹部進行切口,對穿孔位置進行修補。
1.2.2 觀察組
對該組患者進行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采用的麻醉方法為氣管插管麻醉法,并使患者保持高足低位,使患者進行吸氧輔助治療,建立氣腹,并做觀察孔,將腹腔鏡置入患者腹部,對患者的穿孔位置進行觀察,通過氬氣刀對患者進行止血,并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對患者的患處進行修補,放置引流管。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率、治療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評定標準為,顯效:患者通過手術治療以后,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術中出血量較少,能夠提早出院;有效:患者通過手術治療以后,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術中出血量得到有效控制,能夠正常出院;無效:上述無改善。治療時間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
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 19.0 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比較,以(%)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率為90.00 %(18/20),對比組患者的治療效率為75.00 %(15/20),其中,具體數(shù)據(jù)如表1 所示。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n(%)]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時間、術中出血量均要小于對比組,其中,具體數(shù)據(jù)如表2 所示。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術中出血量(±s)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術中出血量(±s)
胃穿孔是一種與胃潰瘍有關的疾病,是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患者在發(fā)生胃潰瘍以后,由于沒有及時進行治療,還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暴飲暴食、食用辛辣食品等,導致患者體內(nèi)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從而引發(fā)胃穿孔[3-4]。一般來說,患有胃穿孔的患者,胃部會突然出現(xiàn)劇烈腹痛癥狀,該疼痛主要表現(xiàn)為刀割或燒灼樣痛,且疼痛為持續(xù)性的[5]。目前,在對患有胃穿孔的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其中包括傳統(tǒng)的開腹治療和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6]。
胃穿孔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主要是利用腹腔鏡進行輔助治療的一種較為常用的微創(chuàng)手術,該手術方法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其微創(chuàng)性、給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小、術中出血少等特點,被廣泛的臨床醫(yī)生所喜好[7]。該手術相比于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來說,能夠有效避免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痛苦,且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小[8],通過腹腔鏡,能夠有效觀察到患者的穿孔位置,從而對患者進行有效的修補,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效率[9-10]。
綜上所述,患有胃穿孔的患者,對其采用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以后,相比于開放性修補術能夠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療效率,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提高,從而改善患者的胃穿孔癥狀,提高患者的術后恢復度,降低患者的創(chuàng)傷,使患者的出血量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使患者能夠盡早康復。因此,該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醫(yī)學中值得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