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圓 姜璐 陳光亮
摘? 要:足球運動損傷常常發(fā)生在膝、踝、足、小腿等部位,對擦傷要及時清創(chuàng)消毒,防止感染。對挫傷、扭傷、拉傷等先局部冷敷,24小時后熱敷,局部用活血化淤酊劑或者抗炎止痛膏等,嚴重者可用鎮(zhèn)痛藥物。對骨折患者先局部包扎止血,再用夾板類將骨折部位臨時固定送醫(yī)院處理。對關節(jié)脫位者,不要隨意活動,更不可揉搓脫臼的部位,及時送醫(yī)院處理。應注重足球運動損傷的預防。
關鍵詞:足球運動? 損傷? 應急處理? 預防
中圖分類號:G804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b)-0014-04
Abstract: Football injuries often occur in the knee, ankle, foot, leg and other parts. To scratch, in time to clean the wound to prevent infection. The contusion, sprain, strain and so on, the first 24 hours after the local cold, hot compress, the local use of blood stasis tincture or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ointment, serious analgesic drugs available. The patients with fracture were treated by local dressing, and then the fractures were temporarily fixed to the hospital. The dislocation, don't play, but can not rub the dislocated position, sent to hospital timely treatmen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revention of football injury.
Key Words: Football; Injury; Emergency treatment; Prevention
足球運動是一項深受廣大大學生喜愛的運動,其魅力在于將競爭的激烈性和個人技術與整體技戰(zhàn)術配合的復雜性融為一體。足球又是一項集體性項目,直接發(fā)生強烈的身體對抗不可避免,導致身體損傷是必然的。研究表明,發(fā)生運動損傷后83.13%的人對生活有一定的影響,其中有7.98% 的人因運動損傷嚴重影響日常生活[1]。調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運動損傷經(jīng)過治療都有一定的療效,但由于大學生對運動保健知識和運動醫(yī)學常識了解甚少,受傷后沒有得到正確及時治療,甚至治療措施不當,反而加重病情[2]。因此運動損傷應引起運動員的廣泛重視。本文對足球運動損傷的緊急處理與預防措施進行綜述,望對廣大運動員及教練員有所幫助。
1? 足球運動損傷的部位與損傷類型
足球運動是創(chuàng)傷發(fā)生率最高的運動項目之一,輕的是擦傷,重的可以有骨折、脫位、內臟破裂等。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足部、小腿、肩關節(jié)等身體各個部位在足球運動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同時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主要部位。四川省屬高校非體育專業(yè)大學生參加足球運動損傷發(fā)生率為81.5%,其中扭傷所占比例最大,占37.0%,其次為拉傷、挫傷和擦傷,踝、膝部受傷分別為30.6%和21.0%[3]。一項廣東省9所高校102個班級隨機分層整群抽樣調查顯示,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發(fā)生率為81.2%,遠高于普通大學生總體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率。損傷部位按照發(fā)生率依次為膝、踝、足、小腿、大腿、軀干、手臂與頭頸部[4]。甘肅省12所高校足球隊268名大學生運動損傷的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隊員全部有受傷的經(jīng)歷,在足球訓練和比賽中,損傷部位按照發(fā)生率依次為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足 部、小 腿、大 腿、腰部、腕部、肘部、頭頸部,其中踝關節(jié)及膝關節(jié)損傷分別為20.5%、16.4%[5]。李坤的調查分析表明,我國體育學院足球專項學生損傷部位常發(fā)生在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小腿等幾個部位,比例高達63.5%[2]。美國國家大學體育協(xié)會為期4 年的運動損傷研究發(fā)現(xiàn)3183起嚴重損傷事件,其中60%~90%足球運動損傷位于下肢,尤其是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6]。研究表明,膝關節(jié)損傷中最為常見的是軟骨勞損,職業(yè)球員的損傷情況最為嚴重,青少年球員以及業(yè)余足球愛好者的膝蓋損傷情況相對較好,但足球愛好者的關節(jié)退行性變化等損傷問題嚴重,約占75.68%,青少年內側韌帶和十字韌帶的損傷也比較嚴重,分別達到了25.14%和32.43%[7]。澳大利亞的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顯示[8],足球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運動損傷最常發(fā)生在大腿(22%)和踝關節(jié)(17%),且復發(fā)性傷害占所有傷害的20%。匯總分析我國足球參與者運動損傷所發(fā)生的部位也大多集中在下肢足踝、大腿、膝這三個部位。
擦傷、挫傷、扭傷、拉傷、撕裂傷、關節(jié)脫位、骨折、勞損等是足球運動中最常見的運動損傷類型。足踝部主要由多塊小肌肉、韌帶和肌腱所固定,承受著全身的重量,運動的跑跳或轉動身體與高處落地等劇烈動作極易造成踝關節(jié)扭傷,在足球運動的拼搶中易造成足部的踢傷、踩傷以及扭傷等。小腿的損傷主要為拉傷、骨折、挫傷等,比賽中激烈的拼搶或用力鏟、踢對方小腿會導致小腿發(fā)生各種類型的損傷[9]。山西省大學生足球聯(lián)賽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運動損傷發(fā)生率近85%,其中扭傷所占比例最大,約為47.1% ,其次為拉傷、挫傷和擦傷,踝部發(fā)生損傷的頻率高達28.6%[10]。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誘發(fā)因素中運動損傷預防認知度不夠的約占21.26%,準備活動不足的約占 20.07%,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的有18.78%,身體素質不佳的有14.24%,這四個原因占總損傷次數(shù)的74.35%[11]。發(fā)生運動損傷的原因還有很多,如動作粗野、疲勞時運動、舊傷未恢復、動作違反人體結構功能、場地狀況差、不注重使用護具、求勝動機強與不適宜劇烈運動等。
2? 足球運動損傷的緊急處理
2.1 擦傷
擦傷是皮膚表面被粗糙物擦破的損傷,最常見的是手掌、肘部、膝蓋、小腿。表皮破損,創(chuàng)面有出血點和滲出液,局部疼痛明顯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清洗創(chuàng)面是防止傷口感染的關鍵步驟,應立即用生理鹽水或者干凈水沖洗傷處,用酒精棉球或碘酒消毒傷口周圍,切勿涂入傷口內,否則會引起強烈的刺痛感。紫藥水有較好的殺菌作用和促進創(chuàng)面收斂作用,可用于表淺創(chuàng)面、潰瘍及皮膚感染。紅藥水又稱紅汞,是一種作用較弱的消毒防腐藥,但無刺激性,適用于新鮮的小面積皮膚粘膜擦傷。紅藥水不宜與碘酒同用。消毒后,用清潔布塊或者消毒紗布包扎傷口,要保持創(chuàng)面清潔干燥,盡可能不要著水。如出血不止,則應立即去醫(yī)院。
需要注意的是皮膚擦傷慎用創(chuàng)可貼。這是因為許多擦傷皮膚的創(chuàng)傷面積比普通傷口要大,一般創(chuàng)可貼的透氣性和吸水性不好,反而有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不利于創(chuàng)面分泌物的引流。
2.2 挫傷
挫傷是指由于身體局部受到鈍器打擊而引起的,以皮內、皮下軟組織出血為主要改變的閉合性損傷。挫傷的實質是軟組織內小靜脈、小動脈破裂出血,根據(jù)挫傷后出血發(fā)生的部位可分為皮內出血和皮下出血。
受傷運動員需輕度挫傷一般不需要處理。單純的挫傷如出現(xiàn)局部皮膚疼痛、紅腫及壓痛、甚至出現(xiàn)皮膚青紫瘀斑、麻木等癥狀應在傷后立即冷敷處理,24h后改為熱敷,局部可選用活血化淤酊劑,或者傷濕止痛膏貼敷、云南白藥噴霧劑、雙氯芬酸乳膏(扶他林)、布洛芬乳膏等。發(fā)生嚴重的挫傷淤血,應該立即送往醫(yī)院治療。
2.3 扭傷
扭傷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四肢關節(jié)或軀體部位的軟組織發(fā)生的損傷。多發(fā)生在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肘關節(jié)、肩關節(jié)、腕關節(jié)、髖關節(jié)及腰部等。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損傷部位疼痛、腫脹和關節(jié)活動受限,其程度隨損傷程度而加重。
立即停止運動,用冷毛巾敷30min,切忌搓揉及熱敷。急性腰扭傷,患者仰臥,先冷敷24h后熱敷。踝、膝、腕關節(jié)扭傷時,墊高扭傷部位,以促進靜脈回流,將冰塊包上毛巾是最簡單的冰敷用具。根據(jù)具體情況掌握冷敷頻率,可以按照每小時敷20min進行,但需避免凍傷。夏季則可用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一般在4-5min左右,不宜太長。如果扭傷已超過24h,則應改用熱敷療法,將熱水或熱醋浸泡過的毛巾放于傷處,5~10min后毛巾已無熱感時進行更換,每天進行1~2次,每次熱敷約30min即可。如果扭傷部位腫脹、疼痛,可用陳醋燉熱后蘸敷傷處,每天2~3次,每次10min[12]。用彈力繃帶局部制動有利于韌帶的修復。
嚴重者可用鎮(zhèn)痛藥物,如雙氯芬酸鈉(25~50mg,一日3次,口服)、對乙酰氨基酚(0.3~0.6g,一日3次,口服)、布洛芬(0.2~0.4g,每4~6h口服1次)或者吲哚美辛(50mg,一日1次,直腸給藥)等[13]。狗皮膏,用生姜擦凈患處皮膚,將膏藥加溫軟化,貼于患處或穴位;局部紅腫熱痛者不宜用,用藥后皮膚過敏如出現(xiàn)瘙癢、皮疹等現(xiàn)象時,應停止使用。云南白藥(膠囊、膏、酊、氣霧劑),膏劑貼患處;氣霧劑噴患處;膠囊一次1~2粒,一日4次;酊劑,口服,常用量一次3~5ml,一日3次,極量一次10ml;外用,取適量擦揉患處[14]。
2.4 拉傷
拉傷是常見的一種運動損傷。足球運動強度大,肢體動作復雜,運動員在進行大幅度的腿部運動,如奔跑、跳躍時,腿部肌肉會被反復的收縮或拉長,導致肌纖維產(chǎn)生不完全或者完全撕裂的現(xiàn)象,從而引發(fā)拉傷[15]。臨床表現(xiàn)為拉傷部位血液流通不暢、局部腫脹、劇痛、肌肉痙攣、觸疼明顯、功能障礙等癥狀。
若肌肉輕度拉傷或伴有部分肌纖維撕裂,出現(xiàn)明顯疼痛感應,應遵循RICE原則:休息(Rest)、冰敷(Ice)、加壓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16,17],立即停止運動,用冷水沖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決冷敷,保持30min。將受傷肌肉置于放松位置并抬高傷肢,切勿即時按摩推拿,然后用繃帶適當用力包裹損傷部位,防止腫脹,24~48h后拆除包扎,口服和外用鎮(zhèn)痛藥物同扭傷的處理[18]??捎幂^輕的手法對損傷局部進行按摩或者適當熱敷,促進拉傷部位的恢復。如果懷疑有大部分肌纖維斷裂或有出現(xiàn)嚴重拉傷,應局部加壓包扎固定,立即送醫(yī)院處理。拉傷后為防止肌肉萎縮,應根據(jù)實際情況有目的地進行鍛煉,2~3d后可逐漸進行小負荷功能練習,隨著癥狀減輕,可以適當加強肌肉力量和柔韌性的練習,但切忌用力過猛,避免發(fā)生二次損傷[19]。
2.5 骨折
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xù)性完全或部分斷裂。典型表現(xiàn)是傷后出現(xiàn)局部畸形(縮短、成角、延長)、肢體出現(xiàn)異常運動、移動肢體時可聽到骨擦音或者產(chǎn)生骨擦感。以上三種體征只要發(fā)現(xiàn)其一即可診斷。但不要為了診斷而檢查上述體征,因為這可能會加重骨折。常見的骨折分兩種,一種是閉合性骨折,另一種是開放性骨折。
對閉合性骨折的病人,應用冰水、冰塊或者冷凍劑進行冷敷,冰袋與皮膚之間要隔毛巾或者布,冷敷時間不超過20min。對開放性骨折的病人,用清潔敷料對傷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并用夾板類將骨折部位固定送醫(yī)院處理。如出血量較大,應以手將出血處的上端壓在鄰近的骨突或骨干上。特別需要注意,開放骨折暴露在外時,不要將骨折斷端送回傷口內,以免將細菌帶入傷口內部引起感染,應先清洗創(chuàng)口和污染部位,止血后用無菌輔料包扎后固定,盡快送往醫(yī)院治療[20]。用擔架搬運脊柱骨折患者時,至少由3個人同時抬起其腿、腰、頭部,用手平托著將傷員放至擔架上,防止患者身體移動致骨折移位。懷疑頸椎骨折時,需在患者頭頸兩側各放一枕頭,或由專人固定患者頭頸部,以免在運輸途中患者頭頸部晃動,加重損傷。對癥止痛可服用鎮(zhèn)痛藥物,同扭傷的處理。
2.6 關節(jié)脫位
脫臼多為間接暴力所引起的關節(jié)脫位,表現(xiàn)為關節(jié)腫大,局部畸形隆起、疼痛,關節(jié)功能喪失。
一旦發(fā)生關節(jié)脫位,應讓病人保持安靜,不可揉搓脫臼的部位。如果肩部脫臼,可把患者肘部彎成直角,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掛在頸上。如果腰椎脫臼,應使傷者平躺于硬板擔架上,由于脫位時有可能引起關節(jié)部血管或韌帶損傷、骨折等現(xiàn)象,所以應及時送往醫(yī)院處理。對癥止痛可用鎮(zhèn)痛藥物,同扭傷的護理。
3? 足球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組織管理不善,場地條件不良,在劇烈運動之前未能使機體充分調動起來,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惡意傷人,規(guī)則知道不準確,對抗沖撞等都是發(fā)生運動損傷的原因。教練員需要重視對運動員的運動素養(yǎng)的規(guī)范以及團隊意識教育,創(chuàng)造和諧的足球運動氛圍,運動員自身應加強對自我的保護意識,從而減少相關運動損傷產(chǎn)生。
3.1 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
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是進行體育活動的首要前提,能夠增強運動員的體質,加快體內血液循環(huán),加快機體新陳代謝,升高體溫,提高肌肉的收縮能力及肌腱的彈性,從而避免運動損傷。教練和足球運動員都應充分地認識準備活動的重要性。準備活動的內容設計和安排,根據(jù)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足球訓練和比賽的場地情況、氣候環(huán)境及足球教學、訓練和比賽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掌握基礎性和專項性相結合、有球和無球相結合、靜態(tài)和動態(tài)拉伸相結合的原則進行熱身[4],合理的安排準備活動的內容和強度,以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一般情況下以運動員的身體開始發(fā)熱、輕微出汗為準[21]。要更加注重在足球運動中負荷較重或易發(fā)生損傷部位,進行針對性訓練,提高應激能力。訓練結束后,進行充足的科學放松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合理的放松訓練能幫助運動員盡快的減少體內乳酸積累,從而減輕運動疲勞,快速回復身體機能,使肌肉的適應能力增強,進而達到預防和治療運動損傷的目的。
3.2 加強足球規(guī)則教育,提高運動技巧
足球規(guī)則中許多犯規(guī)條款的目的在于禁止粗暴野蠻運動。在足球教學訓練中,應始終把足球規(guī)則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減少不知情犯規(guī),杜絕惡意犯規(guī)。要嚴厲批評野蠻踢球、“蠻干”或故意傷人等不良行為。全面發(fā)展身體素質對減少運動損傷同樣至關重要,要加強下肢的力量與柔韌性練習,突出踝關節(jié)、髖關節(jié)與膝關節(jié)柔韌性、穩(wěn)定性與靈活性的練習。研究表明預防損傷的訓練能夠極大的降低青年足球運動員的受傷風險[22]。要重視運動損傷的預防,警惕損傷的前兆,分清關節(jié)肌肉傷痛與疲勞酸痛的區(qū)別,運動中出現(xiàn)較疲勞與異常不適時立即停止運動,不在傷病未痊愈時過早運動。
3.3 加強預防運動損傷教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統(tǒng)計顯示46%大學生足球運動員自我保護技能缺乏,這是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重要直接原因[4]。要加強運動醫(yī)學知識和預防運動損傷教育,形成自我保護與愛護他人的運動安全模式。準確掌握身體狀況,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科學使用護具。要加強躲避各種帶有攻擊性和危險性動作的訓練,重視正確技術動作的傳授并及時糾正錯誤動作。加強對運動員的運動醫(yī)學知識教育,把所學的醫(yī)學知識付之于實踐中。研究表明,在足球教學中,輔以心理訓練能大大減少運動損傷發(fā)生的人數(shù)和人次,尤其以減少相對輕癥損傷及再次和多次發(fā)生運動損傷為明顯[23,24]。
3.4 加強場地器材的常規(guī)檢查
教學人員及運動員在教學、訓練或比賽前仔細檢查足球場地與器材的安全程度,合理的管理場地,對已經(jīng)損壞的場地設備要及時維修,最好鋪設人工草皮,以減少因比賽期間場地不平整造成的腳踝傷害的情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開展訓練和比賽。
參考文獻
[1] 熊琳琳,許泳琪,袁粵先,等.關于運動康復推廣的思考——基于對運動損傷及亞健康人群的市場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2):175-176.
[2] 李坤.對我國體育院校足球專項學生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D].延邊大學,2012.
[3] 黃澤江,蔡存軍.非體育專業(yè)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19):115,130.
[4] 萬國華,楊小勇,王碧怡,等.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解析[J].四川體育科學,2012,(4):39-42.
[5] 孫輝,施烜.甘肅省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調查[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8,37(4):129-132.
[6] Kay MC,Register-Mihalik JK,Gray AD,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Severe Injuries Sustained by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Student-Athletes,2009-2010 Through 2014-2015[J].J Athl Train,2017,52(2):117-128.
[7] 吳海琴.足球運動中膝關節(jié)安全防護與損傷護理[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1):19-21.
[8] Whalan M,Lovell R,McCunn R,et al.The incidence and burden of time loss injury in Australian men's sub-elite football (soccer): A single seaso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J Sci Med Sport,2019,22(1):42-47
[9] 張雨陽.足球運動中踝關節(jié)損傷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3):25-27.
[10] 許慶.山西省大學生足球聯(lián)賽運動員損傷情況調查[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3):181-185.
[11] 何詩慧.大學生對運動損傷的認知調查與對策分析[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8(24):435.
[12] 王莎莎.淺析足球業(yè)余愛好者常見的運動損傷及康復[J].農(nóng)家參謀,2018(19):263.
[13] 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編委會.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14] 安徽省基層醫(yī)療機構基本用藥使用手冊編輯委員會. 安徽省基層醫(yī)療機構基本用藥使用手冊[Z],2013.
[15] 伍志和.中學生足球教學訓練中常見損傷及預防措施[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3):90.
[16] 丁強,李志鵬.健美訓練中肌肉拉傷成因及康復治療與預防措施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7):14.
[17] 劉二地.對RICE法處理急性期踝關節(jié)扭傷的思考.體育保健[J].2012,(1):71-73.
[18] 孟澤,吳奔.足球運動損傷康復以及預防損傷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1):68-74.
[19] 王春陽.中學生在運動中肌肉拉傷的原因及預防[J].體育師友,2005,(5):58-59.
[20] 朱振楠,王磊,何志強.大學生體育課中常見的運動損傷評估及處理原則[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6):252-253.
[21] 劉山云.體育運動訓練中的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7):38-39.
[22] De Ste Croix M,Hughes J,Ayala F,et al.Efficacy of Injury Prevention Training Is Greater for High-Risk vs Low-Risk Elite Female Youth Soccer Players[J].Am J Sports Med,2018,46(13):3271-3280.
[23] 王海濱.心理訓練對減少高校足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意義探究[J].青少年體育,2016(8):29-30.
[24] 劉青,侯夢儒,梁冬冬,等.心理訓練對減少足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研究.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32(1):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