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親情類作文作為學生在初中階段愛寫常寫的題材,存在事件老套、細節(jié)空虛、描寫粗糙、感情不實等問題。筆者通過“閱讀名著、感受細節(jié)特點”“對照習作,尋找‘我的經(jīng)典”、“修改名著,收獲進步”三個步驟,剖析經(jīng)典散文作品特寫鏡頭,引領學生細琢慢品細節(jié)描寫,最后牽引滲透到寫作中。課堂層次漸進,力圖使學生通過作品修改,掌握恰當?shù)拿鑼懛椒ǎ嵘龑毠?jié)描寫的把控能力。
關鍵詞:親情類作文;名作細節(jié);修改對比
一、背景陳述
親情類作文歷來是學生寫作的重點,也是難點。幾乎所有學生都生活在親人的關愛和呵護當中,卻無法將這份愛的感覺化為形象的文字抒寫下來。我認為主要原因是以下三點:
一是細節(jié)描寫雷同化,不考慮是否符合人物的個性和當下該有的動作和內(nèi)心感受,因而缺乏真實感。
二是細節(jié)描寫用力不當。不在反映人物特點的典型上花功夫,給人冗長之感。
三是缺乏慢鏡頭和特寫鏡頭的刻畫。
面對這些問題,我設計循序漸進的三步驟,來促進學生親情類作文寫作水平的提高。
二、案例描述
(一)閱讀名作,感受細節(jié)特點
1.閱讀經(jīng)典文章,尋找經(jīng)典鏡頭
塑造經(jīng)典鏡頭,可分為慢鏡頭動作分解和經(jīng)典鏡頭定格。我引用朱自清的《背影》和畢淑敏的《母親》作為例子,向?qū)W生闡述經(jīng)典鏡頭的描寫對整篇文章的作用。
片段1:
(展示《背影》全文,請學生靜靜看完)
《背影》選段:“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p>
師:《背影》這個片段里哪些描寫最打動你?
生1:那些動作描寫,比如“攀、縮、微傾”等。
師:這些動作描寫很樸實,用詞也不見得華麗,怎么能這么打動你?
生1:如果讓我們寫,我們一句話概括“父親為我買橘子”就好了,朱自清卻將這件事過程里的動作一個個分解開來,看似很慢,很細膩,更能感受出父親的無微不至。
2.講解經(jīng)典鏡頭特點及作用
第一個片段通過動作的慢鏡頭處理來聚焦父愛,第二個片是通過鏡頭的定格來體現(xiàn)母愛的偉大,兩個片段都以恰當而細膩的描寫打動無數(shù)讀者,動作描寫連貫又顯得自然,將整個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推向高潮,成為經(jīng)典鏡頭的代表。
3.總結(jié)經(jīng)典鏡頭相同點
(1)分解動作,使動作慢鏡頭化。
(2)對人物身上的某一處進行放大、特寫。
(3)必須是最能體現(xiàn)人物內(nèi)心情感的場景。
(4)做到真實,不雷同,符合人物的內(nèi)心。
(二)對照習作,尋找“我的經(jīng)典”
理解經(jīng)典鏡頭的寫法后,把自己筆下的描寫重新審查一遍,尋找最有可能成為經(jīng)典鏡頭的場景進行改寫。
師:你們認為自己的作文里有沒有剛才我們討論的經(jīng)典鏡頭?
生1:我認為我這個片段算是經(jīng)典鏡頭:
“在我六歲那年,您居然躺在水晶棺里睡著了。喪禮上,我湊在水晶棺前,看著您依舊紅潤的臉頰,筆直的鼻子,和嘴角揚著的微笑。我把胸前的白花別到信封上,放在您的水晶棺上。信封里放著我畫的笑臉和一張用扭扭的英文字寫上的信。”
師:其他同學點評一下。
生2:我覺得還不夠細膩。比如看見奶奶時的內(nèi)心感受,還有我把信封放在奶奶的水晶棺上時的過程和心理可以慢鏡頭化。
師:這個建議很好。下面我們一起修改一個片段:
例子:第二天晚上,當我回來宿舍時,發(fā)現(xiàn)老爸也在,我急忙問他:“爸爸!你怎么進來的!”他小聲的說:“爬欄桿進來的!”他走之前把校牌給了我。當他走進樓梯口時,我看見他腳有一點不對勁,于是我跑上去問,爸爸說:“沒事,就剛來的時候摔了一跤,你別擔心,好好學習!”說完就走了。
生1:我覺得可以把爸爸腳受傷了,走的時候特別的動作用慢鏡頭給寫出來。
生2:還可以寫寫自己看到爸爸腳受傷時內(nèi)心的波動。
師總結(jié):課后的作業(yè)就是改寫這次的作文,抓住關鍵點:經(jīng)典鏡頭,慢動作,真實。只有做到前兩點,才能水到渠成的達到真實的效果。請記?。阂袆觿e人,先要感動自己!
(三)修改習作,收獲進步
課堂探討交流后,我布置學生回去修改原先的習作,在最能表現(xiàn)親情的片段進行濃墨重彩的描寫,突出人物形象,表達真實情感。之后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大部分同學進步明顯。現(xiàn)選取一個修改片段。
改前:阿太是平陽人,所以她說溫州話有幾個詞口音和我們不一樣。我能聽溫州話,但講不好,而阿太又只會聽溫州話,所以打小開始,我和阿太的溝通就有點困難。有時候,我話很多,但就說不出來,我索性不說,只拉著她的手笑。
改后:阿太是平陽人,所以她說的溫州話有幾個詞口音和我們不一樣。我能聽得懂溫州話,但講不好,而阿太又只能聽懂溫州話,所以打小開始,我和阿太的溝通就有些困難。有時,我的話很多,就是說不出來,我就索性不說,只拉著她的手笑。阿太的手瘦得像雞爪子一般,手上都是骨頭,青筋看上去很明顯。紫色的一條條血管突出,唯有手指甲還是硬而長,里面有一點點白點。爸爸說,人老了體內(nèi)的水分就會流失,現(xiàn)在我們小孩子體內(nèi)百分之八十是水,所以老了會越來越瘦。我老了,手也會變成這樣瘦的“九陰白骨爪”嗎?我想著,阿太真的老了。
三、教后反思
名作例子還比較缺乏,無法給學生以類型化的學習對象。教師閱讀儲備的欠缺。還未形成序列化的指導思路。
參考文獻:
[1]賴海清.談作文教學中的細節(jié)描寫[J].南方論刊,2010(4).
[2]王榮生.寫作教學教什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葉露曉(1983—),女,中學一級教師,本科,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