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抓好思政課程、抓好機關支部工作,是高校黨建的聚焦點和著力點。作為思政課“項鏈模式”和“中國系列”課程的發(fā)祥地,上海大學教務考評黨支部成立“課程支持黨員服務團”,讓黨建與課程思政教改同頻,讓組織建設與課程思政教改推進同步,用黨建串起課程思政育人“項鏈”,讓支部堡壘作用體現(xiàn)在項目一線。支部黨員以日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為基礎,以“大國方略”系列課程建設為重點,以課程思政整體試點項目為抓手,依托“課程支持黨員服務團”,聯(lián)手人才學院學生助理團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理論支持團,三支隊伍協(xié)同串成一條璀璨“項鏈”,建構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新機制。
[關鍵詞]高校黨建;課程思政;“課程支持黨員服務團”
[中圖分類號] ?D267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009-928X(2019)10-0059-04
上海大學機關黨委教務考評黨支部是一個聯(lián)合黨支部,由教務處、考評辦、基教集團和教發(fā)中心四個部門黨員組合而成,共有中共黨員28人,占部門總人數(shù)的82%。黨支部黨員承擔著全校本科教學日常管理、專業(yè)建設、教學改革、質量考評等工作。支部黨員始終牢記服務宗旨,以日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為基礎,以“大國方略”系列課程建設為重點,以課程思政整體試點項目為抓手,依托“課程支持黨員服務團”,聯(lián)手人才學院課程思政學生助理團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理論支持團,三支隊伍協(xié)同串成一條璀璨“項鏈”。建構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新機制,使支部真正成為教育黨員的實踐學校,成為推動課程思政教改的堅強后盾,并取得國家級、市級等多項榮譽。黨支部還將黨務和業(yè)務相結合,讓“課程思政整體校”建設項目具有生命力。這一舉措不僅贏得了廣大師生的信任和擁護,還使黨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進一步得到突出和強化。
一、因地制宜務實高效,黨建引領“課程思政黨員服務團”
黨建工作考量著黨支部的堡壘作用,而堡壘作用體現(xiàn)在對業(yè)務工作強大的推動力,即支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和群眾組織力等方面。教務考評黨支部用黨建引領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本著因地制宜、便于服務、利于育人的原則,成立“課程支持黨員服務團”,明確服務意義,擦亮服務品牌,做實服務舉措,拓寬服務半徑,讓黨建產生強大的業(yè)務推動力。
(一)明確服務意義,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一是將黨建工作貫穿始終?!吨袊伯a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明確了黨支部的職責任務,教務考評黨支部把黨的政治建設貫穿黨支部黨建工作各方面和全過程,推動黨員、干部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支部政治功能得到進一步強化。
二是嚴抓政治學習,提升支部黨員的政策能力和理論水平。黨支部書記是上海市思政課名師工作室“顧曉英工作室”主持人,她發(fā)揮自身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yōu)勢,經常性組織支委和支部黨員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黨員、干部自覺學習貫徹維護黨章,加強黨性鍛煉,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將黨的理論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
三是精心安排每月一次主題黨日活動。黨支部連續(xù)兩年創(chuàng)意策劃“學經典話信仰勤力行”“五月的鮮花——我和我的祖國”吟誦會,舉辦“以實際行動迎接黨代會”等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邀請援疆教師來到支部參與黨日活動,以模范黨員榜樣力量感染和引導全體黨員。
四是以“釘釘子”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警示教育。本支部黨員、副校長主講《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校紀委副書記主講“從嚴治黨”報告,努力做到強功能、攻弱項、補短板。支部堅持固本強基,健全各類制度條文,堅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有效防止各類錯誤思想文化的侵蝕,教育引導師生在課堂教學、論壇講座等活動及社會生活中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政治道路。
五是創(chuàng)建學習型黨支部,提高組織力。組織黨支部黨員輪流主講微型黨課,建立黨支部微信學習群,及時推送最新中央文件并傳達精神,經常性督促支部黨員完成“學習強國”平臺的學習,要求黨員立足本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找準提升黨建質量的現(xiàn)實著力點,積極開展相關的教學管理研究,形成教學研究及管理論文、工作研究報告等固化成果,激勵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在本職工作中體現(xiàn)黨員的支持引領作用。
(二)擦亮服務品牌,緊貼“大國方略”系列課程教改前沿。教務考評黨支部及時研判教改形勢,積極主動對接國家戰(zhàn)略,切合校情,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并實施制度跟進,保證人才培養(yǎng)質量。
一是定期組織培訓學習。自2011年起,上海大學啟動大類招生和通識教育改革,相應的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管理體制等也隨之發(fā)生變化。教務考評黨支部定期組織開課教師討論學習,并通過教師教學沙龍、通識公開課,教學經驗交流會,“通識教育教與學”征文等多種形式,積極營造“教”“學”共生的良好氛圍。
二是把握前沿勇于創(chuàng)新。2014年,上海大學首創(chuàng)“大國方略”課程,該課程成為上?!爸袊盗小闭n程的發(fā)祥課。之后繼續(xù)發(fā)力創(chuàng)設包括“人工智能”系列課程在內的10門系列課程,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
三是身體力行凝聚名師。作為“項鏈模式”的受用者和堅持者,“大國方略”系列課程的核心成員,5年來黨支部邀約150名跨院系跨學科教授走進本科課堂,立足主渠道講大課傳大道,有趣、有效地傳播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
四是組建“課程支持黨員服務團”。黨支部多次主動參與組織公開課、直播課、全國性研討會等,支部副書記及黨員身先士卒,提供周到服務,將支部工作緊貼并深度融入“創(chuàng)新團隊”的工作前沿。
(三)做實服務舉措,推進課程思政整體校建設。一是積極申報上海市課程思政整體校。2017年迄今,學校先后出臺課程思政建設方案,申報并成功入選整體校,學校重點建設課程、思政試點課程150余門。
二是舉辦“服務課程思政做好一流本科教學管理”主題黨日活動。圍繞本支部申報立項的基層黨組織“好項目”,部署“服務課程思政教改打造一流本科教學——課程支持黨員服務團”,聯(lián)手本科生課程助理團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理論支持團,在課前、課中和課后,實行教、學、評等各環(huán)節(jié)全程跟進,以“項鏈模式”服務試點課程,全力支持任課教師積極投身課程思政教育的教學改革。
三是積極配合各試點課程團隊。支部與經濟學院黨委結對共建,讓課程思政成為支部互動的重要議題。支部書記為新進教師主講師德師風和課程思政等專題報告,引導教師把價值觀塑造有機地融入教學科研,經常性邀請著名教授前來分享,用寬視野和高站位引領服務團;通過工作坊、教學研討會、觀摩課、組織教學案例、特色課堂申報、公開直播課等,帶領教師在教學中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貫穿到系列教研活動中。
四是確定“十個一”工作要求。將“四個一”作為服務團的工作目標:組織一次課程思政教學沙龍,組織一次課程思政紅色之旅,組織一次及以上課程思政公開課,組織一次名師講座;支部還細化了黨員“六個一”的工作任務:即轉變一個理念,從單純的教改管理者到課程思政教改的“服務者”“參與者”;主動與任課教師溝通一次及以上,跨前一步服務課程思政教改,拉近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與一線教師之間的情感距離;主動與該門試點課程的對接學生聯(lián)系一次及以上,切實掌握課程思政學生獲得感;做一次課堂問卷,把脈課程思政教學實效;提交一篇課程報道,營造課程思政育人氛圍,促進教師全方位成長;撰寫一則課程思政教學案例,總結課程思政教改做法,分享成功課例。這“十個一”成為黨支部積極參與課程思政教改服務支持的落地舉措,提升了黨支部工作實效。
(四)拓寬服務半徑,提升課程思政與日常教學管理質量。目前,上海大學每學期開課超過4000門次,在校本科生共計2萬多名,在編專任教師共計3000多名。面臨服務對象眾多、教學管理工作繁重、人員缺編等現(xiàn)狀,教務處考評辦頂住日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巨大壓力,聯(lián)合黨支部的黨員在本職崗位上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
一是“課程支持黨員服務團”率先踐行“讓數(shù)據(jù)多跑路,讓師生少跑路”。在教學管理制度梳理修訂、配合上級政治巡視的材料梳理、一流本科和高水平大學項目推進、課程思政試點工作、本科教學教師激勵計劃材料申報、教學成果獎組織申報、“大國方略”系列課程成果推廣、教博會展覽組織、第三屆市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組織等方面均發(fā)揮了骨干帶頭作用。
二是服務團多次舉辦大類新生、畢業(yè)生、課程思政試點課程班等各層面的學生座談會,搭建師生交流平臺,多向渠道及時了解、聽取、回應師生的意見和訴求。主動與部分老師、院系和考評辦聯(lián)系,告知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根源,配合及時整改,形成質量管理工作閉環(huán),支部及其所在行政部處成為服務高水平大學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最前沿和橋頭堡。
三是“課程支持黨員服務團”在發(fā)現(xiàn)樹立、宣傳推廣師生身邊典型人物、典型事跡方面有了新作為。服務團積極組織采訪教學成果獎獲得者、教書育人貢獻獎獲得者等,用好菊花節(jié)展板、各類教學研討會、上海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顧曉英工作室”公眾號等推廣優(yōu)秀教師,一部匯集五年多屆學生“我手寫我心我喜愛的老師”征文活動作品集《與子同行——傾聽學生的聲音》已正式出版。
二、協(xié)同融合鑄造精品,“課程支持黨員服務團”助力課程思政
“課程支持黨員服務團”聯(lián)通了學校行政管理部門、二級學院及任課教師、課程班學生,做到整體統(tǒng)籌、協(xié)同融合。通過支部黨建項目化管理,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推進課程思政,助力課程思政。
(一)發(fā)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確?!按髧铰浴毕盗姓n程的成功運行。近年來,“課程支持黨員服務團”緊貼課程思政教改最前沿,主動服務“大國方略”系列課程教學團隊。黨支部書記獲評2018年度校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黨支部被評為學校機關黨委優(yōu)秀支部。2014年學校首創(chuàng)的“大國方略”系列課程深受學生喜愛,產生很大社會反響,多次得到領導批示。
(二)提高了機關黨員對自身工作的認同感和成就感,確保課程思政整體校項目順利進展。為弘揚“大國方略”系列課程成功經驗,教務處牽頭申報,上海大學成功獲評上海市教委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整體試點單位。迄今,試點工作已將“大國方略”系列課程“點上開花”拓展為“面上結果”,帶動越來越多的專業(yè)課程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思政教改工作。支部書記聯(lián)袂著名教授多次開設公開課直播課,中宣部、教育部以及全國985院校領導多次來課堂觀摩,10門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的成功經驗得到上海教育網站重點報道?!罢n程支持黨員服務團”經常性參與并支持各院系課程思政公開課,有助于堅定自身參與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信心,有助于提升自身政治理論素養(yǎng)和管理能力。黨員干部在履行課程支持服務團職責中亮出身份,也亮出承諾,真正使黨員干部沉下心,真對接,勤實干,提升自身認同度和成就感。
(三)聯(lián)通了部處與院系師生多方主體,建立組織育人和課程育人有機生態(tài)鏈。一是“課程支持黨員服務團”搭造組織育人和課程育人的有機生態(tài)鏈。教務考評黨支部與校黨委、機關黨委、相關院系黨委和黨員教師、任課教師多聯(lián)互動,協(xié)同推進課程思政服務團工作。校黨委總攬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機關黨委發(fā)動相關黨支部抓住關鍵環(huán)節(jié),精準發(fā)力,持續(xù)支持課程思政工作。相關院系黨委班子是落實課程思政的組織主體,參與試點教學的黨員教師則是具體實施者。
二是“課程支持黨員服務團”建構服務教師教學第一線的課程育人生態(tài)鏈。教務考評黨支部黨員教師與課程思政任課教師、學生課程思政助理團、馬院思政課教師理論支持團之間,彼此積極配合,形成完整的育人生態(tài)鏈。教務考評支部的黨員們在健全課堂教學管理辦法,從課程思政課程立項運行、課程思政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思政教學督導聽課、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培養(yǎng)培訓等方面建立規(guī)范性制度安排。他們既是“管理者”,組織“考評者”,又兼有“參與者”和“服務者”新的身份,為一線教師理解機關黨員服務育人提供契機,也為機關黨員提供了走進課堂、走近一線教師、接受育人先育己的機會。教務考評黨支部的黨員們還與學生助理團積極對接,拆除了教務處考評辦等行政部門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藩籬,有助于傾聽學生呼聲,改進課程思政教學質量,完善課程思政相關管理制度。教務考評黨支部與馬院思政課教師理論支持團對接,有助于教務考評黨支部的黨員進一步提升政治理論素養(yǎng),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近年來,支部黨員發(fā)表課程思政論文多篇,出版《大國方略課程直擊》《創(chuàng)新中國課程直擊》等著作4部。
本文系2019年上海市教衛(wèi)黨委系統(tǒng)黨建研究會立項課題階段性成果:“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中發(fā)揮黨員教師先鋒模范作用”,2019ZX046
作者系上海大學教務處副處長,研究員
責任編輯:趙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