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脫 脫 等
《岳陽樓記》拓展閱讀——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為蘇州吳縣人。仲淹二歲而孤,母更適長山朱氏,從其姓,名說。少有志操,既長,知其世家,乃感泣辭母,去之應天府,依戚同文①學。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舉進士第,為廣德軍司理參軍,迎其母歸養(yǎng)。改集慶軍節(jié)度推官,始還姓,更其名。
監(jiān)泰州西溪鹽稅,遷大理寺丞,徙監(jiān)楚州糧料院,母喪去官。晏殊知應天府,聞仲淹名,召置府學。上書請擇郡守,舉縣令,斥游惰,去冗僭,慎選舉,撫將帥,凡萬余言。服除②,以殊薦,為秘閣校理。仲淹泛通《六經(jīng)》,長于《易》,學者多從質問,為執(zhí)經(jīng)講解,亡所倦。嘗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③也。每感激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jié),自仲淹倡之。
……
歲大蝗旱,江、淮、京東滋甚。仲淹請遣使循行,未報。乃請間曰:“宮掖④中半日不食,當何如?”帝惻然,乃命仲淹安撫江、淮,所至開倉振之,且禁民淫祀,奏蠲⑤廬舒折役茶、江東丁口鹽錢,且條上救敝十事。
(選自《宋史》,脫脫等撰,中華書局2000年版,標題為編者所加)
【注釋】
①戚同文: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的教育家。
②服除:守喪期滿。
③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
④宮掖:宮廷。
⑤蠲:juān,免除。
如果說《岳陽樓記》是范仲淹借岳陽樓之景展現(xiàn)自己崇高的思想境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本文則是范氏以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示其憂樂天下的情懷。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封建士大夫們立身行事的準則。而范氏,不論窮、達,始終以天下為己任,這種精神實在難能可貴。
1.請聯(lián)系選段內容,概括范仲淹心憂天下的具體行為。
2.反復誦讀《岳陽樓記》和《范仲淹傳(節(jié)選)》,說一說兩篇文章在寫作手法方面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