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市塔山中心小學 李蓮香
“能傾聽別人的意見”是《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低年級小學生提出的情感態(tài)度目標,其實質(zhì)就是對低年級小學生思考能力和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活潑好動,在課堂上聽講習慣不好,經(jīng)常隨便說話、隨意插嘴,老師提問時還沒聽清問題或沒有認真思考就開始搶答,不僅擾亂了課堂紀律,而且影響到其他學生的聽講與思考;另外,低年級小學生注意力容易轉(zhuǎn)移,有的學生經(jīng)常在老師講課,或別的同學回答問題時,思想開小差或者做小動作,嚴重影響了學習效率。實踐證明,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并專心聽講的學生,其學習效率和學業(yè)水平遠遠高于不專心聽講的學生。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是低年級小學數(shù)學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和教育目標。
很多低年級小學生上課時不專心聽講、不積極思考,與教師沒有向?qū)W生講明課堂上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能做有很大關系。因此,低年級數(shù)學教師在新學期伊始就要向?qū)W生講明數(shù)學課堂聽講的常規(guī)要求,教給學生聽講的方法和要領。
例如:(1)老師講課時坐姿要端正,眼睛要平視;雙手手心向下平放在桌面上,不做小動作。(2)要仔細傾聽老師所講的內(nèi)容、積極開動腦筋。(3)在別的同學發(fā)言時,不能隨便打斷別人的話,要耐心聽發(fā)言的同學把話說完。(4)同學說得不對時,要正確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能亂起哄或譏笑別人。(5)在老師講課或其他同學發(fā)言時不要隨意插嘴。(6)要發(fā)言先舉手,得到老師允許后起立發(fā)言……
教師要告訴學生,課堂上遵守聽講常規(guī),既是守紀律、會學習的表現(xiàn),也是尊重老師和同學的表現(xiàn),并經(jīng)常提醒、敦促學生遵照執(zhí)行,直至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這樣,學生就很清楚課堂上聽講的具體要求和應遵守的禮儀,不但能夠有效控制學生在課堂上隨意插嘴、做小動作等不良行為習慣,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聽課質(zhì)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專心”與“傾聽”就像一對孿生姐妹“心有靈犀一點通”。不會傾聽的學生通常注意力也不集中;善于傾聽的學生一般在課堂上注意力都比較集中。有時教師正在講課時,明明看到某些學生走神了或者在做小動作,又不能中斷教學活動,這時運用暗示法是最恰當?shù)奶嵝逊椒ā?/p>
當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可以利用語言提醒開小差的學生,同時用眼睛凝視著他說:“看誰坐得最正,聽得最認真!”“有的同學眼睛在看天花板,沒有看黑板,”……這樣一提醒,走神的學生就會迅速把心收回來,重新進入傾聽狀態(tài)。
發(fā)現(xiàn)有學生走神時,教師可以故意加重語氣并突然停下來,停頓的時間要稍長一點。這時,學生會面面相覷,不知道發(fā)生了何事;教室里會特別安靜,走神的學生很快察覺到教室里異樣的氣氛,馬上會盯著老師看??吹阶呱竦膶W生注意力集中了,教師就可以繼續(xù)講解。
教學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有學生在做小動作或走神了,教師可以拍幾下手提醒學生,學生聽到老師拍手的聲音會有些緊張,教師再用眼神暗示學生注意聽講,學生就會馬上集中注意力聽講。
如果以上幾種暗示法都用過了,學生還是沒有回過神來,教師就可以走下講臺巡視講課,當走到不專心聽講的學生身邊時,用手摸摸他的頭或者輕輕按一下他的肩膀,提醒他要專心聽講,學生也會“識時務”地悄悄收心、坐直,開始認真聽課了。
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不能長時間地持續(xù)關注相同的事物。因此,教師要增加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的 “魅力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聽”的興趣。
教師的教態(tài)要親切自然,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教學內(nèi)容要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要多使用兒童化語言,盡量讓學生聽清、聽懂;要多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營造教學情境,讓學生愉快地融入其中;教師的教學方式要靈活多樣,盡可能讓學生多說多練,鼓勵學生動口“講一講”、動手“擺一擺”、動筆“練一練”,并經(jīng)常穿插一些活潑輕松的兒歌、游戲……這樣愉快、輕松的數(shù)學課堂,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非常有吸引力,既能激發(fā)學生“說”的愿望,也能調(diào)動學生“聽”的興趣,還能延長他們的有意注意時間。
例如,教學一年級上冊“認位置”時,為了幫助學生建立“前、后、左、右”的位置概念,筆者讓學生做了一個“聽口令行動”的游戲。游戲的規(guī)則是:每五人一組,其中一人擔任號令官(五人輪流),其他四個同學聽號令官的口令做出相應動作。當“號令官”發(fā)出“前面起立”的口令時,站在他前面的同學要立即起立;當“號令官”喊“右邊坐下”時,站在他右邊的同學要立即坐下……游戲時,聽口令的學生都全神貫注、認真傾聽,不然會因聽不清口令而做出錯誤的動作。教室里口令聲此起彼伏,有的學生起立,有的學生坐下,大家在游戲中既緊張又開心,緊張的是怕聽錯口令,開心的是自己居然把動作都做對了。這樣一輪游戲下來,學生已經(jīng)把“前、后、左、右”四種位置熟稔于心,這比起老師口干舌燥地指著某個參照物來講解,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葉圣陶先生把學習的過程比作“吸收”和“傾吐”。在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上,學生“聽”的過程就是“吸收”的過程,練習、運用的過程就是“傾吐”的過程。因此,教師要靈活運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能充分調(diào)動其參與熱情的練習方式,引導學生運用“聽”來的知識進行練習,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口算練習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必不可少的數(shù)學“基本功”訓練。一般常用的口算形式是“視算”練習,就是讓學生看算式說答案。“視算”練習久了學生就會因為形式單一而產(chǎn)生厭倦心理。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口算練習積極性,筆者又加入了“聽算”練習(讓學生聽算式說答案),并且把“聽算”和“視算”兩種形式交替進行。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被調(diào)動起來了。他們一會兒要全神貫注地看算式,一會兒要聚精會神地聽算式,一點也不敢懈怠,生怕因為聽錯了算式而得出錯誤答案,既提高了學生的口算效率,又鍛煉了學生的傾聽能力。
又如,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數(shù)學概念和運算法則的理解,筆者經(jīng)常把一些學生容易混淆的概念或運算法則設計成判斷題,筆者口述題目,讓學生用表情或手勢表示“正確”或者“錯誤”。這種練習方式學生非常喜歡,因為練習中加入了游戲化元素(表情和手勢)。低年級小學生天真爛漫,他們在生活中就喜歡用各種搞怪的表情來表達情緒,讓他們用表情和手勢判斷對錯,對他們來說是“正中下懷”,因此他們參與的熱情都很高。運用聽題目判斷對錯的練習方式,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開動腦筋、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思考題目的內(nèi)容是否正確;另一方面也迫使學生認真傾聽、快速分析辨別才能做出正確判斷,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傾聽能力,更鍛煉了學生的分析與甄別能力。
低年級數(shù)學教師在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傾聽能力的同時,一定不能忽略對學生進行及時、適當?shù)脑u價;要多進行正面評價、多使用激勵性語言;不要吝嗇對學生的溢美之詞,讓學生品嘗得到肯定的滿足感,這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熱情和傾聽欲望的制勝法寶。
當然,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悉心指導、時常提醒和督促;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傾聽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需要廣大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中適時捕捉教育契機,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學資源,以喚醒學生傾聽的愿望,讓學生“聽”出聰明的頭腦,“聽”成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