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婷 錦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腫瘤是威脅人類生命的一種主要疾病類型,一旦診斷后,患者均會出現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加之很多腫瘤患者手術治療需要對身體組織進行切除,進一步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緒[1]。因此對此類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礎上,筆者2018.2-2019.2,選取80名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開展調研研究,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在腫瘤外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一)臨床資料。2018.2-2019.2,選取80名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開展調研研究,將其隨機等分為X組和Y組。其中調研者男女性別比例:X組為22:18;Y組為22:18。調研者年齡:X組平均數值為(46.4±5.2)歲;Y組為(47.2±5.3)歲。疾病類型:X組胃癌、乳腺癌、結腸癌、肝癌患者占比為12:10:10:8;Y組為12:10:10:8。X組和Y組性別、年齡和疾病類型等均無顯著差異(P>0.05)。本次實驗經由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調研者均同意實驗并簽訂同意書。
(二)護理方法。X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含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及檢測,圍術期常規(guī)護理等。Y組在X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包含措施有:
入院心理干預: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以積極心態(tài)接待患者,為患者提供必要的幫助,如幫助患者搬運攜帶物品,為行動不便患者提供輪椅等?;颊咦≡汉螅e極向患者介紹醫(yī)院的環(huán)境,并向患者介紹主治醫(yī)生情況和護理人員情況,對于患者存在的疑問進行積極解答,有效消除患者入院時的陌生感和緊張感。
術前心理干預:術前3d,護理人員將疾病相關知識、手術細節(jié)、手術注意上相等向患者進行講解,并告知其相應手術成功案例,以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增強器治療信心。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時需要依據患者的理解情況采用簡潔有效的語言進行溝通。
術中心理干預:進入手術室中,護理人員主動向患者講解手術室的環(huán)境情況,同時保持一直陪伴患者,消除患者陌生和緊張感。引導患者進行深呼吸,為患者播放輕音樂,充分讓患者進行身心放松。另外術中護理動作盡量輕柔,提前將護理器材準備好,操作時不要慌張,以免對患者產生不良刺激。
術后心理干預:術后第一時間將手術情況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并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疑惑,緩解其緊張、焦慮情緒。同時將術后注意事項向患者告知,提高患者術后自我護理能力。
(三)評價標準。本實驗選用VAS評分、PSQI評分、SAS評分和SDS評分四個指標對調研結果進行測評。其中VAS評分反映患者疼痛嚴重程度,通過VAS評分量表評定,評分越高疼痛程度越嚴重。PSQI評分反映患者睡眠質量情況,通過PSQI評分量表評定,評分越高睡眠質量越低。SAS評分和SDS評分反映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嚴重程度,通過SAS評分和SDS評分量表評定,評分越高焦慮、抑郁情緒嚴重程度越嚴重。
(四)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通過SPSS20.0分析,性別占比等指標應用計數數據(%)表示,采用x2檢驗,VAS評分、PSQI評分、SAS評分和SDS評分等指標應用計量數據(±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2]。
結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X組和Y組護理干預后VAS評分和PSQI評分對比分析結果
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Y組VAS評分和PSQI評分指標數值均顯著低于X組(P<0.05)。
結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 X組和Y組護理干預后SAS評分和SDS評分對比分析結果
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Y組SAS評分和SDS評分指標數值均顯著低于X組(P<0.05)。
隨著人們生活工作環(huán)境及人們生活狀態(tài)的不斷變化,腫瘤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腫瘤對人們健康的重要影響,治療費用較高,加之很多患者手術治療時需要將身體部分組織和器官切除,致使很多腫瘤患者會出現恐懼、緊張和焦慮等不良情緒,影響患者的治療和健康恢復。因此對于此類患者,給予入院時、術前、術中和術后的綜合心理護理干預是非常必要的。
上述結果顯示:對腫瘤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干預,患者護理干預后SAS評分和SDS評分指標數值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護理患者,且患者護理干預后VAS評分和PSQI評分指標數值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護理患者,說明心理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腫瘤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進而緩解患者的主觀疼痛,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此結果與李應芝等人的研究結果較為一致[3]。因此手術室護理干預在甲狀腺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值得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