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 菲
四川省內江市第三中學
由于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帶有明顯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許多教師將成績作為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把教學作為一種工具,并沒有從根本上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觀念。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認為學生只有能夠將文章中出現(xiàn)的生詞與句式翻譯出來,能夠將全文翻譯出來,閱讀成績自然就會提高。在這種教學認知下,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過于重視文章的翻譯,使得英語閱讀課程變得枯燥無聊,學生對英語閱讀缺乏興趣。針對這種教學現(xiàn)狀,教師首先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態(tài)度,順應新課程改革的潮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心理上樹立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對于英語閱讀來講,提升閱讀水平最高效的辦法就是增加自己的詞匯量。高中英語的閱讀理解文章一般都很短,學生在英語詞匯量跟上的基礎上,就算不使用任何閱讀技巧,讀一遍文章也就完全可以回答后面的問題了。而增加詞匯量的好的方式就是讀全英文文章或者名原著。在閱讀的過程中學到的不僅是陌生單詞的意思和實際用法,還可以練習自己的閱讀技巧。學生可以選擇一些適合高中英語程度的英文書來進行閱讀練習并積累自己的詞匯量。例如,《書蟲牛津雙語系列》。雖然提高自己的詞匯量能夠讓自己的閱讀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對于高中閱讀來講,詞匯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為高中閱讀中,很少會涉及非常專業(yè)的英語單詞,如果文章出現(xiàn)了專業(yè)術語,那么文章必然會用通俗的語言針對這個專業(yè)進行解釋。所以學生只需要掌握好課本上的單詞并再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課外拓展就可以了。
在課堂閱讀前,對于本節(jié)需要閱讀的材料背景及相關知識點,需要通過課前的預習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滲透,特別是對于學生不熟悉的知識,更需要從語篇簡要分析中,來激發(fā)學生對語篇主體的初步認知。在教學方法上,通常以集體討論的方式來進行,教師在討論中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明確閱讀教學的目標,并從閱讀前的環(huán)境營造上,做到寬松與自然。在閱讀后,對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需要進行適當?shù)臋z查,閱讀理解能力不是簡單地記住作者的觀點,而是通過閱讀體驗來擷取材料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以及包含在信息中的知識,尤其是對于閱讀材料中的細節(jié)問題的探討和理解,更是學生閱讀后重點檢查的關鍵,并由此來逐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力。
學生不愿意自主閱讀一方面是因為對英語沒有興趣,另一方面看不懂閱讀內容也讓學生產生挫敗感。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注意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一些學生并不是對英語不感興趣,而是看不懂閱讀內容讓自己對閱讀沒有自信心。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一些簡單的英文原著,例如童話故事,學生在閱讀時會發(fā)現(xiàn)自己能夠看懂文章內容,自我成就感馬上就會提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進度,不斷加深學生閱讀書籍的難度,學生在閱讀時碰到不會的詞匯也會查閱資料進行閱讀,這樣學生在不斷閱讀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英語閱讀其實難度并不高,只要掌握好詞匯與語法就能夠順暢地進行閱讀。這樣增長了學生閱讀的信心,在課堂中再碰到閱讀時也不會把它當作很難的關卡
高中英語課文大多篇幅較長。課文內容參透了豐富的審美以及科學教育內容。在這些兼顧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閱讀課教學中精心設計既有啟發(fā)性又能激起學生探討興趣的系列問題,可以啟迪學生動腦,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在提問、解答的過程中,教師要啟發(fā)引導,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欲望,幫助學生認知和理解。教師提問:1)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merican young people? 2) What about today's Chinese young people? 學生七嘴八舌談到了當今美國青年低沉的情緒與消極的處事態(tài)度,以及中國當代青年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這種問題能引導學生將課內學到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延伸到課外的話題中,啟迪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提高了學生對英語的感知、觀察與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了閱讀興趣,同時也可使其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
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在高中生學習英語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我們日常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寬閱讀范圍,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增加對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熟練地掌握并運用各種閱讀方法,策略及技巧,從而獲取文章所傳遞的信息,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