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短歌行》中寫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叮瑧n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面對美酒應該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早晨的露水,苦于過去的日子太多了!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愁長久難以散去。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喝酒方可解脫。
曹操非?!鞍l(fā)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來他是苦于得不到眾多的“賢才”來同他合作,一道抓緊時間建功立業(yè)??磥沓钜惨唧w分析,不能盲目地說好壞。由于自私、頹廢、甚至反動的緣故而愁,那么這愁就是一種消極的感情;反之,為著某種有進步意義的目的而愁,那就成為一種積極的情感。曹操在這里所表達的愁緒就是屬于后者。
如果我們只看前幾句,就會有及時行樂的感覺,這確實是望文生義。其實這是一首“求賢歌”,一首“勵志歌”,如果這樣來理解,曹操的喝酒就很有意義了。
李白感嘆光陰流逝,無法挽回,又不能在仕途上盡展才華,那就寄情山水,揮灑詩篇,把酒問盞,肆意享樂吧!人生飄浮無常,好似夢幻一般,歡樂的日子能有多少呢?古人拿著燈燭,在夜間游樂,確實是有它的道理啊!何況溫暖和煦的春天以如煙的秀美景色來召喚我們,充滿美妙聲色的大自然又給我們提供了一派錦繡風光。
我們聚會在桃李芬芳的花園里,暢談兄弟間的樂事。諸弟聰明過人,都有謝惠連的才華。大家詠詩歌唱,唯獨我不能和謝康樂相比而感到羞愧。靜靜地欣賞這春夜幽雅的景色的情趣未了,縱情的談論又轉(zhuǎn)向清雅。擺出豪華的筵席,坐在花叢中間,酒杯頻傳,醉倒在月光之下。如果沒有好的詩篇,怎能抒發(fā)高雅的情懷?如有詩賦不成的,按照金谷園的先例,罰酒三杯。
喝酒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快樂的源泉之一。假如把酒從生活中剔出去,生活就會暗淡很多,就會少了很多色彩和樂趣。
《梅花三弄》中有一段歌詞:“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看人間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p>
酒又何嘗不是如此?
《我的祖國》歌詞里唱得好:“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獵槍?!迸笥褋砹巳魶]有好酒招待,那就是情誼不夠,怠慢了朋友,按現(xiàn)在流行的說法,“只要感情有,什么都是酒”。電視劇《亮劍》中的李云龍和趙剛,建國后哪次相見不是喝得東倒西歪,一醉方休?我們也不會笑話他們失態(tài),反而會覺得這才夠意思,這才過癮,這才是戰(zhàn)友情。如果見面只是敘舊,只是嘮嗑,我們會覺得索然寡味,真像一杯白開水。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p>
古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露,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四大喜哪一樣離得了酒?酒是代表或表達感情的,朋友、親人出門了,要喝酒踐行,回來了要接風;朋友親戚結(jié)婚了、生子了、喬遷了、升學了,要恭喜要慶賀;朋友有什么難事,要寬慰,要壓驚,只要和情字有關的,幾乎都不能沒有酒。
古代以酒會友和以文會友是分不開的。從這個角度講,比我們現(xiàn)代進步得多,有意義得多。
以文會友必然要以酒會友,這應當說這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很多文人通過這種高雅、文明的方式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留下了很多優(yōu)秀動人的詩篇。
東晉時,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名流及親朋四十二人人聚會于蘭亭,行修禊之禮,飲酒賦詩。后來王羲之把每人的詩文編成集子,并寫了一篇序,這就是流傳千古的《蘭亭集序》;康熙年間,時任揚州府推官的王漁洋與一些詩人名士于揚州虹橋行修禊之禮,首寫《冶春詞》二十首,諸人和之,一時稱為文壇盛事,此即為著名的“虹橋修禊”?,F(xiàn)在的作家采風、作品研討等活動,也可歸于此類。
送別踐行、聚友思鄉(xiāng)、久別重逢、野游小聚、踏歌載舞都需要有酒相伴,有詩怡情。詩酒是一種生活,一種精神狀態(tài),一種人生狀態(tài)。唐朝的著名詩人李白和杜甫,雖然個人的秉性和作品的風格不同,一個浪漫縱情,一個抑郁內(nèi)斂,但兩人一見如故,漫游梁宋,“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被后人譽為“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杜甫在回憶與李白之情誼時曾作詩《春日憶李白》:“何時一杯酒,重與細論文?!?/p>
在生活中,我也很想效仿古人,以文章去結(jié)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品味高山流水般的通靈,體會如沐春風般的溫馨。然而,今人唯知以酒會友,以歌會友,全無古人的風韻情致。酒,斷不是古時的酒,人,多半缺乏悲天憫人的文化情懷,即便我是前文中提到的古人當中的某一個,譬如有著曠世憂愁的曹操,我也終究會四顧茫然的。
這樣的酒,不喝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