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舟/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
2002年,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印發(fā)了《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2006年底對《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做了修訂,2019年1月教育部和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發(fā)布了2019年版《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以后簡稱新《大綱》)。新《大綱》強調了《軍事理論》是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的必修課,同時也是大學生國防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是由原江蘇省淮陰財經學校和原江蘇省淮海工業(yè)貿易學校兩所國家級重點中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組建的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原有學校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良好的辦學條件和師資隊伍,一直以來與駐淮部隊密切合作,在學生中積極開展國防知識教育和軍事技能訓練,收到良好的效果。學校開設《軍事理論》課程已有15年歷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12年以優(yōu)秀成績通過了省教育廳的軍事課程考核。新《大綱》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軍目標根本要求,以提升學生國防意識和軍事素養(yǎng)為重點,為實施軍民融合發(fā)展戰(zhàn)略和建設國防后備力量服務,明確了高校軍事理論課的服務目標,使得高校軍事理論課程從指導思想、普遍開設、到服務什么,都定位得非常準確。我校作為一所新興高職院校,在新《大綱》課程定位下,面對思想活躍的99、00后大學生,學校《軍事理論》課程建設進一步明確定位,為今后的《軍事理論》教學及大學生國防素質教育提供更加完善的指導服務。
學校堅持將《軍事理論》課程建設列入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議事日程,并成立了《軍事理論》課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學生工作的學校黨委副書記擔任,副組長由分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擔任,成員由各行政部門負責人和各院部黨總支書記組成。《軍事理論》課程建設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協(xié)調和部署學?!盾娛吕碚摗氛n程建設工作,督促并指導各院部嚴格按照新《大綱》的規(guī)定,軍事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yǎng)體系,列入學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課程考核成績記入學籍檔案?!盾娛吕碚摗方虒W不得少于28個課時的教學量,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正常教學時間,多媒體教室小班授課,這樣安排符合學生學習習慣也符合教師的授課特點。在教學條件上保證和支持了《軍事理論》教學工作邁上正規(guī)化道路。今年6月在最新一輪的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討論會上,學校要求各個專業(yè)將《軍事理論》教學課時數調整至36課時,從政策上對《軍事理論》教學給予最大保障。
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與實踐,結合新《大綱》學校明確了學生軍事理論課的指導思想:軍事理論課要以習近平強軍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遵循,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新時代軍事戰(zhàn)略方針和總體國家安全觀重要思想為指導,在著力培養(yǎng)“腦子靈、懂管理、善經營、會動手、身心好、討人喜”的具有財院特質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實踐中,以中共中央、國務院、教育部、省教育廳等有關文件為依據,軍事理論課程教學內容嚴格按照新《大綱》的要求,認真實施軍事理論課教學內容,包括《中國國防》、《國家安全》、《軍事思想》、《現代戰(zhàn)爭》和《信息化裝備》五個教學內容,其中的《國家安全》和《信息化裝備》兩章是新增加的全新的內容,新《大綱》的內容涉及面比較寬,并且每一章中的內容都更新快,這對教師隊伍的軍事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課程建設小組就新《大綱》教學內容多次組織軍事理論教師研討、集體備課有效地保障了教學內容的全面、合理。教學中做到突出重點、難點,盡可能多為學生提供有效信息。
健全和有效的規(guī)章制度一切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是課程建設的重要保證和首要工作,學校從課程建設出發(fā)先后制訂了《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民武裝部管理制度》、《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軍事教研室主任工作職責》、《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軍事教研室工作條例》、《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軍事理論兼課教師聘選辦法》、《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軍訓工作手冊》等一系列校級規(guī)章制度,在制度層面上為《軍事理論》課程建設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極大地促進了《軍事理論》學科的健康發(fā)展。
優(yōu)秀的軍事教師團隊是軍事理論課堂教學的重要保障也是課程建設的基礎。
我校在軍事教師團隊建設上采取專、兼職相結合的方式。目前,我校軍事理論教研室共有專兼職教師11人,其中專任教師4人,校內兼職教師7人,所有教師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職稱5人,占團隊的45.5%。2011年起學校實行在全校公開聘任軍事理論課兼職教師的制度,實行競爭上崗。要求主講教師必須具備教師資格證及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職稱,在選聘程序上嚴格按照《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軍事理論兼課教師聘選辦法》,根據教師提交的《軍事理論課教師申請表》,由教務處、人武部、軍事理論教研室進行審核,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團隊;此外學校還從優(yōu)秀的的青年輔導員、團干部和“兩課”教師中遴選部分作為后備軍事理論兼職教師培養(yǎng),他們都有著年輕、學歷高、容易接受新知識的優(yōu)勢經過一段時間地培訓就能較好承擔起軍事課教學工作。另外學院利用雙擁共建關系,從駐淮部隊聘任了2名現役軍官作為我校兼職軍事理論課輔導員。通過專題講座的形式開設《國家安全形勢》、《國防動員》、《軍事高技術》等課程,提高軍事理論課教學水平。目前我校軍事理論教學形成了教師集中授課與個人自學相結合、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相結合、課堂教學與“慕課+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多樣的教學形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校還加強對軍事理論課教學監(jiān)督,經常深入課堂、聽取學生的反映,評估教學效果,保證了課堂教學質量。
學校對軍事教師的業(yè)務能力提升和繼續(xù)教育十分重視,多種方式提升軍事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和科研能力。一是每年派出青年教師參加由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高校軍事研究會主辦的“江蘇省高校軍事教師培訓班”提高軍事知識素養(yǎng)和授課水平。二是每學年邀請省內外及軍隊院校知名專家教授來我校開設專題講座開闊眼界,增長知識,促進我校軍事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學校鼓勵專兼職軍事教師和從事學生軍訓的輔導員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并出臺了相應的獎勵政策;鼓勵軍事教師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對公開發(fā)表科研論文的軍事教師進行獎勵;學校人武部、教務處、科研處聯合開展了軍事課程專項課題立項工作,引導大家開展軍事課題研究。這些舉措有力地推動了學校軍事教師科研工作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軍事理論》教學是課程建設的重中之重,教學工作是整個課程建設的主體, 一切工作都應該是圍繞教學工作而開展。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在軍事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軍事理論》教學沒有連續(xù)性。高職院校一般在新生剛入學進行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教學,整個軍事課程學習主要集中在大一的第一學期,從大一下學期開始就不再有軍事理論相關的教學了,學生的軍事理論課程學習沒有連續(xù)性。
我校軍事課程建設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逐步形成了以軍事必修課(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教學)為主、以軍事通識課程(國防教育系列公共選修課和素質大講堂)為輔、以軍事實踐課程(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和大學生救護培訓)為補充的“三位一體”課程教學體系,整個軍事課程學習過程貫穿了大學三年。
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教學嚴格按照《大綱》要求列入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規(guī)定軍事理論教學不得少于28課時,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考核三方面著手堅持教學改革。軍事理論課程是集軍事知識、國防觀念、科技知識、思維開發(fā)于一體,既突出重點又兼顧一般的科學知識體系,因此我們將《國家安全》、《軍事思想》、《信息化裝備》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詳細講解。從教學方法來看我們把軍事課教學不僅當成是一門技術性活動,更當成是一項藝術活動, 改革掉傳統(tǒng)的內容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開展了“專題式”、“ 討論式”、“交互式” 、“啟發(fā)式” 等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和慕課、微課、視頻公開課等在線課程,更多地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參與討論交流與思考問題,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興趣。從教學考核來看,我們改變了過去傳統(tǒng)的筆試考核方式,充分地利用現代化手段,結合我校的智慧校園建設,在手機、電腦等移動平臺上進行在線考核。這樣的考核方式不僅學生喜歡,而且也減輕了軍事理論教師的閱卷。
高校軍事課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軍事技能與理論知識,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素質,要把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軍事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我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從大一下學期時開設多門國防教育系列公共選修課和素質大講堂,并要求學生畢業(yè)前必須選修一門國防教育系列公共選修課、聽一次素質大講堂。在實施國防教育的同時,有機實現了“四個結合”,即將學生的國防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結合、軍事訓練和實用性教學內容相結合、國防教育和學生的成才教育相結合、國防教育和人性化的娛樂活動相結合。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素質的提升,充分利用現有的設施資源,將素質拓展訓練和大學生救護培訓作為軍事課的重要補充,將素質拓展訓練和大學生救護培訓列為學生必修課程,學生從大二開始在校期間至少接受一次素質拓展訓練和救護培訓,考核合格認定為一個附加學分。在學生素質拓展訓練過程中加強軍事技能方面的訓練,增加了真人CS對戰(zhàn)、緊急集合、火災逃生等內容,鍛煉學生的軍事技能、身體素質以及團隊合作意識。學校與淮安市紅十字會合作,定期對學生進行救護知識和常規(guī)急救知識培訓,教給學生各類救護的處置辦法,提高學生防范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能力,并進行考核,考核通過由淮安市紅十字頒發(fā)救護員資格證。
新《大綱》的新的課程定位、新的課程目標、新的課程要求,對高校軍《事理論課程》建設,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多方位的軍事課程教學體系的建立,學生對軍事理論的學習經歷了一個由基礎到拓展、由鞏固到提升的不斷向上的發(fā)展歷程,全面塑造了當代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和國防觀念,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國家后備人才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