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中偉
重慶市松樹橋中學校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绷私鈱W生內心是營造班級人和管理的前提,只有內心和諧了才可能有和諧的行為。因此初中班主任要用心走進學生心靈,只有走進學生心靈才能使其敞開心扉,接受教育,也有利于形成和諧的班級氛圍。堅持民主平等原則來公平對待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讓學生都能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心、尊重和愛護,進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公平對待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后進生因學習進步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使學生繼續(xù)努力,不能因后進生成績差而對其冷淡和諷刺挖苦。當前學生會在學校里度過大多數(shù)時間,因此學習環(huán)境和學生自身成長有著緊密聯(lián)系。這里所指的學習環(huán)境除了學習方面,還包含道德品質和思想政治等德育層面。一名學生只有在德育方面學會做人,才能更好地學習以及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對于學生而言,無論處于哪個成長階段,都希望得到來自教師的認可與表揚,而處于成長關鍵時期的初中生更是有著較強的自尊心,這個階段的學生開始重視有關“臉面”的問題,自尊心較強而承受力相對較弱。面對這一情況,班主任需要在日常的管理和與學生相處交流中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尋找學生特有的優(yōu)秀品質,同時也要及時幫助學生糾正錯誤,但要注意糾正的方法,避免過于挑剔,更多的是以表揚的形式來鼓勵學生強化學習,提高自尊心與自信心。另外,班主任還要注意到,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個體差異性,尤其是在各科的學習方面,學生基礎水平、學習能力、生活經(jīng)歷、興趣愛好、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導致了這些差異的存在,班主任需要走進學生的世界中,尤其是對于一些學習節(jié)奏較慢、學習效果不佳的學生,班主任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鼓勵,并幫助學生分析成績較差的原因——并非為智力缺陷導致,還有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影響,這些都要讓學生了解,同時要挖掘學生可賞識的長處,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在此基礎上激勵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重新樹立自信心,實現(xiàn)良好發(fā)展的目標。
班主任要想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就必須結合家庭、學校的力量,形成合力,這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關鍵所在。我們常說:“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有什么樣的孩子?!备改笇⒆拥挠绊戯@而易見。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學校、家庭的聯(lián)絡員。學生處于這個復雜的社會大家庭中,他們受到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總在不停地相互作用,形成一個綜合的作用力。所以,家庭教育在德育中占有必不可少的一大部分。
如,學生在家是否在沒有家長的監(jiān)督下獨立完成作業(yè)。不少家長來校告知,自己的孩子在家會認真幫忙做家務,但家長們卻不支持,因為他們寧可孩子多花點時間在學習上,也不愿意讓孩子花時間去幫忙打掃家務。這是與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和道德發(fā)展相矛盾的,因為他們的主體性地位被剝奪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就難以保持。為此,筆者專門召開了一次家長會,把這種德育教育思想傳輸給各位家長,希望家長們讓學生無論是在校還是在家,所處的德育教育環(huán)境都是一致的,只有得到班主任和家長的一致認同和支持,學生的德育教育主體地位才能展現(xiàn),德育發(fā)展的主體性作用才能夠得到發(fā)揮。
學生是德育教學工作的對象,也是主體。班主任應該用愛平等對待班級同學,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不是教師一個人的活動,并不是我寫你抄、我講你聽那樣簡單機械化就能達到目的。在進行德育工作時,要取得“教學相長”的效果,班主任就該尊重學生,不要一概否定,不搞專制,擺資格。就算教師犯錯誤,也要知錯能改,當著班級同學面及時自我批評教育。在開展德育工作時,班主任不應該抽取學生發(fā)問,摒棄以言傳方式教導學生,而應讓學生參與道德實踐。另外,學生都是平等的,班主任不應帶著勢利的眼光看自己的學生。比如對富裕家庭的學生不能因其捐助了學?;A設施而視之為寶,也不慣壞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對學習成績或經(jīng)濟條件差的學生視而不見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公平的。教師應以身作則,向學生灌輸互愛觀念。所以,班主任評價學生時,應不護短、不歧視,敢于批評“好生”,同時還要關愛“差生”。
班級引入輪班制之后,值日的學生需要負起責任,對所轄工作展開主動性探索,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效率。其他職能小組也有具體的責任劃分,班主任可與其簽訂責任書,實施責任追究制,將班級工作具體分解,同時也可以形成良好的民主管理氣氛。民主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在具體操作中,班主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需要對相關管理責任進行細化,每一名學生都屬于班級管理的成員,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班級責任制和輪班制并不矛盾,無論是誰,處于什么位置,都需要承擔屬于自己的責任,這就是責任制的基本屬性特征。臨時的崗位有責任劃分,固定的崗位更不能離開責任規(guī)劃。衛(wèi)生值日小組有明確的責任范圍,而且組長和組員各自的責任也有界定,這樣便可以形成責任網(wǎng)絡。因為責任化整為零了,班級管理始終處于“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問”的狀態(tài)。在責任分配時,班主任要與責任人達成認知共識,共同認定責任并簽訂責任書。責任書不僅是一種形式,更具備一定的督促力,促使責任人對個體任務職責負責,以形成班級管理新秩序。
在學校教學的過程中,德育教學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不管是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德育都是不斷滲入的。德育的開展,在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和學校的工作方面有著促進和導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