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恩安 張現(xiàn)娥
(開封市兒童醫(yī)院 開封 475000)
據(jù)調(diào)查顯示,我國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高達5%,占嬰兒死亡原因的30%以上[1]。新生兒窒息是指新生兒出生后沒有自主呼吸或者呼吸抑制,出現(xiàn)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以及酸中毒等情況,是圍產(chǎn)期新生兒死亡和傷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新生兒窒息多數(shù)因產(chǎn)前、產(chǎn)時以及產(chǎn)后各種病因所致,窒息發(fā)生后易導致腦、腎、心等多臟器功能損害,尤其對腎臟的損害最為嚴重,而重度窒息新生兒的發(fā)病率往往更高,對患兒的生存健康產(chǎn)生嚴重威脅[2]。為了研究小劑量多巴胺治療重度窒息新生兒腎功能損害的效果,我院開展此項研究,報道如下。
抽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58例重度窒息新生兒腎功能損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其就診的先后順序?qū)⑵浞譃檠芯拷M和參照組。參與本次研究的所有患兒均符合第四版《實用新生兒學》中新生兒窒息診斷標準,均診斷為重度窒息新生兒[3]。所有研究對象均排除重癥感染、非窒息因素導致的心肺疾病等的干擾。研究組中的29例患者,男12例,女17例;胎齡36~40周,平均胎齡(38±1.6)周;出生體重2.0~4kg,平均體重(2.5±0.6)kg。參照組中的29例患者,男15例,女14例;胎齡37~40周,平均胎齡(39±0.4)周;出生體重2.5~4kg之間,平均體重(2.3±0.5)kg。參與本次研究的所有患兒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jīng)過我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后實施。
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于患兒窒息清醒后給予吸氧治療,維持患兒腦灌流量、降低顱內(nèi)壓力,維持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糾酸、限液、吸氧等常規(guī)基礎治療,使用抗感染藥物進行感染控制;并給患兒進行加強抗感染治療,提供必要的熱量,對于尿量較少的患者推注呋塞米進行利尿治療。研究組在進行上述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小劑量多巴胺進行治療。使用微量輸注泵對患兒進行靜脈滴注,滴注速度根據(jù)患兒體重進行計算,滴注速度為3~5 μg/(kg·min),按照每天5~10h的量進行靜脈滴注,連續(xù)滴注1周[5]。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不能使用其它藥物。
本研究中主要就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臟器損害情況、臨床治療效果等情況進行觀察。(1)腎功能指標:由醫(yī)護人員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尿素、血尿酸、血肌酐、尿蛋白等腎功能指標進行比較;(2)臨床總有效率:由醫(yī)護人員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予以評定,若治療結(jié)束后患者的腎功能指標恢復正常,表示顯效;若治療結(jié)束后患者的腎功能指標基本達到正常水平,表示有效;若治療結(jié)束后患者的腎功能指標無任何變化,表示無效。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的血尿素、血尿酸水平基本一致;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血尿素、血尿酸水平明顯較低(P<0.05),表明采取小劑量多巴胺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尿素、血尿酸水平,見表1。
組別例數(shù)(n)血尿素(mmol/L)血尿酸(mol/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298.69±2.453.56±1.24478.32±145.89256.45±79.04參照組298.69±2.566.09±1.26479.33±140.79350.12±79.34t值--7.0769-4.5041P值--0.0000-0.0000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肌酐、尿蛋白水平基本一致;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血肌酐、尿蛋白水平明顯較低(P<0.05),表明采取小劑量多巴胺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肌酐、尿蛋白水平,促使腎功能恢復正常,見表2。
組別例數(shù)(n)血肌酐(μmol/L)尿蛋白(mg)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29103.57±35.2559.56±15.44478.32±145.8956.41±12.04參照組29103.69±32.5679.99±15.46479.33±140.7970.12±12.34t值--5.0353-4.2824P值--0.0000-0.0001
與參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93.1%)明顯較高(P<0.05),表明對重度窒息新生兒患者采取小劑量多巴胺進行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兒早日康復,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n(%)]
組別例數(shù)顯效有效無效臨床總有效率研究組291215227(93.1)參照組298101118(62.1)χ2----8.0308P值----0.0046
新生兒窒息是圍產(chǎn)期新生兒死亡和傷殘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新生兒的生存健康產(chǎn)生嚴重威脅。據(jù)最新的醫(yī)學研究顯示,新生兒窒息程度越嚴重,其腎臟受損程度也越嚴重。同時,病理學研究顯示,新生兒窒息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為腦、腎、心等多臟器功能損傷。腎功能主要包括腎小球的過濾、腎小管的吸收以及分泌功能,腎功能發(fā)生損害時,會對患者機體的其它器官產(chǎn)生嚴重影響[4]。多巴胺作為一種內(nèi)源性的兒茶酚胺,是在去甲腎上腺素的基礎上合成而得的。多巴胺是一種神經(jīng)傳導物質(zhì),主要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沖的化學物質(zhì)。小劑量的多巴胺,具有促使腎及腸系膜血管擴張之效,也可改善腸壁的微循環(huán),促使腸道功能的恢復。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參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明顯較優(yōu),且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93.1%)明顯較高。以上數(shù)據(jù)說明對重度窒息新生兒患者采取小劑量多巴胺進行治療,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減少臟器損害情況;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保證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綜上所述,小劑量多巴胺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等優(yōu)勢。對重度窒息新生兒患者采取小劑量多巴胺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腎功能,還能有效縮短治療時間,減少患者所受病痛,促使患兒早日康復。同時,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可以減少對腎臟等臟器器官的損害,有效保證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因此,采取小劑量多巴胺進行治療,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且安全性較高,可于臨床實踐中大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