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露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產科 新鄉(xiāng) 453000)
剖宮產在臨床治療中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包括產婦在手術的時候容易發(fā)生出血和腹部損傷等,以及在術后容易出現切口感染、呼吸和心血管等并發(fā)癥,對產婦術后的恢復產生嚴重影響[1~2]。為此,加強剖宮產產婦圍手術期的護理對于改善患者預后以及保證產婦手術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剖宮產產婦康復中運用精細化護理模式的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將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剖宮產手術的74例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41例,年齡25~42歲,平均年齡(31.2±1.5)歲,孕周37~40周,平均(38.5±1.3)周;對照組33例,年齡24~40歲,平均年齡(31.5±1.3)歲,孕周38~41周,平均(39.2±1.1)周。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飲食指導、營養(yǎng)支持和按時用藥等。觀察組給予精細化護理,方法為:(1)心理護理:大多數產婦在生產前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恐懼和焦慮情緒,護理人員應該加強和患者的溝通,和產婦建立一種良好的關系,了解患者的需求,通過言語鼓勵和肢體鼓勵等方式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并幫助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及時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宣教,詳細耐心地為患者講疾病的相關知識,包括起因、主要表現和如何預防等,并為產婦介紹手術的相關操作方式、流程和目的,加強產婦對手術的認知,使患者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同時建立和患者家屬的聯系,叮囑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家庭支持,增強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2)行為護理:在患者手術后,應當指導患者適時下床走動,促進傷口的愈合以及防止出現腸粘連的情況;初時可以指導患者在床上進行活動手臂、腿部等關節(jié)部位,隨著患者癥狀改善后指導患者下床走動,但注意活動量不宜過大;(3)疼痛護理:術后麻醉效果消失,產婦多會出現一些疼痛感覺,護理人員可以通過播放音樂或者通過和患者交流來轉移產婦的注意力,以此減少患者的疼痛感覺;如果患者疼痛過于劇烈,可以選取鎮(zhèn)痛藥物進行鎮(zhèn)痛,并隨時保證傷口的清潔,叮囑產婦禁止抓癢,防止出現傷口感染的情況;(4)衛(wèi)生護理:產婦在生產后會降低身體的抵抗力,導致產婦很容易出現感染或者并發(fā)其它基礎性疾病,為此產婦除了日常洗漱外,還需要定時更換衣物以及生活用品,護理人員可以幫助患者清洗陰部,保證患者陰部的清潔,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5)飲食指導:在手術前,護理人員需要叮囑患者多食用高蛋白和高纖維的食物,使患者身體能夠儲存足夠能量接受手術;在術后,因為患者需要對嬰兒進行喂食,就需要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當患者出現腹部脹氣的時候,要禁止使用豆類等產氣的食物,在充分排氣之后,可以多食用雞蛋、水果和瘦肉等富含氨基酸以及維生素的食物,以此促進患者身體恢復。
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護理前后的情緒變化進行評分,分值為1~8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同時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切皮到胎兒娩出時間和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兩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均有所降低(P<0.05);觀察組護理后SAS、SDS評分下降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剖宮產是臨床常見的外科手術,主要是為了解決在自然分娩中發(fā)生困難的一種輔助生產方式,對于挽救產婦和幼兒生命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有研究顯示[3],在剖宮產的圍手術期中應用有效護理不僅可以提高手術的安全性,還可以改善患者的預后。
組別SAS評分SDS評分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觀察組63.5±3.140.2±2.362.7±2.841.5±2.1對照組63.7±3.253.8±2.763.1±2.452.2±3.1t2.17623.3950.65017.648P0.0330.0000.5180.000
表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n(%)]
組別出血腹脹尿潴留深靜脈血栓總發(fā)生率觀察組2(4.88)1(2.44)1(2.44)0(0.00)4(9.76)對照組2(6.06)3(9.09)0(0.00)2(6.06)7(21.21)χ20.1354.0702.4706.2495.009P0.7140.0440.1160.0120.025
本次研究中應用精細化護理主要是根據患者的具體表現,從患者的生活以及心理入手,來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以及改善患者的預后[4~5]。其中,加強和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并根據患者的心理變化予以對應的心理疏導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患者給予運動指導,可以提高患者身體的抵抗能力,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對于出現疼痛情況的患者,可以利用音樂或者加強和患者的溝通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緩解患者的疼痛情況;加強對患者的衛(wèi)生護理,包括定期更換生活用品等,可以減少患者發(fā)生感染的幾率[6~7]。
綜上所述,將精細化護理模式用于剖宮產產婦康復護理中,可以促進患者恢復,降低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值得推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