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鴿
提起爸爸的花椒糖,先得從那次媽媽的電話說起。
那天媽媽有事臨時出一趟門,她出去了不久,就打回電話來,是我接的。媽媽說:“你是阿葳嗎?”“我是??!”我答道。“告訴你,我出來才想起來,爐子上有一鍋番茄牛肉湯,快煮好了,可是我忘記放鹽了……”“沒關(guān)系,我來放好了!”“啊,不行,不行,你哪里知道放多少!”“我會的啦。你忘了有一次你燒牛肉,不是叫我放的醬油嗎?放多少鹽?”“??!不可以,不可以,千萬不可以。大姊回來沒有?”“只有爸爸在家?!薄澳蔷徒心惆职謥砺犽娫??!薄皨?,你以為爸爸比我更知道該放多少鹽嗎?”“別廢話!”
我只好把美食家——我的爸爸——從午睡中喊起來。我爸爸接了電話很高興。媽媽派他做點兒事,他總是特別起勁兒。放下電話,他立刻戴上眼鏡,奔向廚房去了。
我在飯桌上做功課。只聽見爸爸掀鍋蓋、蓋鍋蓋,來回好幾次,一會兒又咂咂地在嘗那湯。想必是那放鹽的工作,做得十分仔細(xì)——放一點兒。嘗一嘗,才能恰到好處?!続】不過還是我媽媽的本事大,如果只需要一匙的1/10的話,她在鹽罐里舀起一匙來。把鹽匙兒一掂,自然就是一匙的1/10的鹽撒到鍋里了。這時候我爸爸從廚房里出來了。表情顯得有點兒嚴(yán)肅,大概是工作神圣的關(guān)系。但是過了一會兒。我見他又拿了筆墨紙硯到廚房去,不知做什么——總不能到廚房去寫文章,等著牛肉湯煮好吧?對了,說不定他是要寫一張條子貼到鍋蓋上——“本湯業(yè)已放鹽”!因為爸爸常常責(zé)備媽媽做事不經(jīng)過大腦。大概怕媽媽回到家后再放一次鹽。
媽媽在晚飯前回來了。當(dāng)那盆金紅色的番茄牛肉湯被端上來的時候,爸爸拍了一下大腿。說:“今天真糟糕……”“怎么?”大家都嚇一跳。“我把糖當(dāng)成了鹽,放一些嘗了嘗,不夠咸,又放一些嘗了嘗,還不夠成,后來嘗出甜頭兒來了,我才知道搞錯了!”“唉!那還怎么喝??!”媽媽的臉立刻變了色。
“不過你們可以嘗嘗。味道還不錯。我后來又繼續(xù)放了鹽。雖然甜了一點兒,但是番茄原本是酸的,放了糖,再放鹽,不就中和了嗎?”
我那目前是預(yù)備軍官的大哥哥,面有慍色——別怪他,他是獨子,又是每個星期只回家一次打牙祭的阿兵哥。他說:“鹽跟糖。您都分不出來?”
媽媽趕快說:“你爸爸是近視眼。”
湯倒不算頂難喝,不過每個人那天喝湯的方式都很特別,喝一口就咂咂嘴,深深地去體味那酸、甜、成的綜合味道。
我爸爸最后下了結(jié)論,他對媽媽說:“下次你就不會弄錯了。我已經(jīng)在糖罐和鹽罐上,各寫了標(biāo)簽,貼上去了?!?/p>
媽媽從鼻子里不屑地哼了一聲,說:“兩個罐子,用了足有十年。我?guī)讜r給你煮過甜牛肉湯喝來著?”
第二天。媽媽就把兩個罐子上的標(biāo)簽撕掉了。真可惜!我爸爸常說,他的字是“鄭板橋體”,怎么好撕掉呢?而且,那豈不辜負(fù)了爸爸對媽媽的一番好意嗎?所以我就說話了:“媽,何必撕掉?有總比沒有強(qiáng)。”媽媽說:“罐子一高一矮、一鹽一糖,我從來沒有拿錯過?,F(xiàn)在上面寫了字,害得我每次要看看,反倒亂心,起交錯反應(yīng),你懂不懂?”
昨天,我媽媽正在廚房,鍋里干焙著一些花椒粒。電話鈴響了,我接聽后立刻喊媽媽:“媽,您的電話?!眿寢審膹N房里出來了,問我:“誰來的電話?”
我不由得笑了笑,說:“長途?!?/p>
媽媽一聽是長途,好高興,打了我的小屁股一下,又問:“哪個?”
對了,媽媽的長途電話多得很,潘長途、張長途、王長途、嚴(yán)長途,不,我應(yīng)當(dāng)說潘阿姨、張阿姨、王阿姨、嚴(yán)阿姨才對。這回是潘阿姨。
媽媽坐下來聽電話,二姊姊過來了,她輕輕地拍拍媽媽的肩頭說:“少說兩句吧,你的干焙花椒還在火上,我可不會幫你弄?。 ?/p>
二姊姊自從考進(jìn)一女中(其實只是夜校),就這么老氣橫秋的,把媽媽也當(dāng)成了小孩子。怎么可以拍拍打打的!
不過也不能怪二姊姊。媽媽的長途電話——學(xué)一句大哥哥的形容詞——真是terrible(可怕)!常常話都快說完了,就要說“再見”了,潘阿姨還要加上一句:“我好像還有什么話要跟你說?!庇谑菋寢屢簿蛻賾俨簧岬匚兆÷犕舱f:“那你就再想一想吧!”所以,二姊姊第二次來警告媽媽:“【B】花椒可熱得在鍋里跳舞啦!”
這時候,我爸爸突然出現(xiàn),他一語不發(fā)地又從書房走向了廚房。當(dāng)然是去接掌那干焙花椒之職——因為媽媽自制花椒鹽,也是為了爸爸呀!把花椒焙過以后,壓碎,加上細(xì)鹽,裝在罐子里,隨時取出,可以用來蘸炸花生米或炸胗肝吃。這是爸爸最喜歡的調(diào)味品。
媽媽見爸爸去廚房,就更放心地說她的長途了。我和二姊姊做個鬼臉笑笑,二姊姊說:“媽,放心接長途吧,你的理想丈夫替你焙花椒去了!”媽媽的電話打完了,爸爸的花椒鹽也做好了。滿滿的一玻璃瓶。夠吃大半年的,真叫棒!晚飯桌上,立刻多了一樣小菜——炸花生米。爸爸叫我:“阿葳呀!別忘記撒點兒花椒鹽在炸花生米上。”
“知道嘍!”
那碟花生米擺在爸爸的面前,因為那是他心愛的小菜。爸爸夾起第一?;ㄉ讈沓粤?,他嚼了嚼,咂咂嘴。又夾第二粒放進(jìn)嘴里,抿抿嘴,“咦”了一聲。等到第三粒放進(jìn)嘴里。他的筷子就直點著我問:“你在炸花生米里放了什么?”“花椒鹽嘛!”“你放了糖。”爸爸肯定地說。“我沒放糖,一定是你放了,爸。”爸爸愣住了,滿桌子人都愣住了?!澳前蘩?。不是鹽嗎?”爸爸問?!胞}?”媽媽說?!鞍?!”大姊姊嘆了口氣。爸爸哈哈一笑,笑得那么和氣!二姊姊說:“理想丈夫!”
吃完飯。我要做功課了,今天要寫一篇作文,我想不出寫什么。二姊姊說:“那還不容易!我給你出個題目,就寫‘爸爸的花椒糖好啦!”
(臺灣·林海音/文,選自《視野》2018年第23期,有改動)
1.文章主要寫了哪兩件事?請概括。
2.請根據(jù)具體要求,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
【A】不過還是我媽媽的本事大,如果只需要一匙的1/10的話,她在鹽罐里舀起一匙來,把鹽匙兒一掂。自然就是一匙的1/10的鹽撒到鍋里了。(從詞語運用的角度賞析)
【B】花椒可熱得在鍋里跳舞啦!(從修辭的角度賞析)
3.你認(rèn)為文中的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4.本文以“爸爸的花椒糖”為題目。有何好處?
(河南周口市第十九中學(xué)
蘇鴿/設(shè)題)
【參考答案】
1.第一件事:媽媽有事出門后,打來電話,要爸爸幫她給鍋里燉的番茄牛肉湯加鹽:爸爸錯加成了糖,后又加了鹽;爸爸寫了標(biāo)簽,貼在糖罐、鹽罐上以避免類似錯誤,卻遭到了媽媽的嘲諷,還被媽媽撕掉了。第二件事:媽媽去接電話時,爸爸幫媽媽焙花椒做花椒鹽,又錯放了糖,把花椒鹽做成了花椒糖,引起女兒的“笑話”。(答題提示:解答情節(jié)概括類試題,一是要總結(jié)全面,二是要語言簡潔。)2.【A】示例:這句話連用“舀”“掂”“撒”幾個動詞及具體的數(shù)字1/10.生動地寫出了媽媽放鹽時嫻熟的動作和對量的準(zhǔn)確把握,與前文爸爸笨拙的動作形成對比,并為下文爸爸錯把糖當(dāng)成鹽放打伏筆?!綛】示例: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花椒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花椒在熱鍋里起起落落的狀態(tài),既寫出了二姊姊對媽媽的急切催促,又為寫爸爸應(yīng)急幫忙焙花椒做鋪墊。3.文中的爸爸是一個熱心、和氣、愛家人、做事認(rèn)真、不擅長烹調(diào)的入。(答題提示:解答人物形象分析類試題,先在文中找出與人物有關(guān)的具體內(nèi)容,再從這些內(nèi)容中概括出入物的相關(guān)特點,最后根據(jù)題目的具體要求作答。)4.點明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使讀者對“花椒糖”產(chǎn)生疑問,形成懸念;突出了爸爸不擅長烹調(diào)的特點;風(fēng)趣,有諧謔的口氣,表現(xiàn)了家人之間親昵的關(guān)系和愉快的家庭氛圍。(答題提示:解答標(biāo)題作用類試題,一般從結(jié)構(gòu)、內(nèi)容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