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紅 蔣紅利 高菊林 劉小敏
血液凈化是??菩砸约凹夹g性極強的一門技術,具有較廣的知識面,要求護士在腎臟方面專業(yè)知識扎實,且具有極強的臨床護理能力與判斷、分析、溝通能力。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法的核心為問題,學生為該教學法的主體,其主導為教師,其驅動力為解答問題[1-2]。主要通過對某一醫(yī)學專題或某一病例,將其相關問題提出并開展探討與學習。目前臨床對血液凈化??谱o士進行臨床實踐培訓的過程當中,普遍存在“填鴨式”培訓的情況,學員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被動的接受相關知識,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同時少有學員對學習主動進行反思,因此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對其臨床實踐培訓要求給予滿足[3-4]。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將PBL 教學法的血液凈化??谱o士臨床實踐培訓教學模式構建,特抽選部分護士進行比較分析,其具體內容見下文所示。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血液凈化??谱o士40 名(2015.1-2016.6)選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進行簡單隨機分組,將其分為傳統(tǒng)組與PBL 組兩組,每20 名為一組。傳統(tǒng)組護士的平均年齡為(29.35±4.12)歲;根據(jù)其學歷可分為6 例本科,14 例??啤BL 組中護士的平均年齡為(29.42±4.08)歲;根據(jù)其學歷可分為7 例本科,13 例專科。對以上兩組血液凈化??谱o士的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參與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傳統(tǒng)組護士接受傳統(tǒng)教學法進行帶教,以帶教老師講、學員聽的方式為主,帶教老師根據(jù)課前擬好的大綱對血液凈化相關的內容進行講解及培訓。
PBL 組護士則接受PBL 教學法,將每日培訓的內容劃分為兩大部分,帶教老師在上午可引導并協(xié)助學員開展演練、學習以及實踐操作等,下午則可針對案例進行分析,由學員對案例進行總結與交流,其具體操作步驟見下:
(1)帶教老師結合血液凈化??漆t(yī)生培訓相關教材各大章節(jié)的內容,與實習大綱要求相結合,對臨床資料進行查閱以后進行討論,將培訓計劃制定,將原計劃中重點的問題歸納為案例與問題,并將培訓計劃打印并發(fā)放給護士。
(2)根據(jù)PBL 教學法的模式,對組內學員進行分組,小組的組長由組員輪流擔任,上午開展實踐操作由帶教老師進行示范、教學、監(jiān)督及引導,組長則組織組員對老師所教的內容進行練習及演示;下午待老師完成案例引導后,組長對組員的職責進行分配同時開展討論,組員可以在下午對相關文獻進行查詢,對培訓計劃中的問題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給予解決,可以為學員提供1-4 天準備的時間,組長主要負責對組員所尋找的資料進行匯總與整理。
(3)帶教老師針對案例與相關問題,組織學員開展討論,組長總結并匯報需要學習的內容及問題等,組員則對問題進行補充與糾正,組長則概括組員的建議,對其小結報告進行完善;隨后由帶教老師對學員的總結報告進行評估與講解,精講病例需要解決的要點內容及重點內容,及時補充小結中未體現(xiàn)出的知識點,對有效解決臨床護理問題的方式及途徑等進行回顧性總結,評價學員學習的情況,并給予表現(xiàn)良好的學員鼓勵。
(4)加強對血液凈化實際操作中的相關問題進行重點講解,使得學員對不規(guī)范操作所引發(fā)的后果有充分的認知,開展理論學習的過程中對學員存在的不規(guī)范操作進行點評。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tǒng)計以上兩組血液凈化??谱o士的??评碚摗⒉僮鞒煽?,對其各項能力進行評估。在培訓結束以后對護士的操作及??评碚撝R掌握情況進行考核,以閉卷考試的形式考核其??评碚撝R情況;通過現(xiàn)場操作考核的方式對其操作能力進行評估,滿分均為一百。各項能力主要包括溝通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觀察能力、預見能力、應變能力和判斷能力等方面,分值為0~100 分。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文數(shù)據(jù)均經(jīng)過SPSS18.0 版進行處理,兩組血液凈化??谱o士的各項指標均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PBL 組護士的??评碚摮煽儭⒉僮鞒煽兣c傳統(tǒng)組比較,均明顯較高,P<0.05,具體結果如表1 所示。
表1 對比兩組血液凈化專科護士的成績(分,)
表1 對比兩組血液凈化??谱o士的成績(分,)
2.2 PBL 組護士的各項能力評分與傳統(tǒng)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2 所示。
表2 比較兩組血液凈化??谱o士的各項能力(分,)
表2 比較兩組血液凈化??谱o士的各項能力(分,)
血液凈化是一門新學科,在血液透析療法基礎上所形成,體外循環(huán)是其特征,借助凈化裝置將存在于血液中的病理性物質清除,進而達到血液凈化的治療目的[5-6]。血液凈化科患者由于長期收疾病折磨,且血液透析費用較高,往往有較為嚴重的精神負擔,常表現(xiàn)為明顯的負面情緒,甚至有患者自暴自棄,不愿意配合治療;因此需要護理人員給予積極有效的護理。血液透析??谱o士的對象是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給予患者支持、治療、幫助以及監(jiān)控等服務。護士的臨床技能以及護理服務能力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直接影響存在,為此將其護理服務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義[7-8]。
PBL 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核心、教師為主導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針對病例或重要知識點,整合問題引導學員進行自主討論與分析是該項教學方法的主要方式[9-10]。學員在對問題進行解決的過程中,可對各部分的知識進行整合,使得解決方案形成,有利于將與其相適應的知識經(jīng)驗構建,教師對相關知識進行概括,可以將更為明確的知識體系形成。PBL 教學法可以通過教師給予學員鼓勵,可將學員害羞及害怕的心理克服,逐漸將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有利于增加學員實踐的機會,提升其實踐能力;該項教學模式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由學員對教學問題進行互動學習,使得其所獲得的工作技巧增加[11-13]。帶教老師對學員的動作進行指導與規(guī)范,有利于對學員掌握血液凈化??浦R以及規(guī)范性操作情況進行影響。通過學員之間對問題進行討論,有利于對其溝通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等進行培養(yǎng),同時有利于提升學員對問題的預見能力以及判斷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PBL 組護士的??评碚摮煽?、操作成績、溝通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觀察能力、預見能力、應變能力及判斷能力均明顯較傳統(tǒng)組高。說明PBL 教學法在血液凈化??谱o士臨床實踐培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可觀,有利于提升護士的操作能力及綜合能力,其應用效果可觀,值得在今后臨床中進一步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