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娟,齊永奇
(1.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8;2.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 鄭州 45004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累及氣道、肺實質及肺血管的一種常見慢性疾病[1],目前其發(fā)病機制和致病機理尚不完全明確。普遍認為COPD是由個體疾病易獲得因素和外界因素共同造成的,隨著吸煙人數(shù)的增多和空氣污染的加劇,該病癥發(fā)病率和病死率日趨上升,對社會經濟造成巨大壓力,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2]。COPD的病情發(fā)展比較迅速,可逐漸發(fā)展為肺心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救治不及時甚或危及生命。當前研究成果認為,COPD的發(fā)生涉及炎性反應、氧化損傷、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調、免疫功能障礙等多個方面[3]。銀杏是中醫(yī)傳統(tǒng)藥物,具有悠久的使用歷史,《本草綱目》中記載其有“定喘止咳”之功效。銀杏葉提取物(GinkgobilobaExtract,GBE)是從銀杏的干燥葉中提取的有效藥用組分,主要包括黃酮類、萜類內酯、有機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種化學成分。研究證實,GBE能抑制肺氣腫的形成及肺血管重塑,不僅可以增強正常機體的免疫功能,還可調節(jié)異常機體的免疫功能[4]。本次研究就GBE對COPD大鼠道炎癥的病理學改變及血清及肺組織中CRP、IL-1、IL-8的影響展開觀察,探討其對COPD大鼠氣道和全身炎癥的干預作用,為臨床治療提供實驗依據,現(xiàn)報道如下。
MasterScreen PFT System肺功能儀(德國耶格公司);自制有機玻璃熏煙箱(80 cm×40 cm×50 cm);新津事豐一次性無菌注射器(成都市新津事豐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PL2000PLUS血氣生化分析儀(北京普朗醫(yī)療);BL-420S生物機能實驗系統(tǒng)(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HX200呼吸流量換能器(上海益聯(lián)醫(yī)學儀器發(fā)展有限公司);CUT6062石蠟切片機(德國SLEE公司)。
舒血寧注射液(山西太原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4021962,每支5 mL,折合GBE為175 mg,含總黃酮醇苷42 mg、銀杏內酯70 mg);“紅雙喜”牌香煙(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脂多糖(Sigma-L2880,美國Sigma公司);注射用乳糖酸紅霉素(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5021339);CRP、IL-1、IL-8 檢測試劑盒(美國R&D公司)。
1.3.1 分組方法
健康清潔級SD大鼠60只,體質量(210±20)g,由省動物實驗中心提供。所有大鼠分籠飼養(yǎng),由專人負責管理。實驗室定期消毒,環(huán)境溫度20 ℃~25 ℃,相對濕度50%~70%。飼養(yǎng)1周后開始實驗。所有大鼠稱重后隨機分為A、B、C、D共4組,每組各15只。A組15只大鼠為正常對照組,B、C、D組共45只大鼠通過香煙熏吸加氣道內注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方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B組為COPD對照組,C組為GBE干預組,D組為紅霉素干預組。
1.3.2 COPD模型建立方法
所有COPD大鼠模型均由香煙熏吸聯(lián)合氣道內注入脂多糖的方法進行造模[5]。香煙熏吸:上午在自制有機玻璃熏煙箱內給予4根香煙熏吸,每次時間為30 min,結束后將大鼠轉移至實驗室正常環(huán)境內飼養(yǎng)。脂多糖氣管注入:于實驗第1天和第14天使用10%水合氯醛,按照100 g/0.25 mL的劑量腹腔注射麻醉后,取仰臥位固定于固定板上,暴露聲門,靜脈套管針插入氣道,快速注入100 μL LPS(1 mg/mL),直立固定板并旋轉,盡可能的使LPS充分均勻的分布于大鼠兩肺。造模共28 d,A 組于第 1 天和第 14 天氣管內注入2 mL/kg生理鹽水,B、C、D組除第1天和第14天LPS氣管注入外,其余時間均進行香煙熏吸。28 d后對大鼠肺功能進行檢測:分別將三通管和呼吸流量換能器連接在Y型氣管插管的兩端,首先記錄一段平靜呼吸曲線,然后在呼吸末使用注射器在三通管段內快速注入6 mL空氣,立即脫開后自然呼出,使用BL-420S生物機能實驗系統(tǒng)記錄呼吸曲線并計算0.3 s用力呼氣容積(FEV0.3)及大鼠FEV0.3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0.3/FVC)。B、C、D組各取兩只大鼠處死,迅速取出完成肺組織,生理鹽水沖洗干凈后將肺部組織放入10%的福爾馬林液中固定24 h后,乙醇及正丁醇脫水,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使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肺組織改變,若出現(xiàn)肺泡壁變薄、斷裂,肺組織結構破壞,支氣管黏膜變性、壞死,伴有炎性細胞浸潤,或肺氣腫病理改變等符合COPD表現(xiàn),結合肺功能下降即可說明COPD造模成功。
1.3.3 給藥方法
所有大鼠均為腹腔注射給藥,A、B組給予生理鹽水0.4mL/(kg·d),C組給予GBE 0.4 mL/(kg·d),D組根據體表面積換算方法為100 mg/kg2給予紅霉素。所有療程均為2周。
1.3.4 肺泡灌洗方法
使用10%水合氯醛將大鼠麻醉,器官插管,四肢固定于固定板,打開胸腔,充分暴露肺部,結扎左側肺門。分離大鼠頸部氣管,并在氣管下端橫切一小切口,緩慢插入氣管插管。若有輕微阻滯的感覺則表明氣管插管達到隆突部位,需要略微旋轉退回一部分插管,結扎完成插管。將事先備好的5 mL注射器吸取2 mL生理鹽水緩慢注入大鼠右肺進行灌洗,在適宜的時機緩慢抽回灌洗液,再將抽回的灌洗液緩慢注入,重復3次直到帶有泡沫的微混液體流出表示1次灌洗成功。
1)血清CRP、IL-1、IL-8:治療完成后抽取動脈血1 mL,靜置30 min后離心分離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ELISA)檢測CRP、IL-1、IL-8含量,所有步驟均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流程。2)肺組織CRP、IL-1、IL-8:治療完成后按照上述肺泡灌洗方法灌洗大鼠肺部,重復灌洗3次,每次回收灌洗液1.5 mL,共回收所需的4.5 mL肺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置于離心管,震蕩5 min,靜置12 h后離心分離取上相液后待檢,采用ELISA檢測CRP、IL-1、IL-8含量。
B、C、D組血清和肺組織CRP水平均明顯高于A組(P<0.05);C、D組血清和肺組織CRP水平相較B組有明顯降低(P<0.05),其中C、D組兩組相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B、C、D組血清和肺組織IL-1水平均明顯高于A組(P<0.05);C、D組血清和肺組織IL-1水平相較B組有明顯降低(P<0.05),其中C、D組兩組相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例數(shù)血清BALFA組131.10±0.32b1.98±0.21bB組132.97±0.48a2.99±0.27aC組131.47±0.35abc2.27±0.24abcD組131.56±0.46ab2.31±0.21abF52.57743.502P<0.001<0.001
注:與A組比較,aP<0.05;與B組比較,bP<0.05;與D組比較,cP>0.05。
組別例數(shù)血清BALFA組1364.52±25.31b38.91±15.28bB組13118.73±50.62a74.65±30.31aC組1368.53±28.75abc39.51±16.37abcD組1371.62±27.46abc41.25±18.20abcF7.0248.998P0.001<0.001
注:與A組比較,aP<0.05;與B組比較,bP<0.05;與D組比較,cP>0.05。
B、C、D組血清和肺組織IL-8水平均明顯高于A組(P<0.05);C、D組血清和肺組織IL-8水平相較B組有明顯降低(P<0.05),其中C、D組兩組相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組別例數(shù)血清BALFA組1375.60±12.35b41.28±8.93bB組13173.62±35.82a65.78±15.67aC組1383.61±15.26abc43.35±9.35abcD組1382.37±16.03abc44.61±10.31abcF58.84813.096P<0.001<0.001
注:與A組比較,aP<0.05;與B組比較,bP<0.05;與D組比較,cP>0.05。
COPD是臨床常見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復發(fā)率高、死亡率高“三高”的特點,其主要表現(xiàn)為氣流受限、肺功能下降,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同時也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精神負擔。隨著環(huán)境的不斷惡化和吸煙人群的不斷上升,COPD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明顯的上升趨勢。積極探索COPD病理和發(fā)病機制,研究有效的輔助治療藥物提高該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預后十分必要。COPD是一種可預防和治療的疾病,但目前未證實有藥物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肺功能長期下降的趨勢,對于COPD急性發(fā)作的患者,其治療目標是盡可能的降低急性發(fā)作對患者造成的影響并預防再次急性發(fā)作。研究證實,COPD的發(fā)病機制主要包括炎癥反應、氧化應激、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及細胞凋亡等多個方面[6]。炎癥介質和細胞因子在COPD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故而抑制炎癥反應是COPD治療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COPD患者體內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長期血液高凝狀態(tài)極易形成微血栓,加速COPD的進展。因此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配合抗凝、抗感染等綜合治療措施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GBE對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降低肺動脈壓及肺血管阻力具有明顯的作用[7],但其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的研究不多見,故而本次實驗通過觀察GBE對COPD大鼠血清和肺組織炎性介質的影響,探討其可能的作用機制,為COPD的治療和預防提供實驗依據。
吸煙、環(huán)境暴露和有機粉塵是COPD的主要致病因素[8]。鑒于此,本次研究采用香煙熏吸聯(lián)合氣道內注入脂多糖的方法造模。結果顯示該方法可導致與COPD 相同的病理生理學改變。COPD患者氣道管腔及管壁內存在大量的炎癥細胞,有研究發(fā)現(xiàn)其水平與COPD癥狀嚴重程度呈一定的正相關性[9]。CRP是臨床上最常用的炎癥反應標志物之一,其具有激活補體,促進炎癥吸收等功能[10],對COPD慢性炎癥的敏感度很高。當機體發(fā)生炎癥反應、組織損傷、惡性腫瘤時,CRP水平顯著升高,其血清濃度上升速度與炎癥反應的范圍及程度具有正相關性。血清CRP水平可以反應COPD患者氣道炎癥程度,持續(xù)高水平的CRP會及你不造成氣道上皮功能的損傷,影響患者肺功能。IL-1一般存在于血液和組織中,主要有單核巨噬細胞產生,分為IL-1α和IL-1β兩型。IL-8也由單核巨噬細胞產生,能夠促使中性細胞?;罨⑦w移、釋放炎性介質,直接對組織產生損害。因IL-11β能夠激發(fā)靶細胞內NF-кB信號通路,誘導IL-8的釋放[11],可將IL-1β和IL-8納入同一反應鏈中。IL-1和IL-8在COPD病情的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顯示,B組(COPD對照組)大鼠血清和肺組織中CRP、IL-1、IL-8均明顯高于A組(正常對照組),與其他學者研究結果基本一致[12]。紅霉素能夠減輕COPD患者氣道炎癥反應已成為普遍認識,因此本次研究以紅霉素作為干預對照組與GBE組的干預效果形成對照。本次研究結果顯示,C組(GBE干預組)和D組(紅霉素干預組)大鼠血清和肺組織中CRP、IL-1、IL-8均比B組有明顯的降低(P<0.05),且C組和D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GBE與紅霉素干預效果相當,能夠有效抑制COPD氣道及全身炎癥反應,進一步證明了GBE對COPD的輔助治療作用。
GBE主要由黃酮類、萜類內酯化合物等組成,其中銀杏內脂是其中最重要的成分。血小板活化因子會導致炎癥細胞向氣道遷移、活化并釋放炎性介質和細胞因子,同時釋放的炎性介質和細胞因子又能夠增加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合成[12]。因此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合成是治療的重要部分。銀杏內脂具有選擇性抗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功能,作為血小板活化因子受體抗結劑,GBE可以直接對氣道炎癥細胞的聚集、活化進行抑制[13],從而降低炎癥介質和細胞因子的釋放,降低氣道炎癥反應[14-15]。與此同時,炎性介質和細胞因子釋放的有效抑制也降低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合成,進一步提高GBE的抗炎效果。
隨著國內外對GBE的化學成分及作用機制的研究不斷深入,對其藥用價值有了更深的了解和重視。GBE的成分決定具有多靶點綜合治療作用,副作用小,應用前景廣泛[16]。但是GBE主要成分的藥動力學特征受到物質本身理化性質及機體胃腸道環(huán)境的限制,口服GBE生理不用率不高[17]。在人體內GBE藥動力學研究,尤其是對吸收、分布、代謝等環(huán)節(jié)更加細致的研究尚顯薄弱。加上這方面的研究對GBE藥理作用的實質能夠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便于指導臨床合理用藥、試劑改革、新藥研究。
綜上所述,GBE能夠抑制COPD大鼠氣道和全身炎癥反應,可能是通過降低血清及肺組織中CRP、IL-1、IL-8水平來實現(xiàn)。GBE具有抗變態(tài)反應、減輕氣道炎癥、提高機體免疫力等綜合治療作用,能夠廣泛應用于治療和預防呼吸系統(tǒng)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