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可比。治療后兩組患者心臟功能、肺功能、WHOQOL-BREF各項指標明顯提升,其"/>
鄧偉麗
【摘 要】目的:觀察心肺康復治療對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分析。方法:將在我院近期(2017年06月-2019年06月)收治以冠心病為診斷的患者總計138例,隨機數(shù)字法分成對照組(69例)與康復組(69例),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用藥與護理干預,而康復組采取心肺康復治療與護理干預。對照兩組患者心功能、肺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評分。結(jié)果:治療前兩組患者心臟功能、肺功能、WHOQOL-BREF各項指標(P>0.05)可比。治療后兩組患者心臟功能、肺功能、WHOQOL-BREF各項指標明顯提升,其中康復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采取心肺康復治療,對冠心病患者而言,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升康復治療后生活質(zhì)量,效果理想。
【關鍵詞】心肺康復;冠心病;心肺功能;生活質(zhì)量
冠心病是臨床較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類型,因冠狀動脈硬化變窄而發(fā)生。其發(fā)生是有一定的誘發(fā)因素的,主要是在辛勞、情緒波動大、食飽時出現(xiàn),造成心肌暫時性缺氧、缺血而引發(fā)一系列綜合征[1]。在常規(guī)治療與護理過程中,主要針對患者病情,而無法對患者的心肺功能進行康復干預。因此本研究采取心肺康復治療干預我院收治患者,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經(jīng)心電圖、心肌酶學確診冠心病;臨床資料完整;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昏迷;精神異常;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智力、溝通障礙;心理疾病;合并其他病變者。
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在其監(jiān)督下完成。將在我院近期(2017年06月-2019年06月)收治以冠心病為診斷的患者總計138例,隨機數(shù)字法分成對照組(69例),男39例(56.52%),女30例(43.48%),冠心病病程2.4-37.1個月,平均(16.8±2.1)個月,年齡49-81歲,平均(70.1±4.2)歲??祻徒M(69例)男38例(55.07%),女31例(44.93%),冠心病病程2.9-39.2個月,平均(17.3±1.7)個月,年齡44-79歲,平均(68.9±4.0)歲。資料(P>0.05)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藥物治療,同時健康教育宣傳和心理疏導,減輕患者過度緊張、焦慮等情緒,制定合理飲食計劃,戒除不良生活習慣。
康復組實施心肺康復:①呼吸訓練:腹式呼吸操:臥位右手放于上腹部,呼氣時向背部按壓腹部,回縮腹部,呼氣時鼓起腹部,再以鼻吸氣??s唇呼吸操:緊閉嘴唇吸氣,以鼻吸氣,上腹部鼓起后屏氣2s,呼氣時緩慢將氣體呼出。并輔助以彎腰、上下擺手等四肢運動進行放松。②運動訓練:制定合理運動方案,以登臺階、健步走為主,以太極拳為輔,要求患者耐受、出微汗,運動量以不感到勞累為宜。③健康宣教及其他:說明注意事項以及積極配合治療的必要性,營造舒適康復環(huán)境。
1.3 評價標準[2-3]
由同一醫(yī)師采用固定監(jiān)測儀,進行監(jiān)測心輸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每一項均進行三次監(jiān)測,以其平均值為最終結(jié)果。肺功能指標: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量FEV1與FVC的比值(FEV1/FVC)。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zhì)量簡表(WHOQOL-BREF)從生理、獨立、心理、社會、環(huán)境、精神世界/宗教/個人信仰共計6個領域,每個領域20問題,每個小問題0-5分,感知或體會:1分消極,5分積極,分數(shù)越高,生存質(zhì)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 17.0分析,計量以()表示,組間t檢驗;計數(shù)%表現(xiàn),數(shù)據(jù)X2校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臟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心臟功能各項指標(P>0.05),可比。治療后兩組患者心臟功能指標明顯提升,其中康復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照
治療前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各項指標(P>0.05),可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明顯提升,其中康復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WHOQOL-BREF評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WHOQOL-BREF各項指標(P>0.05),可比。治療后兩組患者WHOQOL-BREF評分明顯提升,其中康復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詳見表3。
3 討論
冠心病治療中,方案較為統(tǒng)一,因此獲得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較為統(tǒng)一,但是常規(guī)治療,無法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4-5]。研究證實[6-7],實施心肺康復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標。心肺運動訓練為無創(chuàng)性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運動耐力,積極影響著心肺功能改善。張利娟研究中指出[8-9],冠心病患者分兩組,觀察組予系統(tǒng)心肺康復訓練。結(jié)果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無氧閾(AT)、峰值氧脈搏及峰值氧攝取量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二氧化碳通氣當量(VE/VCO2)斜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SF-36各項評分均較治療前及對照組明顯提高,觀察組SAS和SDS評分低于對照組。本研究中,治療前兩組患者心臟功能、肺功能、WHOQOL-BREF各項指標(P>0.05)可比。治療后兩組患者心臟功能、肺功能、WHOQOL-BREF各項指標明顯提升,其中康復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組研究結(jié)果與崔文欣研究結(jié)果相近[10]。
綜上所述采取心肺康復治療,對冠心病患者而言,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升康復治療后生活質(zhì)量,效果理想。
參考文獻
[1]方新艷,呂梅齋,鮑巍巍,等.永康市2008-2013年中小學生傳染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5,36(4):567-569.
[2]姜曉峰,郝慧霞,王文瑞,等.內(nèi)蒙古學生人群甲乙類傳染病疾病譜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6,37(3):407-408,411.
[3]劉功亮,楊堅,王人衛(wèi)等.冠心病康復有氧運動不同強度設定方法的一致性研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8,24(8):950-955.
[4]費家玥,趙陽,于輝等.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肺運動試驗特點及臨床意義[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7,36(12):1308-1312.
[5]劉遂心,陳彥穎,謝康玲等.有氧聯(lián)合抗阻運動對冠心病患者心肺適能及運動能力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7,45(12):1067-1071.
[6]劉西花,畢鴻雁,林遠,等. 心肺康復治療對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4,(2):93-95.
[7]王娟.心肺康復治療對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分析[J].特別健康,2017,(13):113-114.
[8]張利娟.心肺康復治療對冠心病心肺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6,24(9):127-128.
[9]王翠,周體,谷沫麗,等.采用行動研究法指導冠心病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效果研究[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6,22(24):3453-3456.
[10]崔文欣.心肺運動試驗在心血管疾病診療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20):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