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楠,方理超
蘇州市相城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江蘇蘇州 215000
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是臨床上治療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其雖然有著較好的效果,但是卻存在著撤機困難、患者的住院時間較長等問題,還會引發(fā)患者發(fā)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并發(fā)癥,這些都對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方案的推廣造成了阻礙[1-2]。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無創(chuàng)正壓機械通氣在治療危重癥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上也有著較好的效果和較高的安全性[3]。該次研究選取了96例2016年2月—2019年2月在該院治療的嚴重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給其中的48例給予了有創(chuàng)-無創(chuàng)序貫機械通氣治療后取得了較好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96例在該院治療的嚴重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所有患者均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痰量增加、體溫升高、痰色較黃或者變?yōu)槟撔?、嚴重的呼吸困難、意識障礙、嗜睡等癥狀。將該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23例;年齡50~80歲,平均年齡(59.52±10.21)歲;病程 5~15 年,平均病程(10.21±2.64)年。觀察組中男26例,女22例;年齡51~81歲,平均年齡(60.01±10.59)歲;病程 5~16 年,平均病程(10.33±2.87)年。該次研究符合該院倫理學要求,患者及家屬均對該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研究。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給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的化痰治療、抗感染治療。
1.2.1 對照組 給對照組患者給予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治療人員取鹽酸氨溴索注射液行祛痰治療,再取濃度為0.5%的沙丁胺醇氣霧劑給患者吸入治療,1~2 mL/次,3次/d。吸氧治療時將氧氣的濃度控制在35%以上。在氣管切開和氣管插管中,治療人員均使用呼吸機,采用SIM+PSV通氣模式,將呼吸機的潮氣量調(diào)整為 7~10 mL/kg,呼吸比為 1∶1.5~1∶2.5,呼吸頻率為 6~20 次/min。
1.2.2 觀察組 給觀察組患者給予有創(chuàng)-無創(chuàng)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治療人員根據(jù)肺部感染控制窗口為氣管插管拔出時機,將通氣方式改為經(jīng)口鼻面罩雙水平正壓通氣。給患者行無創(chuàng)序貫機械通氣時,治療人員均使用MAQUET(Servo-i)型呼吸機,采用P s模式,同時經(jīng)口鼻面罩展開正壓通氣,將呼吸機的支持壓力調(diào)整為6~8 cmH2O,將PEEP其參數(shù)設置為2~3 cmH2O,然后將其調(diào)整為適宜的水平,注意將呼吸機中呼吸頻率控制在12~18次/min,將氧濃度調(diào)整為95%血氧飽和度,吸氧治療 4~6 次/d,1~2 h/次。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呼吸機的相關指標、血氣變化情況以及臨床治療效果。在治療效果上,當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和臨床癥狀均有明顯好轉(zhuǎn)為顯效,當患者病情有所好轉(zhuǎn),但是效果不明顯為有效,當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和臨床癥狀均沒有明顯好轉(zhuǎn),并且有所加重為無效[4]。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患者總例數(shù)×100.00%。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進行 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效果(97.92%)優(yōu)于對照組(81.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觀察組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時間(5.34±1.09)d短于對照組(8.73±1.55)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426,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呼吸頻率、心率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治療后,兩組均有所改善,但是觀察組改善的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呼吸頻率、心率等指標的變化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呼吸頻率、心率等指標的變化情況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較,bP<0.05
組別時間P a O 2(m m H g)P a C O 2(m m H g)呼吸頻率(次/m i n)心率(次/m i n)觀察組(n=4 8)對照組(n=4 8)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6 3.0 3±5.8 8(8 4.6 2±6.0 9)ab 6 2.9 9±6.0 1(7 8.5 4±5.9 6)v 7 3.0 4±7.0 1(5 0.0 2±5.7 1)ab 7 2.9 9±6.9 9(5 4.6 1±5.8 2)v 3 5±7(2 6±5)ab 3 6±6(3 3±7)a 1 2 1±1 7(9 6±1 5)ab 1 2 0±1 6(1 1 5±1 9)a
肺心病急性發(fā)作導致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肺部受到了感染,此時采用人工氣道進行有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不但能夠?qū)μ狄哼M行引流,改善患者的通氣情況,還可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感染,緩解了患者呼吸衰竭的癥狀[5]。由于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嚴重呼吸衰竭患者其氣道比較狹窄,其炎癥分子以及黏液栓子均會導致氣流受限,但是如果對患者進行過度的充氣,則極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功能性殘氣容積,進而加重患者呼吸困難的癥狀[6]。該次研究中,給患者給予正壓通氣治療時,采用了氨溴索改善了患者因粘液栓子引起的氣流受限,對患者過渡充氣的狀況進行了改善。
有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對危重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有著較好的效果,此種方法能夠快速的改善患者的通氣情況,并且對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和促進患者的康復均有著較好的效果[7]。雖然如此,如果患者長時間的接受了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則會導致其氣囊中的細菌沿著氣管-支氣管出現(xiàn)蔓延,導致患者發(fā)生呼吸道感染、相關性肺炎等嚴重的并發(fā)癥,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病情,還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選擇合適的時機由機械通氣過度到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是撤機成功的重要因素,序貫治療是一種嚴格把控拔管時機的治療措施,該次研究主要將肺部感染控制窗作為了序貫治療的切換點,肺部感染控制窗作為脫離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的切換點已經(jīng)實施多年。其中肺部感染的控制窗主要指的是患者的痰液量有所減少、痰液粘度有所變稀、痰色有所變白、體溫出現(xiàn)下降、外周血白細胞有所降低、患者表現(xiàn)為支氣管癥狀等。
該次研究選取了96例2016年2月—2019年2月在該院治療的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嚴重呼吸衰竭患者,給其中的48例(對照組)患者給予了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給另外的48例(觀察組)患者給予有創(chuàng)-無創(chuàng)序貫機械通氣治療后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效果(97.92%)優(yōu)于對照組(81.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楊亞芳[8]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采用有創(chuàng)-無創(chuàng)序貫機械通氣治療的效果(97.38%)優(yōu)于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的效果(80.1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結(jié)果與其一致。觀察組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時間(5.34±1.09)d 短于對照組(8.73±1.55)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魏金龍[9]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采用有創(chuàng)-無創(chuàng)序貫機械通氣治療的機械通氣時間短于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該次研究與其一致。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呼吸頻率、心率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治療后,兩組均有所改善,但是觀察組改善的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李永海等人[10]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采用有創(chuàng)-無創(chuàng)序貫機械通氣治療對改善患者血氣分析指標、呼吸頻率、心率等均有著較好的效果。該次研究結(jié)果與其一致。進一步提示,有創(chuàng)-無創(chuàng)序貫機械通氣治療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嚴重呼吸衰竭患者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臨床上治療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嚴重呼吸衰竭患者時,采用以肺部感染控制窗為切換點的有創(chuàng)-無創(chuàng)序貫機械通氣治療,不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還能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和住院時間,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建議將該種治療方法推廣在更多的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