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玲 陳吉桂
重慶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和諧校園的構建,不僅需要硬件設施的保障,還需要軟實力的支持。而軟實力是一種無形的東西,需要潛移默化的感染與熏陶。因此在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時,就需要在循序漸進下引導,潛移默化下感染,進而促使學生獲得成功,實現個性化全面發(fā)展。
校園是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主要場所,因此構建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就非常重要。然而構建和諧校園,并非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是一項系統(tǒng)復雜的工作。不僅需要全體教師與校園領導的參與,還需要所有大學生的參與,才能營造一個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而構建和諧校園的前提與基礎,便是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端正自身思想態(tài)度,主動參與到和諧校園的構建中。
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第一步需要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與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靈魂。只有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才能轉變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情感與價值觀。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育學習中,不斷完善自身理論知識,提高自身專業(yè)技能,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中,還要充分與實踐教學相互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完善自身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思想道德屬于意識觀念,是一種無形的東西。只有在潛移默化的感染與熏陶下,才能逐漸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因此第二步,還要強化思想道德教育。和諧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之一,更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只有在和諧的前提與環(huán)境下,才能展開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促使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就要積極借助思想道德課程,為學生講述更多模范人物以及經典故事,感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為當代大學生指點迷津。教師還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要用寬廣的胸懷去包容學生,接納學生,增強師生之間的信任。還要積極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和諧友愛相處,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此外,教師還要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黨員干部的帶頭引導作用,創(chuàng)建和諧文明的校園風氣。
校園的輿論平臺是全體師生發(fā)表自身看法與觀點的陣地,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有力指導。因此還要通過輿論平臺的搭建,鼓勵每一位學生都發(fā)表自己的心聲與想法。對于正確的行為進行表揚贊賞,對于丑惡的行為進行批判處罰,促使學生之間相互監(jiān)督,相互作用,進而影響更多學生。高校教師以及校院領導,可以借助校院廣播、微博公眾號、微信群等方式,將一些優(yōu)秀的道德典范與事跡上傳,指導學生瀏覽與學習。作為思想道德課程的教師,還要轉變自身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自身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將更多道德知識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在課堂教學中,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變化與潮流,將國家、社會與民生新聞融入到課堂中,引起學生的注意。然后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討論,相互批判糾正,立足于實踐,提高大學生的道德品質。
高校是為社會與國家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的主要場所,因此在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時,還要結合專業(yè)課程,強化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才能構建和諧校園。在實際教學中,要將文化課程、思想道德課程、專業(yè)課程等同等重視。并且將其落實到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從思想、行為、情感、價值觀等,一步步引導學生健康全面成長。還要立足于實踐,做到以人為本和因材施教。需要對大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習需求有一個全面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需求來展開教學教育工作。要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適應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下生存,進而提高自身的團隊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競爭能力等。此外,還要加強資金費用的投入力度,僅僅結合現代化教學理念,針對學校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學生興趣的激發(fā),積極性的調動,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和諧校園的建設中。
綜上所述,構建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先要強化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擁有較強的軟實力。在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時,可以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思想道德課程教學、輿論平臺搭建、結合專業(yè)課程等方法,在循序漸進下強化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