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桂紅
黑龍江省方正縣第三小學校 黑龍江省 哈爾濱市 150800
發(fā)掘語文教材人文內涵,實施思想道德教育,切實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素養(yǎng),要緊密結合語文教學,在學習中得到落實,做到:
小學語文課程深含鮮明的人文教育,始終堅持把教育學生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有遠大的理想,有主人翁的責任感放在首位,在閱讀理解,學會語文知識,打好語言文字基礎中得到落實。
首先,在閱讀每一篇課文,總結、升華、提煉文章主題思想中,引領學生學習、暢談、交流學習體會,點燃不懈努力,積極向上的心靈火花,收獲到積極拼搏、奮進成功的愉悅。進而,促動學生在學習生活、健康成長、做人做事、未來建業(yè)等具有積極動力,打下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和美好理想的底色,樹立“少年強則國強”的雄心壯志,有責任有擔當,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愛黨愛國是學校貫徹教育方針,實施德育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思想基礎。工作中,重要的是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結合語文等學科教學,滲透愛黨愛國教育,貫穿教學始終。就拿語文來說,許多篇目無不通過講述英雄故事,告訴我們愛黨愛國的深刻道理和重要意義。課文中,英雄們?yōu)榱俗鎳聵I(yè),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深深感動、感染、教育我們愛黨、愛國,要有家國情懷的胸襟和情感。那么,在具體教學中,怎樣把這種愛黨愛國的教育行為,落實到具體實踐之中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讀英雄故事,培養(yǎng)愛黨愛國信念,打好愛黨愛國思想基礎。
結合文本教學,在閱讀中滲透愛黨愛國教育。例如,教學《小英雄雨來》一文,要準確把握落實思想教育點:第一,引導學生學習小英雄雨來堅強不屈,機智勇敢,臨危不懼的精神。第二,生活中不能嬌弱,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好少年,做一個具有民族精神一個真正的中國人。第三,培養(yǎng)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美好品質,學好知識本領,做一個始終保持堅定信念,能為國家做貢獻的新時代好少年。第四,“我們是中國人,我愛我的祖國”,這是小英雄雨來說的話。教學中,讓學生反復認真閱讀這句話,理解懂得作為中國人,就要為祖國事業(yè)付出和寧死不屈,付出辛勤汗水,乃至付出鮮血和生命,毫無畏懼的道理。
2.設計重點教學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進行愛黨愛國教育,教育學生樹立家國情懷
教學《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指導學生抓住課文重點段(第七自然段,即“舍身炸暗堡”),合作學習,共同研讀“董存瑞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指導學生抓住課文中“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橋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藥包,頂住橋底,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等重點句子,感受董存瑞堅毅、果斷,炸掉敵人碉堡而把個人生命置之度外的高尚精神和崇高形象。同時,通過對“站”“托”“拉”三個重點動詞的理解,深入學習董存瑞為了祖國舍生忘死,大無畏英雄氣概,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
3.結合閱讀教學,把愛黨愛國教育落到實處
小學語文教材中,每個年級都編寫了一定的愛黨愛國教育篇目,教學中結合課文學習,開展學英雄,講愛黨愛國故事,展愛黨愛國圖片,寫愛黨愛國習作等活動。例如,學習了《狼牙山五壯士》一課之后,有計劃在班級舉辦“學英雄,做英雄,愛黨愛國,做新時期好少年”圖片專題展覽,舉辦專題墻報。這些活動,東寧有效地促進愛黨愛國教育的落實,形成良好教育氛圍,使學生心生家國情懷之感
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不能偏離語文學科性質,而孤立或片面的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須融于語言文字學習之中,在閱讀理解,讀書感悟中,潛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得到思想靈魂上的啟迪教育,即所謂“文以載道”。其中,引領教育兒童樹立高尚民族精神個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成長目標是第一位的,尤為重要。百年大計,科技為本。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強盛,繁榮強大,根本靠的是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先進的生產力,這無疑要有無數(shù)的科學家等高精尖人才,不斷地研究、發(fā)明、創(chuàng)造諸多的科學技術來創(chuàng)新引領國家的發(fā)展。科學家們的思想、意志、品格、精神,就是我們所需要的真正的民族及國之精神。因此,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的精神思想,用科學家的思想品質武裝學生頭腦,從小樹立為科學為國家發(fā)展而努力學習,不懈奮斗的人生目標,做英雄模范,做科學家式的人,千真萬確,無可動搖。
教學中,采取“讀學做”的學習方式,通過“科學家故事”課文的學習,教育學生做到:
1.讀科學家故事,學科學家刻苦鉆研,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從小做一個善于思考,積極探索,勤學好問的好兒童。例如,教學《華羅庚的故事》,在讀思課文中,引導學生學習華羅庚在家境貧寒,學習條件極其艱苦的困境下,勤奮讀書,刻苦自學,掌握許多數(shù)學知識和才能,成為著名數(shù)學家,以此,打好小學生良好的啟蒙教育思想基礎。
2.讀科學家故事,學習科學家做事專心致志的優(yōu)秀品質,教育學生做到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及其事業(yè)中,培養(yǎng)自己善于思考,專心研究,嚴謹求實的科學思維品質。在教學《牛頓請客》一課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在班級舉行牛頓圖片資料收集交流活動,懂得要想獲得某項事業(yè)的成功,取得一定成果,必須專心致志,潛心研究的深刻道理。
3.讀科學家的故事,學習科學家持之以恒,潛心研究,熱愛科學,專研科學的精神,做一個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對國家建設有用的人。在教學《氣象家竺可楨》一課時,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學習研討課文內容,重點理解“幾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詞語,學習竺可楨把全部精力、心血都用在了氣象科學研究上,為開創(chuàng)我國氣象科學事業(yè)及其持續(xù)創(chuàng)新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的崇高的思想精神品質。
實踐證明,注意發(fā)掘語文教材人文內涵,以此實施思想道德教育,會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道德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