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倡導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和聯(lián)系,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造力等素質的綜合發(fā)展。英語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學習語言,而且要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美感教育。筆者借助英語課本劇教學中課本劇內容美、語言美、動作美和評價美喚醒學生的美感,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認識美、體驗美和鑒賞美的能力。
關鍵詞:英語;課本劇;美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7-0082-02
引? ? 言
課本劇既是藝術,又是生活,它能再現(xiàn)學生的奇思妙想。英語課本劇教學就是在每個單元學習完成后,教師讓學生圍繞單元話題提煉和梳理核心詞匯和主句型,同時加入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表達,然后整理語言,編寫邏輯合理的劇本,進行排演和評價的教學方式[1]。課本劇教學中蘊藏著美育,它通過課本劇內容美、語言美、動作美和評價美喚醒學生的美感,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認識美、體驗美和鑒賞美的能力。
一、小學英語課本劇內容美
小學英語課本劇不只是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在藝術、人生哲理與教育行為方面都有極其豐富的價值。
第一,劇本內容以中國文化為主,關乎學生精神的格局。北京版小學英語教材有很多介紹中國文化的內容,如中華美德、文化、歷史、地理等。完成單元學習后,學生圍繞單元話題提煉和梳理單元知識,編寫劇本,這樣學生腦海中不但留有本單元內容的完整印象,而且把中華美德、文化、歷史、地理等知識巧妙地融合在劇本中。因此,劇本內容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和相似性,富有趣味。例如,北京版六年級上冊unit7 What are the twelve animals?這一單元的話題談論了中國的生肖文化,包括十二生肖的輪回、順序及生肖特征等文化。為了讓劇本內容更真實、充滿童趣,學生一邊整合本單元有關中國生肖文化的核心詞匯和主句型,一邊思考相關情境創(chuàng)設和道具使用。
第二,在劇本內容中加入個人思想的表達,對學生心靈的格局具有重要影響。為了使課本劇表演具有觀賞性、影響力與教育力,教師就要用一件有教育意義的事作為主線支撐點。因此,筆者鼓勵學生在編寫劇本時找到思維的拓展點,針對文本語言之外的意思,加入更多自己的思考,進行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例如,學習北京版六年級上冊unit 7 What are the twelve animals?這一單元時,正值新年來臨之際,六年級學生熟悉中國生肖文化,學生在編寫劇本時很自然地加入了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表達,如My grandparents were born in 1950. Their birth-year animal is the tiger. They are as strong as the tiger.
我們的劇本內容是完整的,健康思想照亮了學生的內心,舒展了學生的心靈,體現(xiàn)了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二、小學英語課本劇語言美、動作美
語篇承載著劇本中的核心詞匯和主句型。如果學生不能認識和體驗語篇的語言美和意蘊美,不能做到語言和身體的同步,單元學習完成后便不能進行課本劇表演。因此,筆者使用與教材配套的朗讀和動畫教學資源,借助語篇教學進行模仿朗讀“磨語音”和模仿表演“磨動作”排演課本劇。學生在課本劇排演過程中認識、體驗語言美和動作美。
1.在課本劇排演中認識和體驗語言美
學生在課本劇表演過程中,口語不僅要準確流暢,而且要“美”。為了在課本劇表演時使“小演員”說得美,筆者通過語篇模仿朗讀“磨語音”進行排演。“磨語音”就是教師指導學生模仿人物語言自然的“說”,“小演員”親身體驗不同的語音語調、語氣等帶來的不同語言效果,認識和體驗英語語言的美,為課本劇表演口語表達打基礎。
筆者使用與教材配套的朗讀教學資源,通過以下步驟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朗讀指導,引導“小演員”認識和體驗語言美。第一步,靜聽,讓學生養(yǎng)成仔細聆聽的習慣,有利于學生進行語音對比,為模仿打下基礎。第二步,指導朗讀語篇中的重難點句型,標出升降調、標注連續(xù),如 What ↗ a cute thing! ↘ It has ↗ a? big? tail.第三步,學生嘗試邊聽錄音邊用手指比畫,體會停頓、節(jié)奏和韻律。第四步,聽音并逐句跟讀,引導學生模仿語音語調、深度感悟語音現(xiàn)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課本劇排演中認識和體驗動作美
課本劇表演必須加入姿態(tài)、動作、手勢、眼神的交流,才能將靜態(tài)的文字轉化為動態(tài)的畫面。與教材配套的有趣的動畫教學資源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望,學生可以模仿動畫中有趣的動作、表情、手勢、眼神并進行交流,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大膽地創(chuàng)新和夸張,為課本劇表演體態(tài)語的使用奠定基礎[2]。筆者采取以下步驟培養(yǎng)學生在課本劇排演中認識和體驗動作美的能力。第一步,學生邊看動畫邊模仿語音和示范動作,進行有情感的模仿和有動作的表演。第二步,從學生的體會動作中提取較好的范例,讓學生到講臺上來示范,帶領其他學生一起做?!靶⊙輪T”在動畫模仿的排練中認識和體驗動作美,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融入了自己的人格,形成無痕的渲染,如風行水上,自然成紋,卻有一股內在力量?!靶⊙輪T”在表演過程中也會自然地加入姿態(tài)、動作、手勢、眼神等輔助手段體會角色形象,表達出真情實感,使語言的功能完全展現(xiàn)出來。
三、小學英語課本劇評價美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內心最本質的愿望是希望得到贊賞?!闭n本劇評價能夠提升課本劇的價值。小學生理性思維能力弱,批判意識不強,所以臺上的“小演員”表演完畢后,應讓“觀眾”在有限時間內快速組織語言,對“小演員”在課本劇表演中的語言表達和表演做出評點,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鑒賞美的能力。例如,課本劇表演后,教師提問:“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them?”然后“觀眾”對“小演員”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如“I think...and ... are very good/wonderful/great...”教師再次追問:“Why?”此時“觀眾”依據(jù)“課本劇表演評價表”對“小演員”課本劇表演的美感和質感進行語言評價,如“They speak fluently. Lisa/Fred is a good actress/actor.”“觀眾”的語言評價應以表揚和贊美為主,不但要給予“小演員”肯定,促進“小演員”思維的改善,而且要客觀幫助他們挖掘自身表演的優(yōu)勢,找出自己可以向他們學習的地方,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這樣的評價培養(yǎng)了學生鑒賞美的能力,閃現(xiàn)出智慧的火花。
結? ? 語
英語課本劇教學中的美感教育無處不在,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欣賞、領悟英語課本劇背后蘊含的內在美,把課本劇內容的美、語言的美、表演的美化作陽光,變成雨露,深深地滲透到學生心里。
[參考文獻]
文小梅.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江帆.英語課本劇在綜合英語課堂的“活”用[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5(11):45-47.
基金項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立項一般課題“運用課本劇教學提升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DBB15092)的結題成果。
作者簡介:崔會敏(1976.8—),女,河北唐山人,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課本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