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更是初中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該學科在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技能和綜合素質,但相關研究指出,部分英語教師仍然沒有擺脫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束縛,課堂中采取的閱讀教學方式枯燥單一,完全忽略學生主體作用,以至于消磨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對此,本文則從巧借信息技術、注重語篇分析以及開展課外閱讀等分析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望給予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農村
【作者簡介】岳娟,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馬坡學校。
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重點和難點。但目前英語閱讀教學普遍運用一課一篇教學方式,正是這種形式化和碎片化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學內容脫離學生實際情況,師生和生生缺少溝通交流,最重要學生也沒有足夠理解所學課文,違背閱讀教學和核心素養(yǎng)要求。因而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學生深層閱讀能力,促使學生有效獲取書面信息并對其合理分析和推理,達到交際目的。
一、巧借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學生年齡、心理、認知都在增長,極具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教師可結合學生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氣氛,釋放學生天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并獲得良好情感體驗。盡管傳統(tǒng)課堂教學也運用簡筆畫和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然而上述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隨意變化,更缺乏逼真性和生動性。多媒體集動畫、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功能于一體且可以有效結合發(fā)揮聞其聲,觀其形和臨其境效果,促使學生快樂的學習語言。以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一課為例,英語教師可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綠水、青山、藍天、白云等自然風景,再呈現(xiàn)受到污染后變得渾濁的天空以及河水,讓學生對比前后兩種的不同。與此同時教師還可制作動畫圖,即是由于污染緣故,河水中的小魚都死了,并設置畫外音:“Help!I am dying”,教師還可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問題并讓學生回答:“what can we do about this?”學生會回答:“We should try to save the earth?!蓖ㄟ^設置上述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快速發(fā)展的經濟社會在某種程度上對地球和環(huán)境帶來的危害,以至于很多動物都瀕臨死亡,引導學生養(yǎng)成保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和保護動植物等意識,提高教學效率。初中英語教師還可適當延伸和教學內容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視頻、文字、音頻等資料,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鞏固所學知識點,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二、注重語篇分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語篇是構成閱讀資源的基礎部分,更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語言能力的主要材料之一。運用語篇開展深層閱讀可以挖掘學生的意識、思想、意識、情感、思維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建構知識體系。通常細微的分析通過詞匯、語法銜接、邏輯聯(lián)系之間的結合開展分析,該過在于分析邏輯方面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語篇中的語言知識以及各個語句、段落間的銜接方式,同時借助推理方式了解課文內涵,促使學生充分了解語句、段落、詞匯在整個語篇意義中的作用,增強學生語篇理解能力。如果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疏忽這方面內容必然會增加閱讀理解難度,因而英語教師在閱讀時需引導學生結合文章上下文開展猜測和假定練習,提高學生理解和思維能力。初中英語教師還應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結構,因為不同體裁和文體的語篇結構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性,這種規(guī)律充分體現(xiàn)閱文章結構上,學生只有了解語篇結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篇內涵。因而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傳授部分關于文章結構知識,例如語篇核心即各個段落的主題句,內容為圍繞主題句展開,不同體裁語篇主題句有不同呈現(xiàn)方式,教師應先為學生講解各種主題句呈現(xiàn)的特征,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三、開展課外閱讀,增強學生理解能力
課外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能幫助學生在掌握課內英語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課外知識拓寬視野,更為學生自主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尤其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英語教師應結合教學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優(yōu)化課外閱讀教學策略,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內在能力,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的同時增強文化底蘊,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英語教師就應緊抓學生心理特征選取符合其實際情況的課外閱讀材料,堅持由淺入深和由易到難原則,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產生興奮和愉悅情緒,從而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打破以往閱讀注意力無法集中現(xiàn)狀,并在此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事實上,隨著學生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材料體裁和長度也在此過程中發(fā)生相應的變化。例如針對初二學生可以為其選擇具有時代性和新穎性的閱讀材料,如《英語周報》《21世紀報》等報至雜志,此類閱讀材料貼近學生且涉及學習、娛樂、體育等題材,深受學生歡迎。針對初三學生,由于此階段學生已具備相應的閱讀能力且對閱讀內容也有相應的偏好,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推薦或開展書籍交流會,擴大學生閱讀量,還要指導學生摘抄優(yōu)秀詞句,提高閱讀效率。
四、結語
總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多元教學方式可充分滿足學生心理需求和認知,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最重要改變傳統(tǒng)課堂單一枯燥以及教師鮮少為學生提供英語知識應用環(huán)境現(xiàn)狀,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賈大衛(wèi).淺析農村初中英語教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2017 (12):00265-00265.
[2]黃碧鳳.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反思[J].校園英語,2017(9):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