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數學教師專業(yè)化要求的不斷提高,數學教師對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資源的需求和各地教育部門在教育信息化建設上力度越來越大。在眾多信息化教育資源類型中,數字教學資源平臺以其強大的整合能力脫穎而出,呈現出在建多、建成多、應用多、推廣多、總量多的特點,成為數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數字平臺;數學;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0-013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0.128
數學教師通過數字教學資源平臺發(fā)布、獲取、整合、使用、改進和創(chuàng)新各種形式的資源,實質上是針對數學教師專業(yè)進行再教育、再提升的過程。因此,筆者將借用建構主義學者的“支架式教學”相關理論,從搭建培養(yǎng)支架以促進中小學數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角度探討數字教學資源平臺的角色定位、功能應用和策略方法。
一、數字教學資源平臺的支架功能
“支架”這一概念源于蘇聯維果茨基的“最鄰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成熟于以皮亞杰和布魯納為代表的建構主義學派?!爸Ъ苁浇虒W”提倡利用知識點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的遞進和遷移特性,為學習者搭建學習腳手架,進而將學習者的智力提升到更高水平。將數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置于這一理念框架內可以發(fā)現,數學教師對數字教學資源的發(fā)現和使用也遵循著相同的規(guī)律,而數字教學資源平臺以其功能上的強大整合性,為搭建數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數字化資源“支架”提供了可能。
(一)從支架定義看數字教學資源平臺
“支架式教學”目前比較公認的定義是:“由數學教師或父母(輔導者)對學習者所提供的即時支持,這種支持能促進學習者(被輔導者)有意義地參與問題解決并獲得技能?!薄掇o海》對“支持”一詞的解釋是:“①撐住;勉強維持,②支援;贊助,③照料;應付”,此處應取“②支援;贊助”之意。因此我認為,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數字教學資源理應以“引導而不主導、推動而不強制”的角色存在,它應是數學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的良師益友,為數學教師的學科專業(yè)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上升的支撐。事實上這一點與數字教學資源平臺的功能定位是相吻合的,同時這也是平臺建設的基本要求。
(二)從支架形態(tài)看數字教學資源平臺
《教育傳播與技術研究手冊(第四版)》第39章的作者在對現有文獻進行廣泛調研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將教學支架形態(tài)分為一對一支架、同伴支架和基于計算機的支架三大類。數字教學資源平臺首先明顯是基于計算機技術而存在的,但同時也兼具一對一支架和同伴支架的特性。一對一支架強調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性,特點是根據學習者的需求差異提供不同的學習內容、方法、策略、時間和情境,即是賦予學習者自由選擇的權力。數字教學資源平臺是一種基于網絡來實現的信息傳播的公共平臺,因而也具有自主選擇的特性。同伴支架強調通過交流碰撞實現促進和提高,同時也提供面向群體的高效傳播渠道。這又與網絡傳播的碎片化、即時性、交互性和覆蓋性等特性存在重合,因此同伴關系在數字教學資源平臺中亦可建立。
(三)從支架功能看數字教學資源平臺
一般認為,支架可以適用于以下幾種情況:分享對學習目標的理解、根據學習者能力進行動態(tài)調整和促進責任轉移。數字教學資源平臺作為網絡信息傳播渠道的重要特性之一即是信息傳播即時和分時的特性,提供能夠實現即時和分時交流的留言板、個人空間、自由發(fā)布與獲取等功能已成為目前數字教學資源平臺的標準配置,因此“分享對學習目標的理解”的要求完全可以滿足;根據學習者能力進行動態(tài)調整則落腳于信息的時效性和自由性,同時在資源獲取和發(fā)布上的多元整合,也能夠提供復雜學習程序的解決方法,起到培養(yǎng)數學教師的使用習慣和提升信息素養(yǎng)的功效,實現數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責任轉移,同時提升數學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
二、強化培訓,提高數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
信息素養(yǎng)是一種“使人能夠更有效地選擇、查找及評估傳統(tǒng)或網上資源的技巧”。對數學教師進行信息素養(yǎng)方面的培訓看似是技術支持的范疇,但在實際工作中卻是相對獨立的一部分。根據現有數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階段的理論和相關研究,數學教師教齡至少在十年以上,教學課時超過1萬才有可能發(fā)展到專家水平階段。以參加工作的平均年齡25歲為標準,我將這個時間標準放寬至15年,即25-40歲,這個年齡階段是專業(yè)發(fā)展黃金時期,同時這個年齡階段的教師是一線教學的中堅力量。無論是從信息素養(yǎng)的概念定義出發(fā),還是從數學教師年齡結構層面考量,強化培訓提升數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都是數字教學資源平臺在數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中發(fā)揮支架作用的重要保障。強化培訓以提升數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不僅能夠賦予中青年數學教師更加強大的專業(yè)成長動力,也能夠提高年長數學教師對新型教學環(huán)境的適應力,進而推動區(qū)域內數學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黃璇.“互聯網+”視域下教師繼續(xù)教育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7(18).
[2]陳堅林,賈振霞.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化外語學習方式探索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7(4).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曹瑞霞(1982.9— ),女,漢族,甘肅岷縣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