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文,萬琳媛,王建德,張婷婷,孫 洋,逄坤靜(通訊作者)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yī)學院,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醫(yī)院超聲科 北京 100037)
患者女性,40歲,10余年前因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行機械瓣置換術,手術順利,自述術后規(guī)律服用華法林,未訴特殊不適,定期復查相關檢查。本次入院前18天無明顯誘因出現胸悶、氣憋,立即就診于當地醫(yī)院,行超聲檢查提示:二尖瓣機械瓣置換術后,機械瓣功能未見異常,三尖瓣大量返流,重度肺動脈高壓(肺動脈收縮壓83mmHg),左室收縮功能減低。經過10余天治療,患者癥狀明顯好轉,復查心臟超聲提示:二尖瓣機械瓣功能未見異常,三尖瓣大量返流,中度肺動脈高壓(肺動脈收縮壓約51mmHg),左室收縮功能減低。INR:1.43。2天前患者受涼出現咳嗽、咳痰,現為進一步診治,以“二尖瓣機械瓣置換術后10年,肺動脈高壓”收入我院。
入院后常規(guī)檢查,超聲提示二尖瓣機械瓣置換術后,機械瓣探及單個瓣葉活動,瓣葉稍增厚,活動度尚可,瓣周未見明顯異常回聲,前向流速增快(峰值流速3.1m/s、平均跨瓣壓差10mmHg),考慮機械瓣狹窄,三尖瓣大量返流,中度肺動脈高壓(肺動脈收縮壓57mmHg),右心功能減低(TAPSE 15mm),LVEF:61%。INR1.40,D-二聚體0.86ug/ml,BNP2471.0pg/ml。入院兩天后復查INR1.21,D-二聚體0.68ug/ml。
入院后第3日夜間,患者自訴胸悶、氣憋,偶有咳嗽、惡心。查體:血壓97/68mmHg,心率100次/分。床旁超聲提示:機械瓣為單葉側傾碟瓣,瓣葉及瓣周回聲增厚,機械瓣功能障礙(間歇卡瓣2:1~3:1),前向峰值流速2.6m/s,三尖瓣大量返流,中度肺動脈高壓(肺動脈收縮壓64mmHg),右心功能減低(TAPSE約13mm),LVEF:60%。INR1.65。臨床持續(xù)給予多巴胺100ug/min泵入治療。次日晨復查:血壓98/64mmHg,心率78次/分,INR1.24。復查超聲提示:機械瓣為單葉側傾碟瓣,機械瓣功能障礙(間歇卡瓣3:1~6:1),開放時流速增快(峰值流速3.1m/s,平均跨瓣壓差13mmHg),三尖瓣大量返流,中度肺動脈高壓(肺動脈收縮壓56mmHg),右心功能減低,LVEF:65%。INR1.65,BNP6693pg/ml。因二尖瓣機械瓣功能障礙(間歇卡瓣),病情危重,有急診外科手術指征,當日行二尖瓣置換+三尖瓣成形手術。手術過程順利,術中見原機械瓣為單葉側傾碟瓣,表面少量血栓形成,瓣膜左室面環(huán)形纖維組織增生導致瓣葉活動不良。術后病理:(二尖瓣機械瓣瓣周增生物)纖維組織增生、鈣化,血栓形成。
圖1 超聲及切片病理圖像
本例患者二尖瓣單葉機械瓣置換10余年,近期抗凝不充分,以“肺動脈高壓”入院后病情進行性加重,超聲明確機械瓣間歇性卡瓣,急診行二次換瓣治療,術后轉歸良好。
人工機械瓣包括球籠瓣、單葉瓣、雙葉瓣三種類型。單葉機械瓣由于只有一個瓣葉,在發(fā)生功能障礙時患者病情更為兇險,一旦確診應盡快行手術治療。人工機械瓣功能障礙最常見的病因為血栓、贅生物及血管翳形成,其他病因包括機械瓣自身結構損壞、瓣葉殘邊留存過多、瓣下腱索影響機械瓣瓣葉活動等。多數患者表現為心慌、氣促、呼吸困難及咳嗽,嚴重者可迅速進展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可伴有心率增快、血壓低、聽診心音低、機械瓣音質不清脆或消失等體征。此時結合超聲心動圖、化驗及心電圖指標,多可明確診斷。
超聲心動圖可實時、多切面觀察機械瓣瓣葉回聲、瓣葉及瓣周有無異?;芈暋㈤]有無異常,并通過測量前向血流流速、跨瓣壓差及壓力減半時間(PHT)來進行定量評估[2]。如經胸超聲表現不典型,或圖像質量達不到診斷要求,可進一步行經食管超聲心動圖檢查。其它評價人工瓣膜的手段包括X線、CT及心導管檢查[3],但有放射性且無法進行實時、快速、精準的診斷,超聲心動圖仍是目前評估人工機械瓣功能障礙的首要檢查手段。